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全都搬下来,常平安夜里就睡在堂屋隔间里,夜里睡觉半截腿都伸在床板外头,不过他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
生意已经固定,即便下雨备的吃食的少些她都是要出摊的,这也是让那些来往的老客习惯。
明儿要去村里,下午就不准备出摊了,跟常平安说定了明儿下午一道过去。
早起已经成了习惯,因下午有事,一早阿桃也没备多少卤味,吃食卖完了就推着车准备走了,远远的看到常平安过来接,推车顺理成章到了常平安手里。
常平安祖辈都在山洼庄过活,代代多已打猎为生。
现如今关系最近的亲戚便只剩个大伯。常老爹当年也是猎户,因没有田地,到三十都未曾娶妻。
常家奶奶刘氏当年是带着孩子改嫁过来的,后又生了常平安他爹。虽说两个都是亲生的,可她一向只偏疼老大。
现如今老爷子骨头都烂了,但老太太还活着,心偏的没边,如今由常家大伯养她的老。
关系上两家说近也近,毕竟是连着血脉的亲人,可那位大伯一向是笑面虎。当初一场闹也断了干系,常平安到山里过活十余年也是那位大伯所赐,总而言之都是一本算不清的烂账。
阿桃去东市口赁了一架骡子车,常平安行李在骡子车上垒的满满当当。当时看着不多,搬起来才恍觉这些年竟攒下不少家底。
待东西搬到车上,阿桃又带着常平安去牙行,她当时来城里赁房便是找的牙行。
一进门阿桃先招手唤顺子出来。
顺子记性好,还认得阿桃。
阿桃就说要寻几个靠谱的长的壮实些的闲汉力工,最好是看着凶恶些的。
顺子听个大概,也没多问,当即便带去找了人。这回是阿桃自己来找他的,没人瞧见,故而不算在牙行的生意里头,找几个帮工罢了,也不算什么麻烦事儿,顺子只肯收十文钱的跑腿费。
“谢娘子还记着我,往后再有什么事儿只管来找我,保管给您办的漂漂亮亮的。”
阿桃自然没有不应的,笑着抓了二十来个铜板递过去。
“娘子放心,这几人看着凶,实际都是再老实不过的。”
她没什么好怕的,常平安混在里头倒像是领头要闹事的。
一共寻了三个闲汉五个力工,如今家家户户忙着春耕,这些壮劳力价儿也高些,不过阿桃承诺包一餐饭,又不要做苦力的,因此闲汉一人给三十文钱一天,力工要收四十文钱,从今天下午到明天上午算作一天。
拢共花费了不到三百文,如今一文钱能买一个馒头,三十文能买半斤猪肉,对于这些闲汉来说,有活计已算不错了,说的又不是什么累活儿,一天下来还能混一顿饭吃,自然没有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