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也是啊。你想想萧柠的食邑和永业田,还有各种珠宝、财产,哪一样比得过你?她母亲就算被追封了,也只是个妃,你母亲可是贵妃,而且还活着,岂不是比她强?”
“可是,她分走了父皇的关注……”
“这有什么?你父皇最喜欢的公主,始终还是你。对于萧柠,他不过是偶尔想起来才会去看看罢了,就跟养了只宠物没差别。”
这时,一只白猫跳上贵妃的大腿,贵妃随手摸了几下,道:“母妃养了这只猫,你会介意吗?”
“当然不会,但萧柠不是猫。我听说,她搬去跟温妃同住了,而且还要参加接下来的童生考试,搞不懂她到底想干什么。”
靳贵妃道:“温妃不能生育,收养一个成年公主有什么用?过不了多久,萧柠就嫁出去了,温妃照样膝下空虚。萧柠觉得跟温妃搞好关系,就能借到多少势?温妃母家式微,根本不值一提。
至于参加什么童生考试,估计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学吧。她已到婚龄,做这种事,不过是为了抬高自己,好选一个更好的夫婿罢了。”
萧梦苒道:“那她可真够有心机的。”
“怕什么?有母妃在,她一辈子也越不过你去。如果她算计到你头上,母妃自然会出手教训她。不过依我看,她还没这个胆子。”
“母妃,我也想去参加童生考试。”
“你的学问有几斤几两,自己不知道吗?你要是去了,被萧柠比下去,只怕又要生气了。”
“那好吧,我不去了。”
——
两天后,温妃弄来了以前童生考试的一些试题,给萧柠参考。
童生二字,听着好像年龄不大的样子,实际上读书人要取得童生资格,也是很不容易的。
读书人要通过县试、府试两个阶段的考核,每一次考核都要考四五场,光是考试耗费的时间就在五六日到十几日之间。
两场考试都通过了,才能称为童生。
萧柠首先要参加的是县试。
县试,在各个县举行,由县令担任主考官。
萧柠是公主,户籍自然在京城,所以只需到京城下辖的任意一个县参加考试即可。
京城一共由四个县组成:德县、玉县、青松县、曲水县。
其中曲水县的县衙距离皇宫最近,所以萧柠决定在曲水县参加考试。
考试一共有五场,主要内容有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等。
每一场考试结束,立即批卷,通过者才能参加下一场考试。
五场考试全部通过,才能有参加府试的资格。
府试全部通过,才是童生。
当然,如果能取得县试的第一名(案首),就可以越过府试,直接成为秀才。
不过,萧柠对此不抱希望。
她从小就不是按照科举的方式培养的,虽然经常看书,但在科举考试上的训练几乎没有,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清楚各场考试的格式、规则,答卷的时候不出错,就已经不容易了。
她只希望自己能顺利通过考试,至于考到案首,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她还是一步一步来吧。
萧柠看了看往年的试题和优秀学生的答卷,觉得这个考试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
之前她觉得,凭她的才学,通过童生考试问题不大。
但现在看来不是这样,她必须花十二分的精力去学习。
一篇文章的起承转合都要合乎规范,而且要言之有物,又要跟四书五经相关。
而且,有的考试还会让你现场作诗一首,甚至还要写一段赋文或骈文。
这很考验文学积累,还要有急才。
萧柠以前也自己作过诗词,但都是慢悠悠地作,一首诗可能会想一两天才完成。
按照这个速度,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她要恶补。
同时,她还需要一名熟悉科举的老师。
宫中有一个宫殿,名叫宗学堂,是专门给皇子、宗室子弟们读书的场所。
教他们的人,通常是朝廷重臣、翰林学士,基本上都是科举出身。
萧柠觉得,如果自己去宗学堂,问问师傅们,也许他们会给自己一些指导。
宗学堂一般只有男性皇族过去读书,公主、县主们基本上是不去的。
因为宗室子弟们要为国效力,将来要做官,自然要多学一点知识。但对宗室女,则无此要求。
所以,宗室女如果不是特别爱学习的话,基本上都会浪掷光阴,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比如刺绣、喝茶、聊天等等。
有的宗室女,甚至连《三字经》《千字文》都认不全。
现在天色还早,皇子和宗室子弟们应该还在宗学堂学习,萧柠便想过去看看。
她带上几本书和一些生活用品,鼓起勇气朝宗学堂走去。
半个时辰后,她到了宗学堂。
里面传来郎朗的读书声,让萧柠十分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