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年年有新生[八零] > 第23章 考前

第23章 考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接着就是老生常谈地哭诉,“你当初要参军我不拦着,这是保家卫国的事,可你尽了忠现在也该尽尽孝了吧?我也不要求你见了就立即打报告结婚,咱先见见,合适就打报告,不合适就算了。”

祝镕知道自己当初在战场上重伤昏迷的事吓到了妈妈,因此一直沉默地听着,直到祝妈妈念叨完,祝镕才提出自己的疑问。

“我记得张阿姨是桂省吧,没听说有亲戚在京城啊,哪来的外甥女?”

祝妈妈:“是我没说明白,这个外甥女是桂省人,插队到东北去了,前两个月来京城治病,好了之后就被你张阿姨留下了。”

“哦,这样,”祝镕停顿了一会儿,语重心长地同他妈妈讲:“妈,我看您还是让爸提醒一下肖叔叔吧,我听说今年高考是要在户籍所在地报名的,张阿姨的外甥女在东北插队户口肯定在东北,那应该回东北去考啊,怎么在京城?我看这中间肯定有猫腻儿,还是让肖叔叔和张阿姨两口子自己掰扯去吧,您千万别掺和。”

祝妈妈一听就急了啊,“这,怎么会有猫腻儿呢?不是报了名参加考试就行了吗?”

于是祝镕就给她普及了一下今年的高考政策,最后说到:“张阿姨他们要么是在户口上作文章,要么是在报名时弄虚作假了,总之您不要跟着掺和了。”想了想又说:“张阿姨肯定是在你刚出实验室的时候跟你提的吧?”

祝妈妈:“你怎么知道的?”

祝镕心里说:就您那一进实验室就忘天忘地忘儿子的性子,谁不知道啊!嘴上却哄着人,“知母莫若子嘛,我关心您啊。”

祝妈妈被他哄得喜笑颜开。

挂了祝妈妈的电话,祝镕想了想,又拿起电话重新拨了号出去。

*

符伊年从邮电局的电话厅出来后没有立即回家,先去了一趟一中附近的那家招待所,确定自己预定的房间还在,然后乘公交去了一趟百货大楼买了些日用品,看到一楼的食品柜台后想到家里的饼干糕点库存已经告罄,干脆又提了些糕点饼干回去,却在离开的时候遇到了旁边照相馆的老师傅。

当时她正在准备过马路,听到有人喊她,回头一看,老师傅匆匆忙忙地从照相馆里出来。

“上个月照相馆清理拍废的胶卷,我找到了几张你家里人的,有些是曝光过度有些是闭眼或者没动作不好的,我单独留了下来,你要吗?”

符伊年只考虑了半秒钟就答应下来,“要。”

虽然自己不是真正的符伊年,但还是想尽可能多地保存下符家家长的影像,算是一种心理安慰和弥补吧。

符伊年随老师回到照相馆,接过他递来的一只纸袋,放下手里的东西,她从纸袋里倒出了十来张胶片底版。她举起来对着窗外的光粗略地看了一遍,的确如老师傅所说,有的确实曝光了,还有的能看出有人闭了眼,还有几张是小符伊年太小了不受约束动来动去导致效果不好的。

“谢谢您了,”符伊年对老师傅致谢,同时从挎包里翻出钱包,“要多少钱,我找给您。”希望不要太贵,她今天真的花了不少了。

谁料老师傅却摆手,“不用给钱,每个月照相馆都有一定的废片率,这些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其他人的更多。”

原来是这样,符伊年口中客气地说着“谢谢”,手却不客气地把刚逃出来的钱包又放了回去,心里庆幸又省下一笔钱。

既然老师傅说这些是废片,那就不洗了,符伊年带着这些底版离开了照相馆回家去了。

到家的时候刚好中午,不想去外头吃,自己又不想动,符伊年干脆就着白开水吃了两块糕点,又休息了一会儿,便重新坐在了写字台前。

第三轮复习已经开始了,其实符伊年知道,这一轮已然学不到什么了,更多的是查缺补漏,和熟悉高考程序。

昨天下班前,符伊年终于下定决心向单位请假。她准备最后这几天严格按照高考的时间、科目来进行一次模拟考试,考试试卷是从做过的卷子中随机抽的,提前用橡皮把之前写下的痕迹擦掉,因此难度符伊年自己也不确定。

至于考试结果,那不重要了,反正只是想体验一下真实的考试状态罢了。为了现场逼真,符伊年甚至想关掉暖气阀门模拟出“寒冷”状态——可惜力气小没关掉,最后她穿好了棉袄棉裤棉鞋还围上了围巾,然后把所有房间的窗子都打开了,总算令房间的温度不会那么温暖了。

后来,祝镕得知了她如此操作后,很久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给符伊年竖了个大拇指,“你是这个。这么作都没感冒,老天爷还是很眷顾你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