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从庆余年开始,了我意难平 > 第163章 大鹏展翅乘风万里

第163章 大鹏展翅乘风万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小范大人看着马车消失在街角,这才突然想起来,他还没骂好友乱用能力。

仔细回想,这短短半日的重逢里,所有主动权似乎都掌握在洛九手中。他三言两语就说服自己不去生气,一杯茶就让全家人放下担心,一场架就打得自己相信了汤药无碍……他在皇帝面前也是这样,看似和风细雨,实则步步为营吗?如果真是这样,自己倒真的放心了些。等等,他是故意这样做,好让自己安心吗?

小范大人被自己一环套一环的思绪绕了进去,陷入迷惘。但心神一点一点安稳了下来。

而另一边,马车里的洛九也在想着范闲。他突然发现,这次回来,范闲一直在喊他九哥。以前他只有闯祸之后才这么喊。

仔细回想,似乎是从回京那天,准确地说是从范闲闯进庆帝寝宫那刻起,他就只喊他九哥了,再也没有直呼过名字。他的愧疚他的心疼他的依赖,全部隐在一声声“九哥”的背后。

洛九轻轻叹了口气,掀开车帘对驾车的小太监吩咐了一句:“先绕道去趟一石居。”

“将军……这……”那小太监似乎有些为难。

“此时天色尚早,绕一趟道,误不了我与陛下约定的时辰。”洛九并没有给对方拒绝的空间,语气不算严厉,但不容置疑。

“是。”马车加了点速度,驶向了一石居。洛将军在餐馆门前下车,引发了一阵惊呼。他走上餐馆二楼,看到了唯一没有大门的包间。门都拆了,显然是为了方便食客观瞻,看起来因为范闲留在墙上的那首诗,这间屋子已经被当做了吸引客源的景点。

洛九向小二要了一支笔。

这些日子里,不是没有其他文人墨客想在此处留下墨宝,若能在小范诗神留诗的地方写上诗文,定将声名大噪。这些要求都被一石居背后的东家拒绝了。

但这次来人不同。片刻之后,掌柜的匆匆跑来,递上一只粗狼毫。如果说还有谁有资格在小范大人的诗旁边留字,毫无疑问便是洛将军。

洛九接过蘸好墨的狼毫,道了声谢,笔走龙蛇在范闲的诗句旁留下了自己的回应。

等他走下台阶,一层大厅里已经聚集了不少食客,甚至门口也挤满了人。这里有慕名而来的小范诗神的粉丝,有关心洛将军而围过来的百姓,自然也有不怀好意的人。

“洛将军!”“洛大人!”在一众呼声中,一个大嗓门格外突兀:“洛大人,您与陛下的传言,到底是不是真的?”

人群安静了一瞬。

这样的问题,洛九当然会否认,只等着他否认,后面就有一连串的陷阱和羞辱等着他,虽然不一定能把他逼到当众脱衣自证这一步,但是绝对够让他栽个跟头。

可惜,那人没等到否认。

红衣将军轻笑一声,薄唇微启:“干卿底事?”

问话的人被这意料之外的答案说懵了,人群中骤然爆发出一阵声浪。这些洛九都没有去管,他平静地走上马车,没有停歇地离去,一点也不在乎他的不否认意味着什么。

一日之后,洛九隐居庆庙是为养伤破境的事传遍了京都。支持爱戴洛将军的人为之欢欣鼓舞,但始终有人坚信他以色侍君狐媚惑主,因为他没有辩驳过那不堪的传言。

一月之后,这一番问答传遍了整个庆国。有个寡妇被诬陷与人通奸,面对邻里的指指点点,她忍不住用了那句一模一样的反驳,“干卿底事!”

时日久了,这句话的使用次数越来越多。洛将军用个人魅力和声望,改变了庆国辟谣的逻辑,每一个被诬陷被造谣的人,当他或她无法再自证清白,或者不再执着于此,都会想起那个一次又一次身陷谣言的红衣将军,他的言行给了他们支撑自己的力量,让他们勇于说出一句:关你屁事!

而洛九留在墙上的那句诗,在片刻后同时摆上了庆帝、陈萍萍和范闲的案头。三个敌友难辨的人,居然不约而同为此笑了一下。

小范大人摩挲着手中的纸卷,像是看见了好友给他回应时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一声,又一声,自写下那首诗起所有的愤懑终于在此刻烟消云散,只觉痛快极了。

那两句不是洛将军常用的峻峭楷书,而是无拘无束、洒脱不羁的行书,就像是褪去社会规则束缚后的洛九本人。诗云:

纵有狂风拔地起,

我亦乘风破万里。

这是洛九对范闲那首诗的回应,也是他对所有流言蜚语唯一的回应。

世人皆赞洛大人君子如玉,明玉似水,只有真正了解他的寥寥数人知道,他不是水,是一团火,焮天铄地,燃尽方休。

物换星移,餐馆变作了书局,又变作了私宅。数百年后,沧海桑田,此墙仍立。

范闲和洛九的故事经由这两首诗,流传数百载。小范大人的那笔狗爬字,也因此被人嘲笑了数百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