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恪拱手应道:“太子殿下所虑极是,臣一定竭尽全力,绝不让奸人得逞。”
“周大人此去危机重重,务必多加小心。”宁萧泽郑重嘱咐。
周仲恪郑重回应:“多谢太子殿下关怀,臣必不辱使命。臣拟两日内启程前往灾区。”
宁萧泽看出孙靖心中笃定,信心十足。两人详细商议了一番具体细节后,周仲恪起身告辞。
户部尚书周仲恪与兵部尚书孙靖奉命南下,护送赈灾物资。
一路上,随着南行的脚步,空气愈发潮湿闷热。
原本繁华的江南小城,已被洪水肆虐得满目疮痍。
大批房屋被淹没,道路泥泞不堪。
灾民们艰难地在洪水退去后的泥泞中跋涉,寻找避难所。
周仲恪看到许多孤儿和年迈体弱的老人,还有无数无家可归、衣衫褴褛的灾民。
水灾的严重程度超乎预料,民不聊生的惨状令他心中沉痛。
不多时,只见一名身着官服、神情肃然的中年男子迎面而来,正是凤州府知府李知年。
李知年快步上前,目光在周仲恪和孙靖两位大人身上稍作停留,神色郑重地行礼:“下官李知年,凤州府知府,在此恭迎周大人、孙大人。”
周仲恪微微颔首,回以一礼:“李大人,不必多礼,我们此次前来,肩负朝廷重任,赈灾之事刻不容缓。”
孙靖也点头示意,语气温和:“我们一路南下,已听闻秋澜县灾情严重。”
李知年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下官自当竭尽全力。两位大人远道而来,舟车劳顿,本官已安排了简单的住所供两位大人休息。”
周仲恪立刻回应:“李大人,我们心领了,但当前,我们更关心的是灾民。希望尽快将物资发放到灾民手中。”
知府李知年见周仲恪和孙靖态度坚决,一边介绍小城的情况一边将孙靖带到了住宿的客栈:“这里就是为孙大人安排的住宿,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详细说明情况。”
孙靖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李大人,我们明日便去秋澜县。必须尽快处理此次水患,让百姓尽快得到安置。”
第二天一早,周仲恪和孙靖端坐堂上,正襟危坐与李知年交谈。
“此次陛下特派我等前来。是因为,近几次朝廷所派发的赈灾物资,包括粮食、布匹等等,应该已经到达凤州。但为何灾民仍旧缺衣少食,困苦不堪?”周仲恪神色严肃地看着李知年。
李知年脸色微变,急忙辩解:“周大人,绝无此事!我们这里一直按照朝廷的要求发放物资,绝无贪墨之事。若大人不信,可随时搜查卑职宅院,绝对没有私藏半粒粮食!”
说罢,他连忙起身,从旁边取出几本账册,双手递给周仲恪:“大人请过目。这是我们登记的物资发放记录,每一笔账目都清清楚楚。”
周仲恪接过账册,翻阅片刻,眉头微皱,语气凌厉:“既然账册如此详尽,为何百姓仍旧困苦无依,迟迟没有得到应有的救济?”
李知年连忙解释:“大人有所不知,这些物资我们都是交由秋澜县县令张秉和负责分配。或许……其中出了什么差池……”话至此处,他欲言又止,神色闪烁。
周仲恪看了孙靖一眼,合上账册,目光锐利地盯着李知年,心中已然生疑,但表面上仍不动声色:“张秉和现在何处?”
李知年迟疑片刻,讪讪笑道:“张大人正在秋澜县,但如今正值雨季,道路泥泞难行。何不待雨停之后再前去察看?”
周仲恪沉声说道:“天气炎热,暴雨不止,若不尽快安置,发生疫病就麻烦了。此事事关百姓生死,不可拖延时间。”
李知年见两位大人态度坚决,自知难以搪塞,只得应道:“是,卑职这就安排。”
“不必了。李大人公务繁忙,我们自行前往即可。如果真的没有问题,我自会向朝廷禀报,但如果发现有什么问题,也需要尽快采取措施,以免耽误救灾时机。”孙靖语气强硬回应。
李知年心里有些紧张,强作镇定,勉强笑着:“请大人放心,我定全力配合。”
目送两位大人离去,李知年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阴狠。
众人冒雨启程,向秋澜县进发。
周仲恪与孙靖在路上走了好一会儿,见周围安全后,低声道:“孙大人,李知年此人恐怕有问题。”
孙靖微微点头,未置可否,两人继续前行。
他心里知道,这次水患的事情,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雨水拍打着斗笠与蓑衣,路旁积水汇成急流。
领路的差役忽然停下脚步,脸色苍白,指着前方惊惶失措地喊道:“周大人!前方道路被山洪冲毁,无法通行!”
周仲恪面色凝重,沉声问:“还有其他道路可走吗?”
差役结结巴巴地答道:“小路崎岖难行,恐怕更加危险。”
孙靖看着手下递来地图,果断下令:“片刻不能耽搁。我们分头行动,务必尽快抵达秋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