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台之上,云雾翻涌似怒海奔涛,紫袍道人指尖流光飞转,织就七十二道灵诀残影。
她喉间迸发低喝,声如钟鸣洪亮,十八道青纹法旗应势浮空而起,于仙台四周旋出白色气流龙卷。
“太极生两仪,两仪育四象,魂归本体,万邪莫当!”
紫霞真人飞身而起,双掌前推,灵力自掌心如洪流奔涌而出,注入鼎身。
天元鼎突发龙吟,鼎口垂落出光丝化作金丝莲花瓣,刹那间向心聚拢成茧。
陈潇雨浮于莲心之中,最内层光丝悠然轻触她的眉心,却在触及识海时猛地剧颤——识海之中,一缕黑红色的冥府锁链缠绕盘踞,锁链末端捆着半片残魂,在幽暗中明灭不定。
仙台之外,徐远舟与伯子衿并肩而立。仙法催动,飓风呼啸,将二人衣袂吹得猎猎作响。
“师尊受阻了……”徐远舟眉头深锁,满脸担忧,只是如此阵势下,他却因修为低微而束手无策,心中满是无力。
伯子衿察觉身旁人的紧张,不动声色地揽住他的肩膀,以无声的方式安抚着他。
此时,紫霞真人祭出黑幡——正是那大名鼎鼎的引魂幡,此物本是冥府阴物,可勾魂摄魄、勘破阴阳,在正道中颇具争议。
有人指其为魔教产物会祸害苍生,亦有人言“法宝无善恶,正邪在人心”,不过,引魂幡此刻却泛着淡淡金光,显然已被法力镇过。
引魂幡展动间,幡面骤然裂开一道缝隙,露出黄泉路虚影:血色花瓣铺满幽径,三盏引路灯在雾中明灭。
紫霞真人划破指尖,以指尖血珠点在招魂纹上——此幡正以血为引,强行连通阴阳两界,为精魂开辟返阳之道。
“三阴引路,七魄归垣!”
她的丹田之力喷薄而出,话音落处,黄泉路虚影中突然浮现阴差轮廓,却被幡面金光震得后退半步。
“固灵丹,去!”
宝盒中的金丹化作赤龙破空而出,却在贴近陈潇雨口唇时被一道黑气轰然弹开——幽冥鬼差竟死死拽住残魂,不愿松脱。
紫霞真人快速掐出破邪诀,灵力化作玉匙强行撬开陈潇雨牙关。
在丹药入体瞬间,陈潇雨丹田爆发出刺目金光,十八道法旗应声立定,在身周结成九宫锁魂阵,将黑气困于识海边缘。
“以阳镇阴,魂归本体!”
紫霞真人双掌结印,引魂幡金芒大作,与阵中金光呼应。
识海黑红色锁链发出刺耳尖啸,如遇烈火般层层碎裂,半片残魂终于挣脱束缚,化作流光没入陈潇雨识海。
陈潇雨苍白的脸颊泛起一丝血色,睫毛轻颤,指尖无意识地抖动。
“成了!”
紫霞真人双掌印诀缓缓收拢,引魂幡金芒如退潮般卷入掌心。她屈指一弹,十八道法旗嗡鸣着缩回三寸长短,青纹流转间没入袖中。
天元鼎的龙吟渐弱,金丝莲花瓣化作流光渗入陈潇雨肌肤,光茧应声而散。
紫霞真人刚翩然落地,却忽然踉跄侧歪。
“师尊小心!”徐远舟及时飞身上前,眼疾手快地扶住她。
目光掠过紫霞真人掌心渗出的血珠,喉间涌起酸涩——当年是她力排众议、极力相护,将自己收入门下;今日又冒着引魂幡反噬之险,为救与自己亲厚却与她非亲非故的陈潇雨而耗尽元功。这样莫大的恩德,他不知该如何报答!
“无妨。”紫霞真人站稳后摆了摆手,解下腰间羊脂玉瓶塞进他掌心,“这是三花聚灵露,每时辰一滴滴入口中,可固魂养脉。”
紫霞真人指尖轻挥,陈潇雨便缓缓飘落至八卦榻上,天元鼎金芒收敛,缩至方寸飞回伯子衿袖中。
“伯公子今日援手,贫道感激不尽。”她拂袖向伯子衿颔首,鬓间一缕银丝在霞光中微颤。
伯子衿垂眸避过紫霞真人郑重的礼:“真人言重了,天元鼎能助陈姑娘脱困,正是它该有的机缘。何况……远舟与我,无须见外。”
他话音轻落,耳尖却泛起薄红,徐远舟抱着玉瓶的手微微收紧,目光在伯子衿耳尖泛红处一闪而过。
紫霞真人瞧在眼里,忽然低笑出声:“你二人倒像两株并蒂莲,一茎双花却各有风骨。”
“你们就在此等候她醒来吧,我会吩咐其他人不得进来打扰……”
说完,紫霞真人起身走下仙台,行至白玉亭内,化作流风卷入雾霭,只余檐角铜铃清响。
昨日,将喝醉的伯子衿扶至床榻休息后,徐远舟便独自前往桃花苑探望众师姐妹,并送去外出游历带回的伴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