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秋日里来信 > 第56章 高中(二十)

第56章 高中(二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然,其他科目亦是重点。九门科目的笔记他都抄录两份。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写几遍除去浪费时间,其他的便别无坏处。除此之外,他也是想着用这份笔记,从细枝末节上与沈从意再打好关系。

期末考试前两周,他把所有的笔记打包抱在怀里,沿着走廊一路向东,最后停在十八班的门口。他很少驻足在前门等待,尤其是带着观察目光的等待,他讨厌与陌生人长时间的对视,这会显得他像个小丑。但为了沈从意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他,他没有像往常似的躲在后门,通过陌生人来连接他们。

果然,他刚停留不久,就和在窗边,坐在位置上伸懒腰的沈从意来了个四目对视。

冷不丁的,沈从意特别像个被戳着脚的乌龟,急忙把自己伸展的四肢给收了回去。

麦望安抿着嘴,对着他友好地招招手。

沈从意从教室走出时,视线一直落在麦望安手里抱着的东西上。麦望安了解他,若是他明白的事情,那么他的目光便会移向一旁,停到某处空旷的地方,以此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而随意的模样;若他不理解,那么目光便会一直为某处停留,譬如现在的他。

“这是我整理的各科笔记,”害怕被误以为有炫耀的成分,麦望安急忙添一句,将对方与自己拉在同一层线上,“我们的基础都是一样的,我相信你也一定能看懂它。”

麦望安看着这九本笔记,没有立即接到手,而是说:“你最近成绩下滑得厉害。”

没料到他会这样说的麦望安一愣,反应过来后又笨拙地点点头:“是有点儿……”

“没有一点儿装的成分?”

麦望安自然而然地想到曾经在初中干过的事情:“没有。”

“我听说路将宁其实学习很好。”沈从意抬起手,把这些本子顺到手中,他垂头盯着这些笔记没有抬头,“就只有我有吗?”

“嗯,就写了两份,我一份你一份。”

像从前一样,放学后在小卖铺买两支五毛钱的小蒙牛雪糕,沈从意一支,他一支。

沈从意张了张口,翻滚的喉咙将要说的话都涌上,却还是在猛地一刹那止住。他舔了舔唇,抓紧手中的笔记本,而后又突然像是意识到什么似的,挣扎后主动卸去力道。

“……还有什么事情吗?我回班了。”

凝望着他刚转过去的背影,麦望安突然想起之前宿纯然的话,想都没想喊住了他。

“你……”话堵在口中,麦望安还是选择闭上了嘴。

沈从意因为他未消的尾音而扭头看向他,他却只微笑地望着对方摇摇头。

“进去吧,”他说,“我也回去了。”

此后考前的半月时间,风平浪静。

——

今年的冬天要比往年来得早些,可即便再提前些时候,雪花的踪影也未曾见过。只有凛凛朔风,将校园内光着胳膊的树杈子吹得干巴巴地直叫,空气中干冷干冷的,吹在脸上就像被一层尘土糊住。没有雨雪的滋润与生养,偌大的校园显得尤为衰老与冷清。

这几日的天气总是这样,每次临近考试或者是开学,老天爷就跟开玩笑似的,时时刻刻变着法子折磨人。这种情况在早上最为严重,尤其是不到六点,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学生们陆陆续续离开宿舍,疯狂一夜的寒风就像是发现了出气筒,逮着困顿得睁不开眼皮的学生,就使劲儿往衣服里灌冷风。麦望安不知道吃掉多少黎明前的沙子。

幸运的是,他们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了。

在扣上笔盖的瞬间,期末考试在麦望安这里就算是结束了。他将所有的物品,包括试卷都收拾到敞开的笔袋,独留下一张答题卡放在右上角,等待打铃后后面的人收齐。

他没有检查试卷的习惯,从小到大都没有养成,所以余下的时间,他都在欣赏考场的窗户外面,那棵树上叽叽喳喳的家雀儿。

他想到了无常这只小猫。

冬季是小猫最难熬过的季节,死在冷冬的小猫不计其数。在虎叫的寒风吹来前,他曾与路将宁商量过要将无常如何安置,让无常回村里不现实,无常不会回去,而路将宁也需要它贴身存在。所以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一处安身保暖的地方,暂时收留无常。

