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这个小村子待了五天,没有工作,没有会客。每天一起买菜,做菜,拥抱,数星星,看月亮。
看那轮月亮从圆满又开始缺失。
在不同时间里,人们望的都是同一轮月亮。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六岁那年,李净和保姆阿姨在乡下住,虽然还是要完成每日的功课,但很难得有了自己放松的一段时间。每到夜晚,阿姨会带着他和林初,坐在院子里乘凉。阿姨会指着月亮上暗影说:“看见那些影子了吗?那是月宫的桂树。树下有一个男人叫吴刚,犯了错,被罚砍树。但那桂树砍了就长,于是,吴刚日复一日,不得停息。”
李净将这有趣的故事告诉李母,可刚说出月亮上的影子是桂树,就被李母打断。几天后,李净收到了李母邮来的科普书,扉页上是李母工整的字迹,“用科学认识世界。”
十七岁那年,李净和奚禾也看过月亮。他们逃了晚修,坐上天台,不过是因为午休时,看了《初恋这件小事》。电影中,小水对着月亮练习告白,模样笨拙又认真。他们看着月亮,漫无边际地聊着未来。
最后,奚禾轻声说了一句,"La luna sapeva tutto, e non ha parlato."但那是句意大利语,李净听不懂,刚想要询问时,班主任已到天台,一脸恨铁不成钢地看着他俩,将他们抓了回去。
二十一岁那年,李净与赵易然也在伦敦樱草山看过月亮。只是那天,赵易然总是心不在焉,频频看向手机,最终还是先行离开。于是,李净独自坐在草地,看着周围人三两成群,也看着那枚月亮。忽然,一名老妇人,坐到李净身边,让李净抽几张塔罗牌。
老妇人看着李净,目光慈爱,"Your future love is gazing at the same moon as you tonight."那时,裴听寂正在高楼天台,斜倚栏杆,思考出路。衬衫袖口随意挽起,指间烟头猩红明灭。他吐出一口烟雾,随意弹了弹烟灰,烟头从指尖滑落,最终被毫不在意地碾灭。
是的,在相同的时间里,人们或许同时望过月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第一学期的成绩被发入邮箱时,李净正在兼职打工下班路上。冥冥之中,他没急着打开,反而抬眼看了一眼月亮,那个时刻——月辉洒在一只精致钢笔上,于是赵易然抬起手上的钢笔,借着月光端详,思考李净是否喜欢这个礼物;手机屏幕被熄灭,奚禾最终还是没有拨出那个电话,坐上了回美国的飞机,云层之上,透过舷窗,月亮尤其明亮;裴听寂终于解决完所有麻烦,得到爷爷认可,他对着月亮点了一支烟,却并没有抽。静静等待火焰蔓延,烟灰跌落......
当李净躲在不知名小乡村,等待死亡时,也望见窗外那轮月亮,那时,裴听寂打碎了酒杯,透过玻璃,与他同时同刻看着同一轮月亮,裴听寂回想起在故居居住的这段时光——夜晚已经有虫鸣,细碎却不停息,缠绵着织成一张网,将夜色收紧。他总爱把李净抵在院角的那棵梨树下,和李净接吻。偶尔风经过,落下一地花瓣。李净抬眼时,眼里就盛着一轮月亮。于是,裴听寂透过李净的眼睛去看月光。
这是他们都偷来的一段时光。
第六天下午,他们收拾了行李,司机开车来接。
李净捡了一朵被风吹落的梨花,压平,夹进了手机壳。
曾映射过月亮的梨花。
来时一切朦朦,走时还是朦朦,一切都不真实,像是一场虚幻梦境。
他们并没有直接回A市。在W市内,裴听寂有一处居所,是23楼和24楼平层。
临着一条辽阔的江,周边十分繁华,夜色中,灯光如银河一般流淌。
“今晚朋友们要来。”裴听寂将李净的指纹录入门锁,语气平淡,“上次你见过的那几个。”
晚饭并不是他们做的,A市最好的酒店派专人上门布菜。侍应生带着白手套,将餐具依次排开。
最先来的是江明秋,穿了机车夹克与破洞牛仔,一身不羁。他朝着李净挑眉,晃了晃手中的车钥匙,笑容促狭,“嫂子,这就是上次阿寂送我的。”然后,从口袋摸出一个礼盒,递给裴听寂,“生日快乐,恭喜你,又老了一岁。”
这时,李净才知道今天是裴听寂的生日。
他在网上搜过裴听寂的生日,并不是今天。他不知道,很多名人在网上的公开资料并不真实。
裴听寂将礼盒随手放在一边,对李净解释,“我不怎么过生日,今年恰好在国内,于是他们商量着要来。我没拦住。”
说话间,陆宴州挽着云亦祯,傅祈宗带着明棠也到了。几人都穿得日常,不像上次西装革履,礼服端庄。
倒真的很像普通朋友的聚会了。
明棠手里拎着一个蛋糕,看起来十分精致,他朝他们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我没什么能送的,就自己做了一个蛋糕。”
他们开始用餐,礼仪还是十分到位,只偶尔能听见杯盏落下的声音。
陆宴州抬手,将云亦祯的一缕碎发捋到耳后,笑着说,“我和亦祯准备六月结婚。”他轻轻摸了一下带在左手无名指的订婚戒指,“在公海,新买了个游艇。无论有什么事,都必须来。”
云亦祯大方优雅,与他们开玩笑,眼睛弯成月牙,“到时候菜捡你们喜欢的做,游戏也挑你们喜欢的玩。”
江明秋故作苦恼地摇了摇头,“唉,看来我这个孤家寡人得加把劲了,争取到时候带个伴儿去,否则被你们笑话。”
餐桌上气氛非常融洽,说的几乎全是一些吃喝玩乐的事,只傅祈宗提了几句,“听寂,我听人说,裴听琪最近和钱家走得很近。你多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