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拿到钥匙之前,关月荷只看过房子的正面,其他墙面和内部什么情况,她心里没数。
房子空置了两个月,一打开,里头到处落满灰尘。
很方正的两间屋子,一进门就是客厅,客厅左手边有个门连接卧室。和自家一样,客厅后头就是厨房。
搭的半间在客厅旁边,其实就是正院和左耳房中间的空地。
卧室里打了炕,正好和灶台是连着的,冬天可就暖和了。还省了买床的钱。
马二嫂再三保证过,房子虽然有些老旧,但墙面和门窗都是结实的。
事实确实如此。但墙面也太埋汰了!
关沧海觉得这不算事,“明天我去换点水泥补补,再刷大白,屋里就亮堂了。待会去买把新锁,把房门的锁给换了。”
江桂英指着外头搭出来的半间道:“外头搭的半间都快四平米了,全用来做洗澡间浪费,隔开两半,做个洗澡间和一个杂物间正好,靠墙那间做洗澡间好排水......”
走一步说几句,都不用关月荷愁,关沧海和江桂英就帮她规划好了房子翻新的事。
关建国叉腰转了一圈,“我去借梯子,角落上头有道缝,家里还有瓦片不?”
“有,在酸菜缸旁边,你再拿几块布......”林玉凤又改口道:“算了,我和你一块儿回去找。”
说完,夫妻俩往外走,各找各的东西去了。
许成才和林思甜也说回家拿扫把、水桶过来,关爱国站着左看右看,最后看向旁边的关月华,“大姐,咱俩干点啥?”
虽然他不爱干活,但大家都忙,只有他闲着,有点尴尬。
关月华呼了一口气,指挥他去把外头半间里堆积的杂物给搬出来。等大嫂拿了不要了的破布过来,挽起袖子开始擦窗台。
才开始忙活,二号院的住户们陆续上门。
先是住在正院的常大爷和赵大妈老两口,这俩人也是二号院的一大爷、一大妈。
在商量好换房的这两月里,关月荷回家的频率大大提高,就是为了了解她以后要常打交道的邻居们都是什么情况。
知己知彼,打骂不慌。
常大爷是汽车厂的六级钳工,赵大妈是废品站的回收员,两儿一女,大儿子拿到了单位分房,带着媳妇孩子住单位房子,大女儿嫁了出去,只有即将高中毕业的小儿子住在家里。
他们家,二号院的第一大户。
常大爷和赵大妈过来打个照面,和关沧海、江桂英唠嗑几句。
第二个来的是住对面右耳房的宋公安爱人,蔡英大姐。他们有俩孩子,大儿子宋西北十岁,小女儿宋西南五岁。
蔡英姐说,俩孩子分别是在西北、西南出生的,名字就这么取了。
关月荷一下就给记住了。
后院的两家邻居看起来都是和气人,人家日子过得好,还都是有工作的,挑事的概率就小。
后罩房住了两家,分别是陈家和康家,都是她老爹的老同事。不然,她一个小姑娘搬过来,人家犯不着当家的两口子过来打招呼。全是看她老爹的面子。
她老爹悄悄地和她道:“就隔一道墙,你有事喊一声,我们就过来了。他们要敢欺负你,看我不给他们削个光头!”
“嗯嗯,我解决不了的再喊老爹你。”关月荷想了想,劝道:“剃光头就算了,小心年底不能评先进。”
先进很重要,他再保持两年,就是连续十年先进了!
嘴巴一闭,不敢说大话了。
前院的邻居也来了。
前院西厢房住的张家,张大爷是汽车厂建厂时招的第一批工人,老资历了,所以被推选做二号院的二大爷。老伴是孔大妈,但她不爱听别人喊她孔大妈,得喊二大妈。
张大爷和二大妈只有俩女儿,大女儿嫁了出去,小女儿张超男今年考进了汽车厂,老两口打算让她以后招赘留家里。
没错,二号院有一大爷一大妈,还有二大爷二大妈。
人比三号院少,管事的居然还多两个!
但关月荷想到前院东厢房的孙家和周家,又觉得前院多个管事大爷管事大妈是应该的。
东厢房第一间住的周家,周大嫂一个寡妇带着三个闺女住。周大嫂本名叫罗桂芳,爱人没了后,她都让别人喊她“周大嫂”,生怕别人觉得她是单身一人而想着给她介绍对象。
周大嫂三个闺女,大的十二岁叫宝玉,剩下两个是双胞胎才六岁,分别叫宝安、宝宁。
东厢房第二间住的孙家,是银杏胡同有名的刺头、赖皮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