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排球]录取通知书 > 第15章 白鸟泽摄影部

第15章 白鸟泽摄影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4.

在高中生之间有个叫“学园祭魔法”的词,意思是人们在为学园祭这种活动进行集体准备的时候,会因为互帮互助、争吵、商谈等等社交行为直接或间接的产生感情,从而一口气拉近很多心的距离,成为关系更好的朋友或者情侣什么的。

我对这种说法不置可否,因为对我来说,学园祭这种活动与其说是“用来跟同学朋友们增进感情”的东西,还不如说是“执行者们的统筹地狱。”

首先是规模带来的计算量问题,越大越有钱的学校,举办这种活动时需要用到的计算量就越大。

我们白鸟泽在本地也算是大得首屈一指的学校了,因此举办学园祭时的工作量可谓是大得令人咋舌。

在这个时节,学生会能收到的活动申请一般有三种。

第一种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主要是由全班人一起准备的某项集体活动,具体需要使用到的活动经费走他们自己的班费账目,不纳入学生会的经费审批流程。

对这种申请,学生会主要负责的是审查工作。

因为学校的班级有很多,提出的方案撞车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为了避免三四个班级都办同一个活动,学生会的执行部会对提出相同方案的班级进行规劝或者评比。

规劝当然指的是劝你换一个,除此之外不做他想。评比嘛……这就更好理解了,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能者先行。”

比如说很经典也很常见的“餐厅”“咖啡厅”等饮食类项目,其他学校怎么做的我不知道,但在白鸟泽,同一个项目能上的只有两个班级,并且在选上之后,为了表现差异化,还会需要这两个班级自己增加额外的要素。

比如说A班是女仆咖啡厅,B班就需要是玩偶咖啡厅或者大正风咖啡厅之类的。总之就是不能太同质化,让来我校游玩的客人感到无聊。保持趣味性才能吸引到潜在的入学志愿者。

第二种是以社团为单位的申请,主要是由社团成员们一起进行准备的某种展示活动,具体需要使用到的经费走公账,因此需要学生会对活动内容进行审查,对经费预算表进行审批。

社团能申请的活动项目是有限制的,一个社团只能申请跟跟自己平时的活动内容有关的活动项目,不能申请完全无关的东西。

比如说你是管弦乐部的部长,那你在申请学园祭社团展示的时候就不能申请舞蹈节目或者戏剧节目,但要是跟舞蹈部、戏剧部一起联合申办音乐剧、舞剧的话就可以。这也是我们学校学园祭的保留节目之一。

最后一种就是以个人为单位的申请了,主要是由学生个人或者两三个人进行的摆摊活动,具体需要使用的经费由申请的学生自己承担,同样不纳入学生会的经费审批流程。

对这种申请,学生会主要进行的也是审查工作,确保不会有两个以上相同的摊位,还有内容太过奇怪有败坏学校名声嫌疑的摊位。

顺带一提,个人申请、社团申请都是没有年级限制的,但班级申请只有高一和高二的学生才能提交。高三的学生就不能再搞这种班级集体活动了。因此,高二时的学园祭对我们高中生来说就是能办班级活动的最后一届。

作为一个基本不会改换班级号和班级成员的升学班,我们一班在申请饮食类活动的项目上天然具有巨大的地理优势,一向是很容易被学生会优先通过的班级,所以今年,我们班的活动也毫无疑问的定为了“餐厅”,并且在被通过之后稍微增加了一点时代要素,成为了所谓的“大正风餐厅。”

女生的服装是小袖和服外套围裙,很经典的大正时代女服务生打扮。

男生的服装则是圆领衬衫+小纹和服+袴,很经典的大正时代书生打扮。

这套服装实在是太符合我的口味了,倒不如说,这个方案就是班长在向我们征求服装意见的时候由我主动提出的。

为了增加它的支持率,我还提前手绘了服装示意图,成功把一众靠临时拍脑袋的同学们给比了下去。

女生们穿这个很可爱,男生们穿这个也初具人形,濑见穿这个更是特别合适。

太棒了,我在服装组刚制作好衣服,让大家试穿的时候就已经公器私用的拿摄影部的照相机给他拍了十几张照片,存进了我珍藏的“在最无能为力的年纪遇到的最想包养的帅哥”手机相册里。

“不是说在拍校报要用的各班活动准备照片吗,这个相册是什么东西啦。”

“你别管,反正我拍几十张,校报的人最多也只会用两张,公器私用一下有什么关系。”

“哈……”

濑见对我的公器私用行为没什么意见,在发现校报真的用了我拍他的其中一张之后就更没意见了。

他的照片在这一期校报上占的版面不大,毕竟只是提及各班活动时顺带贴上去的。头版惯例是学园祭当天排球部例行的训练赛相关报道,配图是牛岛同学发球时的照片,还有版面只比排球部训练赛小一点的由管弦乐部、舞蹈部、戏剧部三个社团联合申办的舞剧《罗蕾莱》,配图是管弦乐部的部长兼指挥三上前辈在听乐团调音时的照片。

因为技术比我好很多,所以比较重量级的照片基本都是由魔法学姐拍摄的。

我们班的班级活动一如既往,跟我们有同一个生态位的是牛岛所在的三班,他们那边是“执事咖啡厅”,但老实说我无法想象他穿那种类型的制服是什么样子。魔法学姐去拍三班的准备进程的时候也没拍到。

“若利不做接待工作,所以好像没有准备他的服装。”

“呜哇,太可惜了,我真是挺想看看的。二班今年搞鬼屋,天童的首无打扮超好笑的,我去拍照的时候他还给我表演了一下那个,就是那个什么……头掉下来被手捧住的戏法。”

“啊,超级变变变里拿过奖的那个。”

“对对,还原度超高的。”

“今年摄影部也没有展示活动吗?”

