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柠也给了董嬷嬷一巴掌:“大胆!皇陵里埋葬的都是历朝帝后,你哪来的胆子私下议论他们?”
董嬷嬷自觉失言,赶紧捂着脸跪下。
庞嬷嬷在一边说道:“大公主今日好大的威风,奴婢定会将您今日的举动,如实呈报给皇上。”
“呵,你会写密折了不起啊?那你就写吧,写你自己是如何毁坏本公主的藏书,董嬷嬷又是如何对历朝帝后出言不逊。你知不知道,有些书是从文渊阁里借出来的,属于国家财产,就算杀了你都赔不起。”
庞嬷嬷嘴硬道:“那又怎么样?皇上仁慈,还不至于为了几本书要了奴婢的性命。倒是大公主,为了几本书就喊打喊杀的,若是皇上知道了,只怕会大失所望吧。”
萧柠怒极反笑:“你少拿皇上来压我,皇上是本公主的亲生父亲,还轮不到你在这里借他的势!你们两个奴才牙尖嘴利,不守本分,难以担当重任。来人,把她们捆起来,明天送到皇宫里,跟父皇说明原委,让他另派好的嬷嬷过来。”
几个女护卫立刻把庞嬷嬷和董嬷嬷五花大绑。两个嬷嬷还想说什么,女护卫们往她们的嘴里塞了一块布,她们两个就说不出什么话了。
两个嬷嬷被带到了护卫们的房间,看管起来。
萧柠连夜写了一封信,信上把庞嬷嬷毁书的事写清楚了,并说董嬷嬷有同谋之嫌,而且竟敢妄议先帝先后,所以把两位嬷嬷一并送回宫来,请父皇处置。
另外,请父皇从温妃宫里选两位嬷嬷来监督她祈福,因为温妃宫里的下人都谨慎妥帖,断然不会出错。
同时,萧柠还在信中表达了对贵妃的感激,说贵妃派两位嬷嬷照顾她,本是好意,但两位嬷嬷自行其是,犯下大错,辜负贵妃的心意,应当严惩,但请父皇不要迁怒于贵妃。
最后,萧柠表达了对皇帝的思念之情,但为了祈福,她不得不跟皇帝分开。她会照顾好自己,请父皇勿念。
信写好后,萧柠把信交给了鸾音,让她明日把信一并交给皇帝。
第二天,皇帝就看见庞嬷嬷和董嬷嬷在宫门口跪着,几名女护卫押着她们。
鸾音说明了原委,并把萧柠的书信给皇帝看。
皇帝看完信后勃然大怒,吩咐把庞嬷嬷和董嬷嬷各打二十大板,贬入辛者库为奴。
至于庞嬷嬷损坏文渊阁书籍所造成的损失。就从庞嬷嬷的存款和月银里扣。
接着,皇帝对鸾音道:“朕相信公主会认真祈福,就不必派人监督了。请你回去转告公主,让她自己照顾好自己。”
鸾音行礼道:“是。”
很快,女护卫们就回去了。
靳贵妃得知庞嬷嬷和董嬷嬷被送了回来,赶紧到御书房,打算保下这两位嬷嬷。
但她来晚了一步,两位嬷嬷已经受完刑,被带到辛者库了。
靳贵妃又惊又怒,但不敢发作。以前皇帝从来不会用这般雷霆手段处置她宫里的下人。
靳贵妃试探着问道:“皇上,您为何对那两位嬷嬷如此生气?”
皇帝把书信递给她:“你自己看吧。”
看了萧柠的信,靳贵妃有些生气,但又找不到理由发作。因为这封信写得滴水不漏。并没有说靳贵妃的坏话,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两位嬷嬷身上,并且请求皇帝不要迁怒于靳贵妃。
这样,萧柠既能在皇上面前留下温和懂事的印象,又能处置两位嬷嬷,可谓是一箭双雕。
靳贵妃觉得,自己还是太低估了萧柠。她的手越握越紧,把那封信捏成了一团皱巴巴的纸,仿佛把这张纸当成了萧柠。
接着她马上沉住气,对皇帝笑道:“皇上,既然庞嬷嬷和董嬷嬷不好,嫔妾另外派两位嬷嬷去照顾大公主吧。”
“不用了,大公主已经祈福很多天了,每天都没有出错。以后只会越来越熟练,不需要再找人监督了。大公主非常自律,会好好祈福的。”
靳贵妃咬牙道:“是。那是嫔妾多虑了,就依皇上的意思吧。”
——————
皇帝没有再派嬷嬷过来,萧柠过得轻松多了,每天都按部就班地祈福、做家务、吃饭。
只是,她想读书,却不那么方便了。
大部分跟科举有关的书都已经被庞嬷嬷给毁了,剩下的几本没毁的都是无关紧要的闲书。
萧柠有些着急,更多的是心痛。尤其是太傅给她的那本《西蜀策论集》,非常珍贵,但现在也看不了了。
护卫们说可以帮她去买书,但是萧柠所需要的书,大部分都是市面上买不到的。因此,她便婉拒了护卫们的好意。
几天后,草庐里来了一个客人——萧玉蟾。
萧柠见到萧玉蟾,喜出望外,握着她的手,笑道:“玉婵,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你。听说你的书全都被水淹了?”
“可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