学校里存在很多这样的地方,可惜的是不比夏季,在冬季,它们大都紧锁屋门,完全提供不了小猫暖和的环境,来维持生存。但无常不是普通的小猫咪。它是一只具有灵性的小猫,凡是能够见过它的人,只有不被无常认可的人,却没有不喜欢它的人。

就在麦望安他们纠结该如何让无常度过冬天时,无常早已经俘获了宿管阿姨的心。

某天中午,篮球场旁的梧桐树上并未发现按时等待就餐的无常,麦望安与路将宁转悠大半圈也没有从附近找到它。两人揣着惴惴不安的心返回宿舍,竟是看见意想不到的一幕。

监管阿姨和大叔坐在办公室里,笑眯眯地望着正蹲在桌子上面,舔着小碟子里的白花花的牛奶的无常。小家伙在发觉两人时仅仅是像看陌生人一样,扭头看了一眼,丝毫没有任何叛主的愧疚之心,明明路将宁在饮食方面,从来没有缺欠过无常什么东西。

但两人没有拆穿它的小心思,他们巴不得无常能够顺利入住宿舍,好免受冬日寒风的侵袭,也好陪着宿管阿姨,顺便解解闷。

所以不出意外的,无常成功入住宿舍。

无常是两人的小猫这件事情,是宿管阿姨在放假当天才知道的。

那天学生的行李大多数都从宿舍里搬运到楼下,大小不一的包裹与行李箱都拥挤在宿舍外的空地上。男生宿舍不像女生宿舍,有着东侧餐厅遮挡,没有遮挡物的包裹被日出晒得暖洋洋的,正适合宿舍周围畏寒的小动物趴在上面晒太阳。

等考试结束后,两人从教学楼来宿舍搬运行李,无常就老老实实地趴在路将宁用麻袋装着的棉被上。细小的微风吹着它的软毛像春天里无垠的麦浪,尽情地飘动着,偶尔还会像蒲公英一样自在,被吹得到处乱飞。

宿管阿姨打趣说,无常跟他们最亲近。

路将宁也说,正是因为是他们的猫,所以它才会跟他们亲近,旁人都不让近身呢。

这话说的宿管阿姨愿意听,好似除了他们之外,无常就愿意亲近同学口中跟灭绝师太般严厉的宿管。阿姨还发了话,说是以后无常再跟着来学校陪读,就让它来宿舍里。

这就相当于对他们保证,高中三年,在寒冷的冬季,无常是不会愁冻着或饿着了。

不过这小没良心的可不懂人情世故,它吃饱喝足便抬抬屁股走人。

宿管阿姨的喜欢它也给予不了报答,只是在临走前围着她的脚来回走了几圈猫步,随后就麻溜地跳进路将宁敞开拉链的书包里,一心想着找阿嫲。

回去的路上两人像往常一样坐公交。这是麦望安第一次背着这么多行李挤这个人满为患的公交车。以前放假,都是他的母亲与单位请假后开车接他,所以他对挤公交没有任何概念。从上高中后开始坐公交,他发觉这也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尤其是与路将宁一起,再偷偷背着小猫,甚至还能在后排找到空余的两个座位时,他觉得还是蛮有乐趣。

不知不觉,只能在电话里听见的声音来到了眼前,阿嫲的笑容冲击每条视觉神经。

麦望安从不嫌与阿嫲相处的时间多,反而他还觉得不够,所以高中每三周回家一次让他倍感珍惜这段在一起的时光,每次返校当天,不过短短几个小时,他就又会想念。

“哎呦,是衣服穿得多了呢,还是在学校吃得好,所以吃胖了呢?”阿嫲站在远处笑着端详着刚放下行李的孙子,“真好。”

