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想要做通房丫头,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简直是痴人说梦,不知天高地厚。”
“淑妃娘娘……”
萧沁澜骤然截断了那溢出的刺耳言辞,眸光淡然如水,径直射向身侧,“身为陛下妃嫔,当秉持贤淑之德,温婉可人。娘娘作为后宫群芳之首,更应树立典范,,切莫为其他所困。”
“哼,此理本宫自然明白。”
淑妃神色微敛,心中已暗自忐忑,神情未显怯意,“进柠,本宫乏了,晚上还要侍候陛下,需养足精力。公主殿下,本宫便先行回宫休憩。你且留心此人,莫让她有机可乘,伤了醇亲王,又伤了自身……”
萧沁澜笑意温婉,微微颔首,“多谢淑妃娘娘提醒,贤昭记下了。”
待淑妃身影渐行渐远,萧沁澜方缓缓收回目光,伸手将跌坐于地的南门鸢扶起,取出一方洁白帕子,为她拂去脸颊上滑落的点点血珠,仔仔细细。
“淑妃居后宫之尊,难免心有怨怼,或有不平。
本宫虽掌管后宫繁务,但需顾及皇兄情面,难以直接介入。
南门姑娘安心,润知与本宫情谊深厚,既受托于他,本宫必倾尽所能,护姑娘周全。
你二人……姻缘,本宫不会越俎代庖。”
“臣女明白。”南门鸢低声回应,眼波流转间,泪珠如断线的珍珠顺着脸颊不太滑落。
她强忍着悲痛,涩声道:“王爷对臣女的救命之恩,臣女铭记于心,岂敢以此作为交换,更无报复之意。能得片刻安宁已是臣女此生大幸,其他皆是奢望。
若真有幸侍候王爷,臣女愿以命相报。若不可得,臣女亦将诚心祈愿,愿上苍眷顾王爷,赐他一世安康,万事胜意。”
萧沁澜似被她感动,眼眶亦不禁泛红,声音微颤,“润知性情温厚,若知姑娘情深意重,定当心生怜惜。”
二人相对而立,静默中唯有泪水诉说着无尽的心绪。
风卷残雪,拂过宁安宫华贵的宫墙,廊下细碎的冰晶随风摇曳,最终轻轻坠落,与墙面碰撞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萧沁澜紧了紧身上的厚重披风,有些受不住寒凉。
本采见状连忙趋步上前,关切道:“廊下寒风刺骨,加之年关将近,殿下务必保重凤体,不如移步殿内再详细交谈。”
南门鸢急急躬身致歉,“都是臣女疏忽。臣女感念殿下救命之恩,犹如再生父母般心生亲近,一时情难自禁,多言了几句,却未曾顾及公主殿下尊贵之躯,望殿下恕罪……”
“莫要说些胡话。”
萧沁澜淡笑道:“南门姑娘衣衫单薄,恐难御寒。本采,你赶快去取本宫新得的那几件衣裳来。南门姑娘此来突然,嘱咐下人将偏殿速速整理妥当,添置火炉,不得有误。”
“遵命。”本采应声退下,去安排一切。
“公主殿下厚爱,臣女身份卑微,怎敢……”
“不必过谦。”
这来来去去的客套话实在惹人心烦,萧沁澜打断她,上前握住她满是凉意的素手,那手背上若隐若现的冻疮映入眼帘,更添几分怜惜。
“别急,日子总会好过的。”
“……是,多谢公主殿下!”南门鸢泪光闪烁,声音哽咽,言罢泪水再也无法抑制,簌簌而下。
她慌忙转身,试图擦拭泪水,却愈发手忙脚乱,鬓边的碎发凌乱,遮住了脸庞,让萧沁澜无法窥见她的真实神情。
&
小半个时辰的忙碌与安排,萧沁澜终是得以在殿内小憩,这一睡便是整个午后,直至天色渐暗。
殿内未点烛火,而外界却光影交错,隐隐绰绰。
“本采……”
她整理着衣衫,等了许久,只听殿内空旷的回响,与殿门处那细微清晰的轻扣声。
炭火旺盛,烧得很足。
桌上那盆温水,温度适中,仿佛特意为她准备。
萧沁澜目光掠过屏风,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
她不擅梳妆,仅能以发簪简单束起马尾,念及皇家颜面,还是决定稍作打理。
一番梳洗后,她随手取过锦帕,绕过屏风,拉开殿门。
月光与烛火交织,正如她所料,萧墨凌身影挺拔,早已在门外等候多时。
偏头望去,两侧侍立的宫娥太监皆低垂着头,不敢出声。
“皇兄。”萧沁澜将殿门轻轻合上,身形微弯,欠身端庄一礼。
“……嗯。”萧墨凌定定望着她这一身装扮,眼眸渐深。
一袭月白色衣裳,衣料轻柔,随风摆动,宛如晨雾中的一朵雪莲,清雅脱俗。发间仅有一支简约玉簪,素净中透着不凡,令人久久瞩目。
四年光阴流转,二人每一次相遇,不是在庄严的太和殿,便是文华殿。
且她总是身着华服,头戴金钗,这样素净的装扮倒是许久都未曾见到了。
“睡的可好?”
这话实在家常,声音过于柔和,萧沁澜抬眸注视他,浅浅笑着,“皇兄在此等候多时了吗?”
“嗯。”萧墨凌递过一个手炉,亲手为她系好披风,生怕一丝寒风侵扰了她的安宁。
“天冷,你刚刚醒来,还需多加注意。”
“好。”萧沁澜并未计较这逾矩举动,“皇兄今日怎得如此闲适,莫非前朝又有何大喜之事?”
“确是大喜。”因她的询问,萧墨凌眼神愈发深情。
看这情形,定有大臣们提及立她为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