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君作为候选人之一,坐在第一排。
钱翠娥拉着两个孩子弯着腰站在她身后,“小君啊,一会上台别紧张,该咋说咋说,咱能选上就选上,选不上是他们没眼光。”
她话说的轻松,脸上却是一副严阵以待的表情,看着比蒋君这个当事人还紧张,“要不要喝口水啊,润润嗓子。”
还没等蒋君出声,她自己又连连摇头,“不行,别喝了,还不知道等到几点才能上台呢,到时候再想上厕所。”
蒋君看着她坐立不安的样子,连忙拉住她不让她再忙活了,“行了妈,你带英英和小石头先去后面坐着吧,这里交给我。”
她安抚的拍拍钱翠娥的手,催促着她休息一下缓缓神。
钱翠娥有些不放心,但是她看看台上的村干部,再看看周围的候选人,知道她在这也帮不上什么忙。
“行,妈就坐你后面两排,你有事就招呼妈。”
钱翠娥刚走,蒋君正想趁着空闲时间背背演讲词,就见张学文冲着她招招手。
蒋君一顿,她看着张学文,再看看他身后一脸严肃的赵德元。
这个时候叫她过去准没好事。
她装出一片空洞的眼神,像是没看见张学文的动作似的,转过头去继续背词。
背过身的蒋君没看见,赵德元本就黝黑脸色更是黑如锅底,他带着怒气的冲张学文发飙,“我就说她不能当妇女主任,这还没当上呢就不听指挥,要是当上那还得了。”
张学文被他吼的耳膜发痛,苦笑着揉揉耳朵安抚道,“是啊,老支书不用担心,就算蒋君参选也选不上,现在她不过来就不过来吧。”
他其实也搞不懂赵德元执拗什么,竞选马上就要开始了,他刚刚居然让自己把蒋君叫过来,劝说蒋君放弃竞选。
“幸好蒋君没来,要不然得罪人的就是我了。”张学文也不是傻子,表面上对赵德元言听计从,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计。
赵德元听了这话,略一思考,还是坚持,“不行,一会书记他们就要来,谁知道她又出什么幺蛾子。”
他眯着眼睛看着蒋君和她身边穿藏蓝褂子的中年妇女,“要是耍起嘴皮子,三个王大妮也赶不上一个蒋君。你一会派人把她叫走,别让她上台。”
说是全民参与选举,但是赵德元心里早有人选。
王大妮,也就是蒋君身边的中年妇女,就是他心目中的人选。
四十多岁,家庭美满。最重要的是性格老实忠厚,服从指挥,自然比一身反骨的蒋君更和他的心意。
他马上就要卸任了,在正式下台之前,最大的心愿就是给大河村选出合适的的接班人。
张学文是,王大妮也是。
蒋君显然不在他的选择之列。
让蒋君当妇女主任,她不放心。
赵德元还想在说些什么,村里的会计薛白云急匆匆的跑了进来,“老支书……快快,书记们进村了。”
“终于来了。”赵德元连忙把手里的烟掐灭,急匆匆的赶去迎接,只留下一句交代给张学文,“看好蒋君。”
张学文看着村委会的班子成员都跟在赵德元身后去迎接公社书记,只有自己留下来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叫什么事啊!”
张学文内心苦笑,说是器重自己,这露脸的事却把他抛下了。
他看看蒋君,又看看赵德元的背影,心里有了判断。
蒋君一个年轻小媳妇,参选了也选不上,赵德元未免有些小题大做。
眼下最重要的是给公社书记留下一个好印象。
张学友做了决定,匆匆跟在赵德元身后。
当他们一伙人走到村口时,公社书记已经进村了。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身着一身中山装,因为穿的久了袖口磨损的厉害,端正的国字脸上一派严肃。
这正是公社书记白金书。
白金书一行七八个人,跟在后面的几人赵德元认识,都是公社里的干部。
倒是离白金书最近的年轻人,是个生面孔。
赵德元迎上去,“哎呀,可把书记您盼来了,我们村所有人都盼着您来啊。”
他双手握着白金书的手,激动的连连颤抖。
赵德元干了三四十年的村干部,从建国前就驻扎在村里,为了大河村奉献了一辈子,哪怕白金书官级比他大,也要给他几分面子。
白金书反握住赵德元的手,“老支书啊,我这次来一是为了妇女主任选举,另一件事就是来看看你啊。”
“您老身体可还好?”他微微弯身,关切的问,像是家中晚辈一样态度谦和,给足了赵德元面子。
“好好好。”赵德元一张老脸笑成了菊花,连连道好,“多谢书记关心,我这身体硬朗着呢,现在还天天下地干活呢。”
“那就好。”白金书笑得和蔼,“走,我们赶紧去现场吧,别让乡亲们等急了。”
在乡亲们热烈的掌声中,赵德元领着白金书一行人走上主席台。
白金书自然是坐在中间的位置,赵德元刚想请剩下的人就坐,看到陌生的年轻人,一时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