麦望安把棉袄脱下,站在旺盛的炉子旁边烤手:“最近冷我穿得多而已,这才不过半个多月,那样的话我胖得也太快些吧。”

“冬天胖点儿好,胖点儿保暖。”

麦望安抱着猫,咧着嘴,无奈地笑着。

无常跑去学校的事情,麦望安曾在通话的时候与阿嫲提过。由于无常长时间不在家中,又面临寒冬的到来,阿嫲寻它无果,就在电话里与麦望安提起这件事情。她本以为无常跑丢了,话语中满满的自责与无措,竟没想到毛孩子跑去百里之外的学校,跟着两个人陪读去了,可把她给气笑了。不过生气过后还是提心吊胆,唯恐学校有虐猫学生。

借此机会,麦望安就把无常入宿舍的事情说给阿嫲听,这才让她老人家得以安心。

“这小家伙可真有能耐,”阿嫲抚摸着麦望安怀中呼噜噜的猫,笑着说,“这么喜欢四处游荡,真是长本事了。要不过几天出去旅游的时候,把它抱着一起出去看看?”

“小猫坐高铁需要托运,不能随身。”

“哦,那要带着去就很麻烦了。不过以后你们成年后自己学会开车了,就可以把它当家人,载着它自驾游,逛遍天南海北。”

“……”麦望安从来没有告诉过阿嫲,他怕开车。

但这个想法麦望安曾与路将宁说过,以后等他们回到那个世界,就把无常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既然无常好奇心重,那么他们就开车载着它,周游世界,实现自驾游的梦想。

他还是可惜,那个世界没有阿嫲。不过只要这一世阿嫲在这里好好的,就够了。

或许,他想他可以克服这个困难,趁现在活在这里,争取在成年后快一些考出驾照,到时候再载着阿嫲到周边的城市转一转,也算是圆了一个梦。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阿嫲。

“我一个老婆子,待在家里就好。你们小年轻就要多出去逛一逛,长见识。”阿嫲叹了一口气,“我出去看过一次就够了。”

阿嫲说他们去青岛旅游的事情已经提前告诉父母了,而父母因为工作原因,无法陪同,只给打过钱,并让他们外出注意安全。

——

而启程去青岛的那天,是个晴天。

好像万物都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之下,世界金灿灿的,耀得眼睛像是看见夏。且风也不大,流动着的空气扑在脸上不觉得冷,反而有种暖洋洋的舒适感,好像嗅到了春天。

早先本是计划着年前行动,但老人家对一年一次的春节有种变态的执着,他们格外重视这种传统节日,年前两周就开始忙着购置所需用品,以及一些油炸吃货等等,所以压根抽不出时间履行小辈的约定。况且由于过年,春运的问题极其严重,在这个人挤人的时间段外出游玩,实在算是个愚蠢之举。于是祖孙三人就将时间定为年后一周。

此番去青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麦望安去栈桥喂海鸥的愿望,眼下不是旺季,人也不多,所以赏景也不会耽搁太久,便没有制定过多计划。而麦望安又担心无常与路将宁失联太久,导致牵引越发浅淡,于是便缩小了三天的旅程,仅是预订了一夜的酒店。

临下出租车前,麦望安喝了一口水。

这是他第一次坐高铁,与阿嫲这个不出远门的老太太一样,没有任何经验。

从前的他上大学,都是坐流程少的长途汽车,交钱取票后再候车即可,等抵达青岛车站后再打车去大学,来回的步骤都是固定的,习惯之后就更是不愿改变这固有的舒适模式,大学四年都是这么来回往返的,除了浪费时间或者多花点钱,倒是不需要跟什么人打交道。

所以进站后,麦望安放缓了脚步,好奇地打量着大厅内的环境。

这里的装饰与自己头脑中幻想的场景简直是天壤之别,人流量要比想象中的还多,数不清的大小店面都挤满了人影,喧闹得像家附近的菜市场似的。

电子屏上公布着列车信息,麦望安还记得自己的班车信息,可是找来找去,哪怕是过了对应的时间,也没有找到自己的那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