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太子妃社畜日常 > 第57章 打工第五十七天

第57章 打工第五十七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些没有参与的商户,看来是要亏一整日的本,他们的店前没有一人光顾。

“眼下昭国正闹饥荒,尔等应是清楚的,我请各位到此,无非是出于私心……不想看着外头的百姓们受苦。”

“姑娘何出此言?”

“我知晓京中的许多商户都已经知晓消息,今年是饥荒灾年,西陲旱情、江南水患,百姓们颗粒无收。眼下京中难得有人屯了一些粮食,但是他们竟然想要哄抬粮价,国难当头,谁又能真的做到独善其身?我希望各位掌柜能与我齐心抗灾。”

赵嘉月明白昭国的金融危机要来了。

可是——

国中竟然有人妄图“炒菜”、“炒米”,想要从中牟取暴利,这属实是一桩荒唐无稽的事,最终苦的不会是权贵,只有底层贫苦的百姓和戍边的将士。

而这国难财一旦结束,耗尽了昭国的粮食,那么昭国的百姓们只能等死。

蚕食底层,再往商贾,最后士族。

赵嘉月明白只有将粮食给到百姓、将士,举国一心将原有的市场维衡住,他们才有能力在诸国中立足,不会轻易被他国盯上,这般他们才有互市的条件。

只有互市,才能解国中的燃眉之急。

“可是——”

商户们听懂了赵嘉月的意思,不过他们也知晓物以稀为贵,这粮食本就不富足,那么自然是要将价格炒上去的。

难道一直按照往日卖?

可是卖光的那日呢?

一个妇人之言,想的太简单了。

“粮食可卖的金贵,但是别的呢?若是有一物变贵了,那么必然会损到别的商业,你们可知晓长江以南到京城,这几月间关停了多少酒楼、布店?”

“可是我们又能做到什么?”

“我想借各位之力,维衡住京中的市价,今日我将会拿出揽月阁一半的盈钱搭棚施粥……救济灾患,请各位掌柜们届时助我一臂之力。”

“贾二姑娘能有如此胸怀,我等定然鼎力相助,今后你有需要我等出力的时候,开口知会一声便好。”

面前一张张和蔼的脸庞朝着赵嘉月笑着道,赵嘉月朝着众人作了个揖,“我希望大家在朝廷购置军衣、施粥搭棚时,依旧按照往日的银钱……莫要抬价。”

“这是自当的。”

一群人朝着赵嘉月回礼,“我等生是昭国人,自当是为国尽忠,绝不会在此时群起而轰,闹得百姓、军人受苦。”

赵嘉月抬眸看向窗外,想到那一年在兰城见到了那些将士们,他们穿的单薄、吃的可怜,她盼着这一次众人不要受苦。

那一年也是个灾年。

听闻蝗虫肆虐,吃掉了不少庄稼。

当时——

她在杨家军的伙房里,看见几十个米缸里头凑不出几粒米,而且还混着很多的沙石,偏偏这些事杨太尉上报无门。

赵嘉月回了京城后,朝着昭帝忍不住的抱怨,“杨伯伯那里的伙食可真差,连粒米都没有的……而且好多沙子,他们喝水怎么喝的饱?”

昭帝得知事情后,翌日处斩了送粮官与当时的户部尚书。

这桩事,京城里的人都有耳闻。

赵嘉月也是因此,见不得任何人想要在国难当头时,还想着赚国人一笔。

国将不国,民将不民。

届时还有什么意思呢?

只有合起来共同抵抗灾年,他们才能在这个时候博得一线生机,不能让逃荒的百姓们苦苦的饿死在这个天灾年里。

·

临近戌时。

揽月阁的店员在店铺前挂起了灯笼,此时有人一把扯下罩在柱子上的横幅。

上头赫然写着:

太子甄选五星商铺。

齐力为募集善款举办长安夜宴。

与此同时,有人看见长安街上有辇子正要过来,待看清了辇子上的人后,忍不住的惊呼道:“是清河长公主?”

众人侧开了身位,给长公主的辇子让位置,百姓们面面相觑:“揽月阁竟然请得起这般的大人物?”

可是——

还没有惊诧半会儿。

身旁又有小厮高声喊道:

“定安王府到。”

“汝阳王府到。”

“齐桓公府到。”

“定远侯府到。”

“……”

一群人听着小厮的声音,惊得嘴巴大张,“怕是前几日的中秋宴,都没有这般多的人,这揽月阁幕后之人到底是谁?”

金娘子出门招呼时,也是愣住了,她蹙着眉头,朝着身旁的店员道:“乖乖!我只知晓有大人物要来,也没有想过是这些人……”

眼下有人主动上前,笑看向金娘子时,一双桃花眼里满是笑意:“如此隆重的请本王来,你们揽月阁当真好排面?”

呵——

男人冷哼了一声。

金娘子明显察觉到不妙,许是“贾二姑娘”在外头吹嘘的过头了?眼下惹到这几位主子,可不是好事。

京中最怕“王见王”,若是哪里做的不周到?等下这几位主子干起架……

而且还是这么多主子?

金娘子差点昏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