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金缕衣[清] > 第244章 怡王献礼

第244章 怡王献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七夕日,胤祥一醒来就想着要给胤禛送点礼物才好,从床里站起身来,跨过胤禛,轻轻下了床。

胤禛当然察觉得到,但没拦着,自己今日还要听政,让胤祥溜去做别的事也好。

果然等胤禛起了身,胤祥已是留下信儿,用过早膳了,去造办处一趟就回来。

走在去造办处的路上,胤祥才感觉到一点不对,因为迎面走来朝中各部官员,都带着一点讶异的样子向自己行礼,胤祥这才知道今日要上朝。胤祥只好悻悻快步离开,顶着各种各样的眼光,尊敬的、疑惑的或是不屑的。

今日听政,皇上交代了许多事,每个部都做了一些新安排。命工部,备造贡院内应用卓椅等器,不许借用五城民间之物,以滋扰害。于是全朝都知道了,廉亲王领导的工部又给百姓带来不少祸害。又命宗人府左宗人镇国公德普为右宗正,升云南督标副将南天培为云南楚姚总兵官,调云南永顺总兵官卜应奎、福建福宁总兵官费俊来京,以云南剑川副将李根润署理云南永顺总兵官,直隶大名副将颜光旿则署理福建福宁总兵官……此时,胤祥已经在造办处挑出了一块西山石与一块白端石。

礼部尚书张廷玉上前陈事,“国家祀典必贵洁诚,先农坛每岁展祀,且为亲耕耤田之所,最宜清肃,旧制、围墙内有地一千七百,以二百亩给坛户,种植五谷蔬菜、以供祭祀,余一千五百亩,每年交租银三百两,以备修理。皇上日前谕,闻康熙四十年间,内务府拨给园头耕种,粢盛蔬菜,无所从出,惟向市井采买,殊非洁净精诚之意。”胤禛在民间放的探子,每十日要上报一些地方不义事,如若没有便会被撤换,所以这些无职无分的人,反而能积极真实地将各种小事一并上报。胤禛很有耐心听,听完很快就会下放办理,探子们的工作热情也越来越高。此事约略是前四五日说的,是内务府处理不当,亦未时刻关注照理所由,允禄一听心自然又慌了。只听礼部已有对策:“今著园头清还地亩,仍给太常寺坛户耕种,以供祭祀之需。余地一千五百亩,著将内外围墙,查明丈尺,每种地十亩,估计令其修墙若干。务期加谨葺护毋致倾坏。每年派满汉太常寺少卿一员,不时稽察,庶坛壝清洁,祀事更加虔谨矣。”胤禛的眼光落在允禄身上一会儿,允禄对这目光敏感得微微发抖,直到张廷玉慢慢地说完,胤禛才挪开了视线,允禄顿感大赦,但心里也清楚,此事被张廷玉安排到太常寺解决,如此内务府职分少了,俸禄无形中自然也会变少。正当允禄为钱苦痛时,造办处里,胤祥正在砚作挑形状,最后给两块石头各挑了鸠鹅形或仿松鼠形。

礼部上奏终于结束,大学士马齐上前,再议内务府奏请依例筹算每年所需谷粮折。刚要直起腰的允禄又趴得更低了。庄亲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折子会被在朝会上揪出来讨论,还以为递上去就过了,怎么还要说呢,关键是,哪还记得自己说了什么。只听马齐已经开始读庄亲王的折子示众:“臣等议覆:准总管户部三库和硕怡亲王疏称,据内务府来文内开,每年由户部领取之杂粮俱照康熙四十年奏定之例,共领七千二百仓石粮等语。康熙四十年至六十年,共二十一年,理合应领十五万一千二百石粮。目今前后共领粮二十九万八千五百四十五石余。较定例多领粮十四万七千三百四十五仓石余……”马齐的声音沙哑而低沉,一直读得很流畅,仿佛就只是在表彰怡亲王对这些钱粮计算得清楚,然而接下去他突然停住了。只听皇帝吩咐:“继续读,朱批也读。”马齐正直接旨,接着读到:“皇上朱批,此处不明。多领之十四万粮,并未查明。”此话一出,原来满朝官员都知道皇上较真,如今更是明白皇上有多不容糊弄了。前面那一连串的内容实在凌乱,一般人定是不愿读的,没想到皇上仿佛还亲自算过,算出了个内务府的荒唐错误来。允禄更慌了,只听大学士又停了一下,才继续读折内接下去的内容:“将历年所用杂粮细数明白销算后,于钤印题本内,经核算所用之档俱合,皇上朱批:皆云档内无凭。钤印之本亦可疑。又称俱合,与何处合?此等糊涂之事,朕不能办理。虽施恩宽宥亦应将事情查明后办理耳。从前官员所办之事,尔等亦为彼等遮掩。此事与所奏无干。”马齐郑重沙哑的声音如今听来甚是讽刺,讽刺允禄丝毫不按档案行事,未经计算只说“合”,以为这样就能糊弄皇帝了。有些官员已是低着头不禁无声发笑,并心中各自警惕,允禄却全听见了众人的闷笑。马齐终于要读完了:“故嗣后每年仍按从前题准之处,向户部领取七千二百石粮,给发总管使用。”然而还是加上了最后一句:“皇上朱批,少一点。”允禄的心都凉了,真是没一句是对的,自己的俸禄奖赏估计也要屡屡再少了。另一头,造办处砚作工匠已是帮着做好砚坯,胤祥坐在镶嵌作,跟着工匠学着雕刻相对简单的部分,试图雕出胤禛喜欢的如意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