次日燕春楼,崔珍珍果然来了,不仅买了数瓶香露,还介绍她的好姐妹来买,半日功夫章婉清携带的香水和香露都卖完了。
她精神大振,亲手研制的香水终于受到大众认可。
为了感谢崔珍珍,她准备赠送一套胭脂,崔珍珍自是爽快答应。
章婉清许诺:“明日此刻我在此等候姐姐!”
“好!”崔珍珍回答干脆,只是不知为何,章婉清觉得她眉眼尽显疲惫。
她未做多想,与铺子寻苏寒山。今日捎上他,她故意不说明去何地,等到了燕春楼,苏寒山一看是上次经过的烟花柳巷,吓得不敢靠近。
章婉清打趣他:“苏郎君,今日货物多,可是得你帮忙打点。”
“姐姐,你就饶了我吧!”苏寒山听出她的玩笑之意,连忙求饶。
章婉清将他安顿在铺子,让他去读书。
待她回到铺子,他却在帮助师傅装修屋子。
她一时有点恼,质问他:“苏寒山,说好的读书呢?”
昨日未捎上他,一来是烟花柳巷不方便带他来,二来是他已经错过秋闱,得抓紧时间备考明年。
苏寒山:“姐姐,我读完了呀!”
章婉清疑惑。
苏寒山:“姐姐若不信,可以问这位师傅,我也可以背给你听。”
正在埋头苦干的木工师傅闻言,抬头又点头。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苏寒山在读书方面的聪明才智。从他决定科考开始,没见他认真苦读过几日,却能将经史子集背得滚瓜烂熟,仿佛那些书籍是他曾经熟读过。
于是章婉清与苏寒山一起打扫铺子。铺子装修简单,只是请木工师傅打几个柜子即可,其他的需要章婉清自己布置。章婉清决定明日再去趟燕春楼后,空余几天时间,就将铺子收拾好,尽快开业。
苏寒山是个好帮手,有了他,二楼收拾起来很快,估计再过三日便可以摆放产品。
“姐姐,铺子的名字我想好了。”苏寒山拍掉锦袍上的灰尘,说道:“清韵坊如何?”
昨日苏寒山送章婉清回陶然居,章婉清无意提到要给铺子取个名字,苏寒山说这次必须由他来。
章婉清问:“有何典故!”
苏寒山说道:“水,至清,尽美。香,至韵,则久。水因清而美,香因韵而持久,且其中含有你的名字,相得益彰。”
章婉清还以为他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个典故,他的解说她也是一知半解,不过听着还不错。
其实她不知“水,至清,尽美”是有典故的,此诗的最后一句是“君游金谷堤上,我在石渠署里。两心相忆似流波,潺湲日夜无穷已。”
这是苏寒山藏在心底的秘密。
有了两日在燕春楼贩卖的经历,章婉清计划在铺子营业前整理一份青楼名单,按照此方法,逐一推销,等铺子开业,兑现为主要客户。待稳定了这部分中端客群,她再想办法寻高端客群,比如高门大户的贵女,家底丰厚的妇人。
翌日章婉清如期而至,燕春楼门口被围的水泄不通,有几个官府的人出入,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章婉清不打算看热闹,但是崔珍珍久不现身,她不知是去是留。
就在她准备改日再来时,人群被拨开一条道,崔珍珍被两个官差押解出来,她无意瞧向这边,两个官差恰好注意到她的视线,也瞧向这边,向她确认了一番后,径直走向她。
就这样,章婉清第三次踏进衙门。
第一次被李大李二诓骗,第二次被赵小川欺负,这次,章婉清预感又不是啥好事。
果然,比头两次更严重,杀人。
有人报案崔珍珍杀人,尸体是在她房间寻到的。尸体散发着浓烈的香气,在场的花娘指认崔珍珍曾在章婉清这里买过香水,还出入过崔珍珍的房间,于是她成了共犯嫌疑人。
章婉清哭笑不得,好端端的做生意,竟然扯进杀人案件。
幸好今日苏寒山被劝说在家,不用陪着她面对这糟心的事儿。
案件没有立马审理,而是在次日开审,所以章婉清被关进牢房一宿。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一宿,“燕春楼两女子合谋杀人”传遍大街小巷。
第二日,传言又变成了“异域女子自制奇香专杀薄情男”。街上男女老少描绘得绘声绘色,仿佛身临其境般,一时间人心惶惶。
审问时衙门来了不少听审的老百姓,也不知是谁,起哄要退了章婉清的香水,让她滚出鹿州。
在公堂的一番问询下,章婉清理清了案件的来龙去脉。
燕春楼原本有五位头牌,模样是顶好,为吸引客人,老鸨拿出只陪酒献艺不接客的噱头,其中包括崔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