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真会有雪灾么?”
“十有八九会。”赵知暖回忆起谢公子当时说这话的情景,点了点头。
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赵知暖看着一脸担忧的秦子安柔声安慰道:“我都做好万全的准备了,哥你尽管放心。”
她突然想到什么,从挎包里掏了一张一百两银票出来:“哥哥生日快乐!我本来是想给你做蛋糕来着,可是觉得你会更喜欢银票。”
秦子安看着银票笑得开怀:“知我者暖暖也!不过要真像你说的会有雪灾,那这银票你还是先收着,以后用到的地方多着呢。”
“我在衙门院里待着,怎么也饿不着冻不着。”
“等生日那天你过来时候,现做个蛋糕我也是不介意滴!”他说着将生辰宴的请帖递给她。
赵知暖噗嗤一笑,接过请帖:“行,那你生日那天就等着我的蛋糕吧!”
也不知是不是冥冥之中的巧合。
赵知暖二人现在的生日与穿来前的农历生日都是一样的。
一个在春天,一个在冬天。
赵知暖早就想好怎么给秦子安过生日了。
只可惜还没等来秦子安生辰那日,雪灾就降临了。
一开始,人们都没有在意这场伴着雷声的小雪,以为还像几天前那样下半天就停了。
没想到这雪越下越大,雪花如棉絮一般洋洋洒洒下了三天三夜还没有停的意思,人们这才开始慌了。
暖食记里的客流越来越少,等第四日都快到晌午,店里还是没来一位客人。
赵知暖见大家面上都带着焦虑之色,便索性让店里的三个男孩出去溜达一圈。
“长平,趁着店里没有客人,你带着狗蛋和小安出去看看现在城里是什么情况。”
长平三人早就腚上长刺儿坐不住了。
听了赵知暖的话立刻拿了雨伞撒丫子跑出门。
“路滑,你们别跑小心点!”
“我们知道啦!”
约摸半个时辰以后,长平才气喘吁吁跑了回来。
大家都聚拢过来,赵知暖给他倒了热茶:“长平,快说说,城里情况怎么样?”
“姐姐你不知道,刚才我是往城北去的,好多店铺都关门了!”长平一口气儿将茶水喝了。
“路过两家粮店,大米都涨到八百二十文一斗了,杂粮也贵了许多,就这样还有许多人排队等着买呢!”
赵知暖听了皱皱眉:“这些粮商还真敢涨价!”
这时候狗蛋和郑安也回来了,狗蛋脸上满是不安:“暖姐姐,咱们把铺子关了吧,现在外面太危险了。”
“这话怎么说?”赵知暖暗自心惊,“你们在外面遇到什么了?”
“我们两个在城南转悠的时候路过一家成衣店,就看到有一群人在抢里面的棉衣,成衣店伙计还没来得及去报官那一群人就跑了。”
“对,我们路过城门口时,还看到守城的官兵在阻止灾民进城。”郑安也道。
“听那些官兵说现在县令大人正在各处考察灾情,今日就会设粥棚、帐篷,让那些灾民稍安勿躁。”
“我就想着抢成衣店的会不会之前就偷偷进城的灾民。”
“灾民?”赵知暖喃喃道,“这几日的大雪,就造成这么大的灾害了么?”
县城里的房屋基本都是青砖瓦房,下再大的雪也基本能抵御。
可是周边乡村的房屋有很多是茅草房,有的甚至是简陋的窝棚,经不起这么大的雪。
赵知暖叹了口气,这么看来他们在桃花村的茅草房也凶多吉少了。
不过还好里面的东西基本都搬来了店里,等雪停了再回村看看吧。
她又想起谢公子的话,很快做出决定:“这几日我们也闭店,一部分人在店中留守看店,一部分人跟着我去宅子里守着。”
后院虽然还有些粮食蔬菜,可终究没有宅子里的多。
周月一家子和狗蛋守店,赵知暖带着剩下的人去宅子守着。
安排好一切,赵知暖便拉了一车的米粮柴火往县衙去了。
此时的唐锦看着窗外的鹅毛大雪愁容满面,听了珍珠的通传,揪着的心顿时松快了些。
“这么大的雪,你怎么来了?”见赵知暖的衣裙都湿了,唐锦心疼不已。
“珍珠,快将炉子烧起来!”
唐锦怕冷,前几日就住进了暖阁,秦元义早在入秋的时候就托人从外面高价买来银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