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在古代做军医 > 第13章 第13章

第13章 第13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军医时不时把小学徒们召集起来上课,教一些基本医术,比如包扎、正骨、护理伤员等。

然而因为这,王清闹出了一场小风波。

那日,讲课的人是沈军医,讲的是刀斧伤口的缝合。

王清已经听过两场外伤课,这是第三场。之前看到军医都是徒手拿药棉纱布,现场临时止血也就罢了,正式治疗和后续护理换药居然还这样,真的是严重违反无菌原则。

她本想着自己刚来,最好不要惹事,便忍了。可今天,见医官直接用手拿着缝皮针和桑白皮线,她实在是憋不住了。

于是,在沈军医问大家有无不明之处时,王清立时道:“学生有疑!”

“有何疑问?”

“回先生,伤口处皮肤破损,本就容易感染,覆在伤口上纱布,尤其是最内层,以及缝合伤口的针线,必须保证无菌。可是用手接触的话,会造成污染。”

沈军医听得云里雾里,不过倒是听明白了一点,知道她是嫌脏,便道:“所以,我不是说了,先用苍术藿香艾草皂角煮过的水净手吗?”

“这种中药洗方,的确有抑菌消毒的功效,可是作用十分有限,不能有效杀灭所有病原微生物。况且就算是手消毒后,也不能直接接触伤口。”

“那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

“应该用镊子夹,而且是两把,一把用来传递无菌用具,位置要偏高;另一把则用来接触污物,位置偏低。另外,纱布、针线、还有钳子镊子这些工具,都必须放到沸水里煮上至少……”

她的话没有说完,下面就哄堂大笑起来。

“什么饼圆喂食物啊?”

“消毒?你敢给人下毒?”

“他饿疯了吧,把纱布针线放锅里煮,喝汤啊!哈哈哈哈哈哈……”

学徒大都是些十几岁的男孩子,正是淘气的时候,他们听不懂王清的话,只觉得可笑至极,纷纷打趣起来。

沈军医清了清嗓子,喝令下面安静,又问王清:“用这些东西煮汤?”

王清急了:“不是喝汤,是高温消毒,杀死病菌!”

“杀死病军?”他眼瞳一缩,厉声喝道,“身为医者,当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注],怎可如你这般草菅人命!小小年纪,竟如此心狠手辣!”

“我……”

“念你年纪尚小,我便不重罚你了,出去站两个时辰,好好思过吧!再有下次,我便上禀医官,好好惩治你这个心术不正之徒!”

王清被批得一脸懵,她只是在提出无菌观念而已,怎么就成了心术不正了!

她据理力争:“先生,您要罚我可以,但是无菌操作必须贯穿整个……”

“出去!”

被呵斥后,王清无奈叹气,在众人嘲讽的眼光和指点议论中出去罚站了。

头顶明晃晃的大太阳,照得她微微眯眼。

一个人,静下心来想想,失败也在情理之中。跟这古代医生说无菌观念,恐怕无异于说你祖宗是猴子变的。

倒不也怪这些人愚昧落后,若没有前人摸着石头、摔着跟头过河,哪有后人生来就能站在巨人肩膀上。

眼下面临的阻力显然很大,但是还是要想法子争取一下。这里没有抗生素,如果连最基本的无菌操作都保证不了,必然会有成千上万的伤员感染而死。

可是,凭她的处境和资历,跟这些人普及现代的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难于登天,且会自取其辱。

该怎么办呢!

王清罚站完一个时辰——大概两个小时后,已经过了餔食时间,饭堂早已空空如也。她肚子里咕咕直叫,还要拖着的双腿回到药房干活。

药房里很安静,一个少年背对着她,坐在矮墩上,踩着碾盘的一对转柄,细细研磨着碾槽里的药材。

这人姓梁,家中行五。

以前的穷老百姓没几个识字的,生女一般就直接叫某几娘,男的就叫某几郎。或者有的人取了名,但大都是为了好养活的贱名,实在太羞耻。所以他们平时称呼的时候,直接喊姓氏加行第。

比如,他被叫做梁五,而她,被人喊田三。

梁五是她今晚值班的搭档,也是她的室友,经常跟她一起去采药。他不认识草药,不过天生蛮力,搬运几筐药材都不在话下,所以两人配合得还好。

他人也还不错,如果不整天嘲笑她娘里娘气的话。

“娘”这个字,作为名词可以是美好的,也可以是伟大的,但作为形容词就只有侮辱,对男对女都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