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父亲,恭迎父亲回府。”声音稳重中透着欢喜。
赵知暖也行了礼,偷偷抬头看那妇人,只见她身穿昌荣色衣裙,容貌端庄大气,笑容明媚。
这便是舅母沈黎,今年虽已快到不惑之年,可身上丝毫看不到生活留下的疲态。
沈黎上前扶着唐季青,先是满脸嫌弃看了看唐怀瑞,又转头对赵知暖开玩笑道:“你瞧瞧你二表哥,去了一趟宁安城胖了一圈,一定是光顾着吃你做的好吃的,练功什么的就松懈了。”
赵知暖一边感慨这位舅母太富有感染力,一边笑着为唐怀瑞辩解:“舅母多虑了,二表哥虽然经常来吃我做的吃食,可说到练功,我倒是觉得他没有丝毫懈怠。”
“这一路上我们遇到了好几次劫匪路霸,可都是二表哥和诸位护卫大哥帮着解决的呢!”
在宁安城的时候,二表哥确实经常来暖食记,美其名曰是来帮忙,其实是来蹭饭。
可俗话说吃饱了才有力气练功,所以二表哥的做法她觉得没毛病。
“母亲,我哪里松懈了?你看连表妹都觉得我功夫不错呢!”唐怀瑞嘴上抱怨着,却偷偷摸了摸自己的胳膊暗暗叹气。
他娘亲有一句话说的倒是对,他去暖食记蹭吃蹭喝那么多次,确实胖了。
“你这臭小子,才多久功夫,就让暖儿向着你说话了?”沈黎笑骂道。
刚才见赵知暖时就想到了已经出嫁的闺女,便立刻喜欢上她了。
“母亲莫怪,我在宁安城可是经常去表妹店里帮忙呢!就差签契书入伙了,所以她向着我说话也是正常。”唐怀瑞看了看赵知暖,脸上闪过一丝羞涩。
沈黎隐约看出了小儿子的心意,笑容更盛。
她哥哥近十几年来在边疆屡立战功,从军中一小将渐渐成为威震北方的沈将军。
最近朝中渐渐有了北方边境只知沈将军不知皇帝的传闻。
她本想将娘家侄女嫁给大儿子唐怀瑾,可这传闻一出,她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来丈夫在朝为官,官居内阁大学士。
若是与娘家联姻亲上加亲,怕是更会惹人非议,引皇帝猜疑,岂不是将唐家和沈家都推入风口浪尖?
二来自家大儿子和侄女也是看不对眼相互嫌弃,何苦硬撮合。
罢了罢了,还是另给瑾儿寻一门好亲事吧。
不过刚才小儿子似是对赵知暖有意,倒是让沈黎心中一动。
她一见赵知暖就心生欢喜,甚是投缘。
再者暖儿是丈夫的外甥女,若是联姻也算是亲上加亲,她做生意不涉及朝堂利益,若是真与瑞儿两情相悦是最好不过的了!
想到这里沈黎不由笑道:“好好,你们这一群小辈儿相处的好,为娘看着高兴!”
一行人说说笑笑进了府,因着丈夫有公务在身,有可能几日都不能回家,沈黎便让人开了席为几人接风洗尘。
“你的厨艺那么好,也不知厨房做的菜合不合你的口味。”沈黎看着一桌子菜有些犹豫。
赵知暖倒是毫不在意,品了一口菜连连点头:“舅母多虑了,这些菜的品相、味道都属上乘。”
“虽然与南边的口味略有差异,可我都喜欢吃!”
开玩笑,吃货的世界里哪有南北差异?
什么甜咸辣淡她都要!
不过说到口味,准备在京城开店的赵知暖不得不先打探一番,她可以全盘接受,不代表别人可以啊!
“只是我若是想开食肆,则需要考虑京城百姓的口味,不知舅母对这方面可知一二?”
沈黎略沉吟道:“不知暖儿想做谁的生意?”
京城达官贵人众多,一个牌匾被风吹落都能砸到三个四品两个三品。
若是主要想做这些人的生意,店面装潢要低调雅致,雅间要多,菜品也需高档精致,适合宴请。
若是主要想做百姓的生意,则需亲民化,菜品常见即可,菜量大价格适中,无论是宁安城的百姓还是京城的百姓,有价格公道且美味的吃食,没有理由不去光顾。
赵知暖想了想:“关于这一点我倒是没想好,我想去看看铺子所在的地方如何再做考虑。”
在鱼龙混杂的街巷开个高档餐厅也许压根没人光顾。
在高官有钱人聚居的街道边开个类似大排档的饭馆更是不搭,在现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朝代,也会一个不小心得罪权贵。
沈黎笑道:“还是你考虑周全,我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沈家上下都尚武,就连女子都以舞枪弄棍为乐,哪里懂什么经营之道?
家中现有的铺子也是对外租赁,坐着收银子了事。
“京城百姓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东富西贵,南贱北贫。说的就是京城的布局。”
“听父亲说你的铺子是在东南边儿的春熙路上,也算是繁华,街道两边住的大多是百姓,也有些官员在此居住。”
赵知暖这下心中有数,笑道:“好,明日我就和哥哥去看看铺子。”
“那就让瑞儿陪你们去吧!”沈黎看了看对面桌正在与秦子安谈笑风生的小儿子,“他对京城的街路比较熟悉。”
“那就多谢舅母和二表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