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耿直让常丰贵脸上一僵,有些下不来台。
一个土里刨食的穷鬼还指点起他了,要是按照常丰贵以往的性格肯定要撂脸子,但是想想自己的目的,他硬生生的把这口气咽下了。
常丰贵缓了缓神,强扯出一丝笑,“哎呀,那真是不巧,肯定是我手下的人没说明,我那几天开会,真的不在单位,不是故意躲着您。”
“行了行了,别说这些虚的了。”赵德元不想听他的废话,摆摆手打断道。
他知道常丰贵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来肯定有目的,索性直接问道,“你有什么事直说吧,我下午还要去地里收麦子呢?”
常丰贵被堵的胸口发闷,也没了寒暄的想法,他顿了顿也开始直奔主题,“郑支书,我这次来就是为了窑厂的事,我们百货大楼决定重新进你们村的货。”
“什么?重新进我们村的货?”赵德元这下不淡定了,他瞪大眼睛再三确认道,“你们还要我们村的货?”
他激动的样子让常丰贵重新找回来场子,心里得意,恢复了以往的倨傲,“对。老赵啊咱们也是老朋友了,我真不忍心看你们的货堆在仓库里,我和领导请示了好多次,说破了嘴皮子,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同意还进你们村的货了。”
常丰贵是个老滑头,邀功的话张嘴就来,想卖赵德元一个大人情。
赵德元还真被他说的心动起来。
仓库里几千件碗盘子就像压在他心头一般,压得他喘不过气,“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
老支书摩挲着指头,高兴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咱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你现在库里有多少我要多少。”
赵德元听了更是高兴,刚想一口答应下来,脑袋里灵光一闪。
他干了四五十年的村支书了,也不是没脑子的,刚刚被常丰贵忽悠的头脑发热,现在冷静下来,就察觉到了其中的猫腻。
虽然不知道常丰贵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他现在确定常丰贵有秘密,不得不弯下身子回来找他供货。
难道是蒋君的办法真的起作用了?
赵德元心里直画圈,他想了想,试探着赌一把,“哎呀,常主任,你说你要早两天来,我肯定二话不说就把东西让你拉走,不过现在啊——”
赵德元话说一半,半隐半漏。
“不过什么?”常丰贵急了,连忙追问。
他可是向刘秘书立下了军令状,后天就让老爷子用上长寿瓷,现在告诉他要出岔子,这可影响仕途。
“你现在还有多少?剩下多少我要多少!”常丰贵稳不住架势了,再次追问。
他这一急,赵德元反而不慌了。
赵德元不急不慢的坐下来,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哎呀,倒是还剩下一些,就是这价格……”
“我再给你加三成!”常丰贵也看出来了,这老头子想趁机抬价,现在不是收拾他的时候,先把货拿到手重要,他咬着牙给了一个价格。
“五成!”老实了一辈子的男人第一次和人讨价还价,狮子大张口报了个高价。
赵德元本想着常丰贵不同意,价格加三成也是赚的,哪成想他缓了缓气,居然答应了下来,“五成就五成,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你们大河村的货,以后只能供给我们百货大楼,不能再供给其他人!”
“好。”
两人一拍而合,都觉得自己赚了大便宜……
“百货大楼重新订货了,还比之前的价格贵了五成”的好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村。
有人进城去过百货大楼,发现最近城里最火的是一种叫“长寿瓷”的碗,他凑热闹的去看,大红大绿的颜色不正是他们村窑厂烧出来的吗?
大家脑子一转,也都明白了蒋君之前带孩子进城的方法真有用。
居然把他们村的窑厂搞出了名堂,还得了个“长寿瓷”的名头。
村里人啧啧称奇,觉得蒋君一个农村小媳妇能改变百货大楼的主意,真是了不起。
当然也有不安好心说闲话的,“她一个小媳妇能让城里人进咱们的货,谁知道她是不是趁家里男人不在家,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
这话还没传到蒋君耳朵里,十几个孩子的家长先不愿意了。
他们的孩子可是跟着进城了,说蒋君干的事见不得人,这不是也把他们孩子捎带进去了。
十几个孩子妈妈约定好了,一大帮人风风火火的去找人算账,直把那人吓得差点跪地求饶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