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考前
符伊年给祝镕打了个电话,本来没抱希望,毕竟周日,未必会在办公室,结果没想到,祝镕今日值班。
两人电话里先寒暄了一番,互相问了问近况,接着就聊起了十年前高考取消,那么祝镕是怎么进的大学这件事。
不能怪符伊年会有这种想法,实在是无论什么时代都有那种利用家世、背景玩弄特权的子弟,也许算不得纨绔,但是肯定会比普通人能享受到更多的资源和权力。
不过对符伊年的此种想法,祝镕不能否认,但也不完全赞同。
“确实是有一部分人在享受了权力后变质了,而且这部分人正是他们以前要打倒的那种。但是还有一部分人,比如我自己,托庇于我的出身我确实享受了比普通人更多的资源,不过享受了更多的资源的同时也要承担更多更重的义务,甚至某些时候还要冲在前面,比如,伟人的儿子。”
符伊年听了,承认他说得有道理。
“我从十六岁参军到现在十年,从普通士兵到班长排长连长,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摩擦、冲突、战役不下百次,受过伤也经过生死,要是按战功算,第四年我就能进军大,硬生生被我们家老头子按下了两次,到第三次了才同意,那次是我荣获了个人二等功。”
符伊年听得入神,甚至没发觉祝镕停了下来,直到他问她还在不在听,才回应他,“在呢在呢,就是觉得,你这么多年也挺不容易的。”
个人二等功啊那可是,绝对是生死存亡了。要知道,个人一等功一般都是颁发给家属的,本人已经牺牲是没有办法来领取的。
祝镕从她的话里感受到了她的想法,心里微微一笑,觉得自己的策略成功了,“都是职责所在。”
两人聊起来还挺畅快的,直到符伊年低头看表发现已经过了十多分钟,立即打住了话头,“时间不短了,先说到这里吧,我得回去看书了。”
祝镕有些懊恼,“对不起,说得起兴忘了时间,那挂了电话就回家吧,考试之前不用写信了,等考完再说。”
符伊年答应着,在第十六分钟到来前,扣下话筒。这次通话花了符伊年将近十块钱,一张大团结。看得符伊年不禁咋舌,好家伙,十天的工资就这么如流水般没了,看来还是写信划算些。
*
祝镕其实还有几句话要叮嘱符伊年的,但是没想到她抢时间,匆匆说了句“再见”就挂掉了电话,而他只能把没说完的话咽回肚子,再悻悻地扣上电话筒。
才扣上话筒,电话立即又响了起来,祝镕挑眉,他当然不会自作多情地认为是符伊年又打了回来。
电话接起来,熟悉的女声顺着话筒传进耳朵里,“儿砸!”
“妈?您怎么打电话来了?”祝镕看了眼桌上的挂历,“不是前头晚上才打过?”
祝妈妈不高兴了,“怎么,我连给你爹打电话都随时随地,给你打电话还得预约不成?”
祝镕用指节蹭蹭眉毛,“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想问问,你是不是有重要的事啊?”
“啊,是有个事儿。儿砸,你先回答妈一个问题,是不是交往女孩子了?怎么聊电话聊了那么久,得有……得有十分钟吧。”
祝镕:“您之前打过啦?”
祝妈妈:“是啊,打了两回呢,都没打通。”
其实也不怪祝妈妈有此怀疑,首先今天周日,他现在又不是在作战部队,应该没有上级命令;其次,祝镕他平时不是个会长时间讲电话的人,和家里都是信件往来的多些,除非有什么特殊情况。
“没有,中间挂过一次,你不凑巧。”祝镕也说不清自己什么心思,只是觉得暂时还不能让他妈知道符伊年的存在。
祝妈妈半信半疑的,但也没多问,“那正好,你张阿姨的外甥女来京城了,女同志个子长得漂亮学习好,就等高考了考大学了,你看,新年的时候回来一趟,认识认识?”
祝镕心说我一猜就是这事,果断地拒绝,“不去,新年要下去慰问。”
可惜祝妈妈是不会听他的,自顾自地数落他,“你说你今年都二十五了,隔壁韩家的小子和你一样大,儿子都会说话了。你怎么就愣是不开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