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狗没拴绳却也安分,并不乱跑,也不离得太远。此时,它们已立在下一窟门口等着胤祥他们。第五窟大概位于窟群中央,与第六窟相连,应是一起建的。窟外修了一座四层五间的木阁楼。“木楼是太祖时修的,得作佛殿,又能遮风挡雨,故而此窟保存得好,能看到些颜色。”住持边介绍边看向胤祥,仿佛这楼是为他特意准备的。胤祥不好意思地往里走,一进阁便见西壁前有一座碑,大概是地方官修阁时所立。窟内分为前后室,通过拱门进入后室,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下,似永生交谈。
后窟有椭圆形穹顶,主尊坐佛坐于北壁,身形很高,住持说是寺里最高佛像,只见其从头到脚均敷泥施彩,面部与胸部贴金,螺发与长眉绀蓝,大衣两裾自然从两侧垂落,虽是泥塑却真如丝绸。与前两日所见类似。
东西南三壁满雕佛龛、佛像,都带褐红、浅蓝绿的粉彩未脱,精致繁丽浅带风尘。南壁有明窗,左右四层龛,其下两侧东西隅又雕有象驮五层佛塔,东西壁龛自上而下分六层,以莲瓣纹饰带分隔。四人绕了几圈仔细欣赏观察这成百上千的龛中各有形状的佛像。并不怎么看得出分别,也就单凭兴趣随意观览。于是胤祥有点明白胤禛出发时为何跟自己说看好看的就行。
绕出第五窟,进第六窟,窟门迎面挂着一匾额“庄严法相”。住持热心地介绍,此匾乃先皇书写,几位王爷早都看到,只是没有一人准备评论,被提醒了,除了胤禛外的三位都拜了一拜。这窟一样繁复,几千尊佛像与图案交错着让人眼花缭乱。特别的是,造化突然在中心塔柱南面对着某个地方吠了两声。胤祥知道造化一定发现了什么,感到很有兴趣地走了过去看,只见这里的下层龛里正端坐着一尊身着龙纹袈裟的泥塑佛像,左手抚膝,右手施无畏印,螺发绀蓝,衣纹流畅,颜色苍古。胤祥看到就笑了,对胤禛道:“看我们造化多聪明,知道别人不能穿龙纹,佛祖都不认。”主持脸色一白,顿感不安,胤祥立马收了话头,知道自己说得不妥了,轻声补了句:“佛祖当然能穿是吧?哥哥。”胤禛摸摸胤祥脑袋:“是,这应当是辽金皇帝修的,不妨事。”
走完此窟,已是有些累,胤祥也不管什么不妥,就是拉着胤禛胳膊走,一边回头对允礼道:“不如果郡王看看还有哪些感兴趣的,带我们去看看。全走完也是没太多必要。”允礼看得兴致勃勃,接到此意,很欢快答应,便让胤禛和胤祥在楼阁里先休息片刻,自己先由主持领着,与允禄、造化、百福去前面看看先。
也没等多久,允礼几个就回来了。按照对胤祥和胤禛的了解,先引着去了同样繁复带彩的阿閦佛洞和毗卢佛洞,望上几眼,看上几幅佛教因缘故事画。而后又到近日来胤禛和胤祥貌似很感兴趣的文殊菩萨的洞窟,虽然文殊菩萨已是有些朽坏,但还是得以明显看清宝冠,颈部悬铃与璎珞,千年后能如此看到,倒让人觉得文殊确是如此长相。接着经过万佛洞,停留了一会儿,只因其中有上万尊佛龛。最后简单看过几座,指出那是最早开凿的石窟,古朴自然许多。
胤祥虽然只是观其大略,但也约略有些特别体验,回到寺中休息时对胤禛感慨道:“这里面有北魏几代佛窟,感觉愈发汉化,佛的长相也是愈发清秀呢。”胤禛休息着看手中的经书,抬头看一脸单纯说着自己深刻感悟的王子,既是回复也像总结:“王说得对,佛终究是从人来的。”胤祥笑:“就知道哥哥不怎么信,现在天下最大的佛就是你了。”胤禛想起前段日子自比普贤的说法,反问道:“这么说我倒是修得快?”胤祥合掌对胤禛拜了一拜:“是。”故作庄重,抬眼时恰像一尊秀丽的菩萨,凤眼狭长,不觉又勾到了胤禛。胤禛伸手够到他脑后,吻上那漂亮的眉眼:“那王要好好胁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