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按理说这伤筋动骨一百天,需要好好养着,但也不知是那块玉真有什么奇效,还是史氏好药一个劲儿的堆,反正半个月的功夫,他身上的伤就养好了。
这还是每天有一大堆人两次问候的情况下。
“表哥果真是福泽深厚。”眼尾瞥到一双鞋子,宋棠棠背对着亭子,同黛玉说:“我瞧着你最近也好了不少。”
黛玉点头:“药膳吃着,大夫隔几日的就把脉看着,身子怎么能不好?”
她说完,眉眼有些忧虑:宝玉挨打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往常伤势没这般重,可也要养个数月,现如今半月就好了,可见姐姐的福气被分润了不少。
又想到自己的身子,黛玉就叹口气:“宝玉既然好了,咱们就不必日日过去了,林嬷嬷说的男女大防我都记着呢。”
隐没在树后的那双脚又退了回去,不一会儿,就往荣庆堂的方向去。
此时王夫人正在跟史氏说着金陵那边的事,听到小丫头的话后,她摆摆手,皱眉看向史氏:“老太太,这才半月,若是不来了,那宝玉?”
史氏想了一会儿,说:“这样,孩子们都是有孝心的,每日早上给我这个老婆子请安就是了。”
请安后,顺理成章的留下一道用早膳,再合适不过的借口了。
谁知王夫人听了这话,一口气又堵在了喉咙眼:我的宝玉还没养好,大冷天给你请安?我看你是老糊涂了!
深吸口气,她勉强挤出一抹笑:“体虚之人最怕见风了,二外甥女自来体弱,若是吃着了风,大外甥女难免担忧,那这福气分给谁了,还真不好说。”
头前还有扬州那边来信,说是自打两个姑娘上京,林姑爷的身子又不利索了,可见离得远了,福气就没了。
可王夫人再是觉得自家儿子是个宝,也知道人家姐妹之间,肯定比表兄妹的要亲近。
史氏听了她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那就半下午的,叫孩子们都来荣庆堂这边吧。”
-
听了消息的宋棠棠:“……”
那永动机半个月就不能提供死气了,我疯了我才每天下午去哄你!
她是个比较现实的人,所以咳嗽了好几声,又用手在黛玉的背后拧了一把,疼得后者眼睛一红,抽咽了一下:“姐姐!”
宋棠棠心疼的给她顺着后背,而后一脸歉意的看着亲自过来的鸳鸯:“倒不是我们姐妹不想给老太太尽孝,实在是我在扬州就知道老太太疼妹妹甚多,偏这冬日里她出门就不舒坦……”
说着,她叹口气:“表哥有事,姐妹探望是应该,可这半个月也不知怎么回事,我老觉得心口闷闷的,害得妹妹担忧的日日哭泣……”
鸳鸯一听,心底就是一跳:自来人的福气就是有定数的,可见用得多了,定会损了自身!
这般一想,鸳鸯不敢再耽搁,赶忙去了荣庆堂回话。
正在等消息的王夫人:“……”
这才半个月就没用了?
她心中暗道晦气,又有周瑞家的进来:“二太太,下头今日采买了不少新鲜的鲈鱼,棠音院那边也送几尾?”
王夫人气不顺:“送什么送!随便弄点糊弄得了!”
所以当宋棠棠正和黛玉做着鸡毛毽子的时候,王嬷嬷掀了帘子进来:“大姑娘,大厨房那边给送了几尾鲫鱼过来,还是死的。”
黛玉:“……”
宋棠棠:“……”
这才第一天不去,待遇就直线下降了?
算了,好歹吃了人家半个月的肥鸡大鸭子呢,她摆摆手:“叫小厨房的看着处理了吧。”
黛玉臊得脸通红:“姐姐,咱们待会儿出去逛逛,再给林管家传信,让买了鲜鱼回来!”
宋棠棠照旧扎着鸡毛毽子:“你脸红什么,现实就现实吧,我也挺现实的。”
贾宝玉不能提供死气,她不也立马不去了吗?
“走,咱们在廊下试试,那里叫林嬷嬷她们围起来了,透气又不冷。”
黛玉只能搓了搓脸,压下这股亲舅妈是个势利眼的羞耻感。
好在运动能放松身心,没一会儿,属于小女孩的清脆笑声便不断的传了出来、
隔壁。
平儿探出头瞧了瞧:“这是棠音院那边?”
院子里扫雪的小丫头说:“方才我从那儿过,听那边的声音,说是二位郡主在踢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