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以韩前辈他们的经历来看,还是以自己对这些渴望长生的人的想法来看,所谓以丹药来谋求长生不老的想法,那都是相当荒谬的。
有了伤病,确实需要丹药来恢复正常。
但想要升仙,怎是区区一粒丹药能够做到的?
天墉城名为天下修仙第一大宗,但这里边儿真正成仙的,有吗?
总共不也就师尊一个是真仙吗?
而且,师尊还不是天墉城的人。
师尊是琼华派的人。
如果非要算起来的话,应该也就天墉城的第八任掌门是最接近师尊的人了。
他确实天分过人,自身也肯努力修炼。
但应该并没有那个成仙的机缘,没有经过天劫,最终也只是一个非常长寿的老人罢了。
他活了一百三十六岁。
也许师尊也和他还是有一些缘分,他的葬礼,师尊还出席了。
其余的天墉城诸位,可还没有一个达到他那种程度的人。
甚至来说,九十岁对这些人来说,都是个难关。
太华山那边,目前来说,可能也就赤霞老祖是最接近仙人的情况了。
只是好像她并没有成仙,距离成仙还有一步之遥[257]。
即使如此,接近两百岁的高龄,也让人慕艳。
南熏真人[258],也有百余岁,道法高深。
葛山君[259]好像比南熏真人小上一些。
葛山君也是从事金丹一门的,他炼制出的丹药效果极好,算得上是金丹一门能够排得上号的人物。他也曾对这世间为长生不老之事趋之若鹜的人叹息。
几乎可以这么说来,想要以丹药谋求成仙,谋求长生不老之事,是荒谬的,是虚无的,是令人捧腹的。
但偏偏是这等荒诞之事,却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人为其努力[260]。
有时真的不知道是为其可悲,还是可叹。
但无疑的,确实是有人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去做的。
有关升仙丹药的方子,自己还知道几个,不过都是当个笑话在看的。
那里边儿的主要用药,好像是丹砂、松脂、云母、雄黄、金银等。
自己还真的未见过以魂魄入药的。
魂魄入药...
等等!
厉姓[261]...
来源于姜姓。
出自远古时期炎帝神农氏。
远古帝王炎帝神农氏,也称厉山氏。
相传,炎帝为上古时姜姓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少典娶有蟜氏之女而生,原居于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炎帝出生于烈山,故号烈山氏。
烈山又称列山、厉山、连山等,故而炎帝又称列山氏、厉山氏、连山氏。
在神农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厉山氏,后省文简化为字单姓厉氏、山氏,以及列山氏、连山氏、烈山氏等等。
还有一个出处,也是源自姜姓,但却是出自西周时期周宣王姬静执政时齐国君主齐厉公。
与之相关的,同样源自姜姓,但却是出自西周时期诸侯国厉国。
这些地方,都与苗疆、巴蜀、古楚国等并无非常直接的干系,也不像是会什么巫蛊之术或是巫医的人应该聚集的地方。
若是以此来看,这厉初篁应该也是中原一带的人。
那么,他是怎么想到以魂魄入药的?[262]
而且,魂魄这个东西,甚至可以说是无形无质的,这怎么入药?
当年,屠苏的母亲是将焚寂剑灵和与焚寂剑灵难以割舍的煞气一道引入屠苏体内的。
屠苏当年是彻底死亡的。
之后是因焚寂中太子长琴的一魂四魄占位,这才“复活”过来。
有一点转移魂魄的意思。
乌蒙灵谷...
南疆一带...
应该是有些跟魂魄有关的秘术[263]。
幽都...
‘血涂之阵’...
似乎当时是为了将焚寂剑灵和煞气一道引回焚寂剑内。
这有点类似于在给剑注灵。
也有点类似于在转移魂魄。
莫非乌蒙灵谷和幽都之间...
这...
最初,龙渊部族是以神器玉衡抓捕去除仙籍的太子长琴的魂魄,以禁术引动千载煞气,铸成焚寂。
莫非这焚寂铸成的关键,其实就在玉衡这个神器上?[264]
那些铸剑之术都是无足轻重之事?
魂魄,是无形无质的。
气,也是无形无质的。
天墉城的弟子习剑的时候,练习的是剑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