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刚一人轻骑前行,日夜兼程,第二日深夜赶到了江州知州府。
是的,魏景辰不在镇北关,而是在袁睿的知州府。
见贺刚一人大半夜风尘仆仆地赶回来,魏景辰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你家大人呢?”
贺刚:“大人好好的,在回来的路上,命我给您送些东西。”
包裹一送上来,魏景辰就闻到了茶香味,“他还给我送茶叶了?哪次不是我给他送?”
因着在马上一路颠簸,龙井茶酥原本规整的圆形有些散架,变得没那么好看,味道上倒是没太大变化。
魏景辰尝了一个,调侃道:“你家大人终于找到会做茶酥的厨子了?”
贺刚耿直地道:“不是厨子,是义妹。”
魏景辰:?
“不是去剿匪吗?怎么还认了个义妹?是我们的四妹?”
贺刚从当日的剿匪说起,说到陶卫风受伤,高热不退,寻找大夫,又说到屠眉百里寻医,在路上与人义结金兰。
原来是关系这么绕的义妹,魏景辰一边啃茶酥一边点头。
贺刚继续说道:“苏姑娘一到,挂了水,陶公子就好了。”
“等等!”魏景辰一头雾水,“你中间是不是跳过了什么?”
贺刚回想了一下,确认没有错漏。
“没有,确实是挂了水就好。”
魏景辰:“什么水?”
这可难倒贺刚了。
苏半夏医治陶卫风的时候不让太多人进去,他就在门口守着,只能听到一点动静,没细看啊。
看他这模样,魏景辰清楚他知道的有限,把目光落在那封信上。
袁睿在信上的描述简略许多,重点是当时的治疗过程,和那些他从未见过的东西,也说明他购买的碘伏、布洛芬、头孢都在运往知州府的路上。
另外,让他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先试试,贺刚随身带着一些。
最后一页半是二次添加上去的,说明苏半夏此人有货物,有眼力,有医术,知进退,还很会抓机会,用了不少溢美之词。
还说要不了多久,他眼馋多年的北狄上等马就能到手了。
最后的最后,袁睿劝他:大哥,此女之才,不可多得,捞她,护她,尽快!
魏景辰反复查看最后几句,确认是袁睿的字迹,没有模仿的痕迹,真的假的?二弟从来没这么夸过人。
“你家大人很欣赏那个苏大夫?”
贺刚诚实地表示:“是的,大人把随身多年的那块麒麟玉给了苏姑娘当见面礼。”
魏景辰大为吃惊:“你家大人不会是对人家姑娘有意吧?”
那块麒麟玉是袁睿当年跟随老师出门游学时祖父所赠,盼望平安归来,也寄予了赞誉。
具有如此意义的麒麟玉,被转送给一个姑娘,他不胡思乱想就怪了。
贺刚摇头:“不会,大人与苏姑娘兄妹相称呢。”
魏景辰:“……”
他想说:有血缘的表兄妹还能成婚呢,不过一个口头上的兄妹,有什么关系?
罢了,贺刚是老实人,不逗他了。
“药呢?”
贺刚送上随身携带的那些,魏景辰一个眼神,身边的护卫就接手了。
“找人试了。”
“是。”
护卫一走,魏景辰拿起了辣椒粉。
辣椒粉是用油纸包裹的,等他一打开,看到这红辣辣的颜色就觉得舌头疼。
“真好吃?”
贺刚:“配肉夹馍好吃。”
大半夜的,魏景辰不想为点口腹之欲折腾厨娘,就先放置一旁。
“你家大人让你连夜赶来,还有别的话要嘱咐吗?”
贺刚点头:“跟着苏姑娘一同回来的一个叫黄涛的衙役说,有人在云家抄家当天找到他,让他在流放路上对云家人下手。”
刹那间,魏景辰的脸色就跟冰封了似的,“找死!”
云家和魏家都是延续百年以上的武将世家,为大景朝鞠躬尽瘁,死了一代又一代人。
云家落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诡异,魏家怎会不在意?
贺刚又道:“黄涛发现同行的其他衙役对云家的态度很暧昧,有人不给粮,有人装作没看见,也有人故意抽鞭子。”
“他摸不准对方到底找了几个人,不敢多照顾云家人,不过云家拿钱托他买药,他照做了。”
魏景辰都给气笑了,白眼狼!
一群被云家人用性命守护才能安然在大后方存活的人,不感恩云家的付出和牺牲就罢了,竟还落井下石!还敢对英雄挥鞭子!
这样的人就该丢到最前线,让他们看看外族的铁蹄是怎么踏破自己的脑袋和胸膛的,下辈子才能学乖点。
“他这么容易就说了?”魏景辰不确定黄涛的说辞中有多少是可信的。
贺刚:“苏姑娘有治心疾的药,黄涛的妹妹心疾严重,多年来一直寻医问药,没有间断过。”
被人抓住软肋了啊,魏景辰暂时选择相信。
“奔波了一路,你先去休息吧。”
贺刚:“是。”
魏景辰单手撑头,手指在桌面上轻点,他在思索苏半夏对镇北军的作用。
苏半夏是半个云家人,对同样镇守边疆的魏家感官应该不会差,不知他亲自下场能否将人拉到魏家阵营,让她全心全意地为魏家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