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说着:修道之人,岂可耽于红尘?
心里想的却是:屠苏是否在玄古居望眼欲穿?
当然,也不仅仅如此。
自己那时,在为了涵素的那个位置努力着,也在思考着涵素或者说整个天墉城究竟需要的是什么,遂对于许多事的考量,便不会那么单一。
但无论是去争取掌教的位置,还是往代执剑长老的位置努力,为自己塑造一个谁也无法取代的地位,这是绝对的,也是肯定的。[381]
而如何才能无法取代?
这便是代执剑长老之位的要求。
那时,自己的剑术已经有一定的水平了,只是在天墉城中,还存在着积威不够、经验不足等等问题。
而要解决这些,必然就不能把自己当做他们的师兄来看待这些要求,而应该用一个更进一步的位置——带他们出来历练的长老的位置来考虑他们的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有些越俎代庖。
毕竟,自己也不是真的什么长老。
但自己想要涵素那个位置,就要有超越同批人的胆识与智慧,担当与威严,这般才能为自己塑造起完全的独一无二,别人无法模仿的情形,这样自己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更进一步。
师兄,其实扮演的是一种辅导弟妹学习以及爱护弟妹、疼爱弟妹的角色。
如此,面对这样一种要求,自然是可以应允的。甚至来说,还是颇为宠溺地应允,还会加上一定要小心,别太晚回来等等的嘱咐,或许还会有担忧的眼神伴着无奈的笑容。
而长老,扮演的则是一种教授、指导以及匡扶规范、下发命令的角色。
面对这样的要求,虽然也许可以应允,但一定会有一些条条框框来削减他们要求的程度,让他们对于这般情形的应允有那么些虽然要求被满足但不是完全满足的高兴却伴着遗憾的感觉。当然,也可以完全不允许,让他们令行禁止。
自己期望的,已经不再是他们之中领头羊的角色,而是整个天墉城领导者的角色,并且领头羊的角色自己已经做了太久,该有改变了。
遂从跟屠苏初试云雨的半年之后,自己对于这些事情,是一概的拒绝。
但自己拒绝的会相对委婉一些,甚至会给他们一点点补偿。
这般恩威并施之下,对于自己逐渐往涵素那个位置靠近有着莫大的好处。
不过,内心里那种不愿与屠苏之间分离的意愿,却也做不得假。
只是,很多时候,这人呐,就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因为对许多事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划,遂处理起来便相对容易了一些。至少试错的时间,是可以节省下来了。
与屠苏确定心意约莫一年之后,就是那次他煞气发作提前,又正好是中秋之夜的时候。
那晚,原本自己的确也还是记挂着他的。可偏偏天墉城中秋之夜这天的事情却奇多,自己真的是分身乏术。
因到天墉城来的许多弟子都是孤身一人,而除夕之时这昆仑山又大雪封山,奇冷无比,遂中秋节的庆祝仪式比之于除夕的庆祝,要隆重许多。除夕虽然也是和家人团圆的日子,但相对中秋来讲,却要差了那么点意思。并且,因为昆仑山深冬之时大雪封山,考虑到有些弟子要回乡过年的事,遂在除夕前七天就会给这些弟子自行下山的时间。可以直到过完正月十五的元宵才回来。中秋虽然也可回家,但因着除夕的时间更长,遂许多弟子便会选择在天墉城过中秋。加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弟子是孤身一人,没有归处的,遂中秋这个特殊的日子是有些隆重的。
做月饼,分月饼,开桂花酒,举行仪式等等,折腾了一天,好不容易这宴席结束了,自己才有时间脱身前往碧云阁处理还未处理完的折子。
自己已经越发的脱颖而出,又越发的有了地位,想要在宴席上做偷溜这种事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甚至来说,自己还得是最后一个离开宴席的人。要对这些掌门长老迎来送往,还要和那些师弟师妹与民同乐,其实自己很累。
但想到这是为了自己和屠苏的长久,又真的是甘之如饴。
随着涵素对自己的逐渐放手,越来越多的事情到了自己手中,由自己掌控,自然对这些折子写下朱批,也成了自己的事情。
然而,别看着其实不过数千人的天墉城,却杂事非常的多。还有与其他门派的交往等等,甚至与其他门派的联谊。或是武林上的一些事情。总之,感觉一年到头,自己的那张书桌上,都没个空空如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