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图荣华?
可这些弟子...
威胁,由心生发的恐怖。
可这天墉城中的弟子,大都家底干净,不是什么孤儿,就是上山来希望学习剑法,希望修仙的人。
他们身后,似乎也没什么血海深仇一类的。
如此威胁,成立不了。
若是以单个的生命威胁呢?
这似乎也不成立。
联系几次的事情,一两个天墉城内部的弟子对黑衣人的帮助肯定也不至于有现在这么大的一个局。
这天墉城中,都还有自己未曾涉足的地方,就更别说一般的弟子了。就算是涵素,也未必知道天墉城中的角角落落。
这般情形下,吃里扒外的肯定不止一人。
否则,黑衣人没有那么容易逃脱地毯式的搜索和追捕。
当年是自己亲自带队抓捕的。
可不止一人的话,又是怎么做到这般威胁下,并没有弟子来寻求自己或者其他人帮助的?
他们真有这么好的承受能力?
真有这么团结?
就没个叛变的?
就没想过,自己或者其他长老能够帮他们一劳永逸地摆脱这种威胁?
这也没什么理由啊~
那这些黑衣人次次都能摆局,又次次都能引君入瓮,还次次都能全身而退的理由是什么?
莫非...
陵越的心头隐隐产生了一个不好的猜想。
虽然陵阳自身也不愿意相信天墉城中有吃里扒外之辈,但这轮番而来的事情,且次次都能跳进黑衣人的圈套,又丝毫逮不到黑衣人的狐狸尾巴,却让陵阳的确有了这样的怀疑。
即使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弟子帮黑衣人的理由不够充分,但陵阳还是觉得事情能够进行得那么顺利,没有帮凶则更是一个理由不够充分的事情。
怀疑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这其实对于怀疑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十分痛苦的事情。
可事已至此,就不得不做这般情感与理智之间的抉择了。
对于帮凶一事是怎么来的,陵阳心里也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虽然他对被他怀疑的人,有四五分的肯定,可他拿不准陵越会怎样来认为他的看法,加上要提到城中有关百里屠苏的事,陵阳话语间的犹豫很盛:“您弟弟的事,想必您也知道,在弟子间有些风言风语。所以...众口铄金之局想要达成,若是不了解咱们天墉城,我想应该没有那么容易。而且,偏偏巧,在这事儿上是以十分相信这些风言风语为首的陵端和戒律长老一前一后进入藏经阁,这就有些...还有调虎离山之计,也需要有了解您弟弟的人才行。您弟弟虽素来寡言,且几乎不与其他人亲近,稍微亲近些的也就执剑长老,剑侍红玉,芙蕖师姐和您,还有那一只海东青。但他对天墉城很有责任感,且盗剑贼一事因他而起,他去追黑衣人似乎就是一种绝对会发生的事[90]。并没有追到黑衣人,似乎也是一件必然发生的事情。第一次黑衣人前来,是置下烟雾弹离开。第二次,莫名其妙不见。这次怎么不见的,具体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多半也应是莫名其妙不见的。在此处也有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我并不知道城中的弟子究竟是怎么想的,或者说陵端和戒律长老是怎么想的。若您弟弟真的杀害了肇临,明知这种事情在天墉城会是什么后果,他又回来做什么呢?难道不是畏罪潜逃更好?若是您弟弟确实没有杀害肇临,那么他追捕黑衣人未果回归,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因为戒律长老这么一冲动,芙蕖师姐这么一做,却又变成真~畏罪潜逃了。这就有些...至于肇临,他平时非常聒噪,跟在陵端身边,但他并未做任何欺压之事,只是嘴上有些...我曾听说,他在私下里和师兄弟之间说起您弟弟的事,还认为陵端之所以将那些风言风语当作真实,臆想一些事情,其实是因为当年他原本想要拜入执剑长老门下,但是执剑长老却未曾看过他一眼。他不得不拜入掌教真人门下,且那年剑术大会,您大挫他的剑术,还有芙蕖师姐也...大家都知道,他喜欢芙蕖师姐,而芙蕖师姐又对他的追求视作小丑跳梁,对他的笑脸常常视而不见,还态度糟糕,却对您弟弟有发自真心的笑容不说,还为您弟弟洗手羹汤,这...其实您弟弟就是他各种怨念的发泄对象。[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