“没有啦,本来就是附属组织,准备期一直在为校报的特别报道跑来跑去,根本没时间准备自己的东西。而且今年部里还没招到人,只有我们两个搞社团展示的话……因为我还有班里的活动要搞,时间上很容易产生冲突,即使轮流值班,我跟三浦部长也会变成完全没时间去玩的陀螺,所以就算了。”

“那还挺遗憾的。”

“是有一点……不过还好。原本学园祭期间也是有活要干的,但是三浦部长说最后一届让我放心去玩,剩下的小活她一手包办,我现在就稍微有点空闲了。”

“原来如此……啊,班级活动的排班你跟我是同一班吧?”

“对,都在上午。你的训练赛排班在第一天下午?那不就只有第二天下午能玩嘛,大忙人啊。”

聊到这里的时候我用手肘去推了一下他,被濑见推回来了。我们俩在操场跑道上推来推去几个来回,他才问我学园祭打算跟谁一起去逛。

“虽然还没说,不过我打算约铃木同学一起去。”

“哪个铃木?”

“铃木奈奈子,我的舍友啦。”

“那位啊,不过她不跟男朋友一起吗?”

“等等,她什么时候有的,我怎么不知道?”

“怎么你才知道啊,一直都有吧,他们高一的时候就在交往了。”

“可恶,是谁,我要杀了他。”

“校报的主编泷前辈,就是你经常骂的那个。啊……你应该没有在宿舍里这么骂过吧?”

“呃……”

在这一刻,我终于理解了每次我跟铃木同学大骂校报主编时,她脸上那个微妙笑容背后的深意。

那既不是对我的怜悯,也不是不好意思跟我一起骂别人的含蓄,而是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想通这个深意的瞬间,巨大的尴尬感穿透了我的心脏,我忍不住捂脸捂了三分钟,直到我都跟濑见走完第四圈了才找回自己的舌头。

“濑濑,你有空吗?”

“有是有,但我是B角吗,你约不到别人才叫我。”

“虽然确实是这样,但我也不是那个意思啦……那你有约了吗?”

“还没有。”

“还没去说?”

“正在说。”

“什么,这不是本来就打算叫我嘛,那就解决了,跟我逛。”

“我又没说不行。”

虽然出了一些波折,但我在学园祭时的行程基本就这样定下来了。

上午,我们在班上的餐厅里工作。

下午,我们一起去到处逛逛或者参加社团展示。

因为家业就是饮食店,我的做饭水平尚可,所以第一天负责的是后厨,第二天则是接待。

濑见在厨艺方面没什么建树,但干活还是挺麻利的,所以第一天和第二天都是接待。

这个安排的最大受益者我觉得是我,能看穿着这种服装的可爱JK和DK招待客人,我的心情简直好得前所未有,连做蛋包饭打蛋都感觉有劲多了。

说到这个,其实学园祭餐厅这种学生活动时的菜单制定是很有学问的一件事,一看就能知道举办者是否有经验和统筹水平如何。

首先,这个菜单上不能出现太麻烦的菜式,这会延长菜品制作的时间,不利于增加翻台率。这在人流量巨大的学园祭第一天可是很大的不利因素。

其次,这个菜单上不能出现太多的可选项,最好控制在主食两种以内、配菜四种以内、饮料三种以内、甜品两种以内。有利于顾客尽快做出选择,提高翻台率,并且也方便前期备菜和统一采购。

最后就是菜品的具体选择问题了。

虽然家政课教室里就有冰箱和炉灶,但在学园祭期间,家政课教室是料理部的地盘,不太可能跟我们共享设备。

教室里当然是不会有冰箱的,临时去租用的卡式炉火力也不会太大。所以菜品的选择方面最好符合“方便准备且原材料不太需要冰箱保存”“大部分人都喜欢能够在一天之内被快速消耗掉”“在制作时气味较大能够吸引过往来客”“点单后能够快速配餐”“火力要求不能太大”这几个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班最终的菜单方案是:主食提供米饭和意大利面两种,配菜提供咖喱、意式肉酱、炖菜、味增汤四种,饮料方面提供红茶、咖啡、牛奶三种,甜品只提供饼干这一种。还有为了让班上稀有的料理部成员和厨艺较为出众者发挥特长而准备的“特别推荐”菜单,半熟蛋包咖喱饭。

我们班不愧是有饮食店传统的老牌强者,班长三条同学不用我特意提醒就能把菜单安排得非常合理,我只需要按照吩咐乖乖被她安排就行了,这种不用自己动脑只出劳动力的感觉非常好。

“高濑厨师长,别顾着看服务生了,上菜啊。”

“在做了在做了。话说我算什么厨师长啊,你们这不是只让我做蛋包饭吗!”

“第一天值班的人里只有你做得好嘛,能者多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