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叔更是亲自照料未来女婿,把原本看着年纪有些大的谢迁里里外外一收拾,老君家懵了。
不是,你这小伙子真愿意娶他们家六丫头?当正妻?确定吗?认真的?
原来满脸胡渣憔悴的谢迁收拾完大家才发现,这小伙子不但年岁远低于他们的想象,近三十岁立刻变成了二十岁刚出头的样子,五官也很是精致俊朗,特别是那一双桃花眼笑意盈盈的,看得人脸红心跳。
谢迁,二十一岁,京城人士,家中有父亲,母亲和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小有家资,舅家是京城一个小官。
“不好隐瞒诸位,在下之前曾定过两桩亲事,但都因未婚妻不幸过世而作罢,外头也隐隐有克妻的名声,若是贵府介意此事,那便当在下唐突了。”谢迁面带忧伤,桃花眼里是隐忍和委屈,看得人心中怜惜。
围观的君柒:这位怎么给她一种段位很高的感觉?
“这……”没想到还有这内情,君梁和李氏面露诧异但又觉得十分合理。
如若没有这种名声,对方如何会娶他们家的姑娘?
虽然老君家对姑娘们给予厚望,但是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单单谢迁自己能在鸿远镖局就足以证明他的能力,一点不比那些可能此生都无法再进一步的秀才们差,更别说他自家还小有家资,舅舅更是不得了,居然在京都做官。
至于舅舅的官是大是小老君家根本不在意,只要想到君瑠能嫁到京都,以后也是皇城根下的人了,那就已经很激动了。
不过重要的还是要六丫头愿意,不然结亲反倒成了结仇。
“小六啊……”君梁和李氏没有出声,方氏是最激动的,她听了谢迁的话原本的惊喜变成了忐忑,左右为难之下只好看向女儿,让君瑠自己做决定。
“谢大哥放心,我们老君家是耕读人家,讲信誉明事理,不信那些鬼怪蛇神的东西。”君瑠这样一说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两个月前,还领着儿媳妇和孙女去看大仙的李氏点点头:“是呀,我们家不信这个的,生死有命,她们自己福薄怎么能怨怪他人?”
咱老百姓的信仰就是这么灵活自如。
“对对对,这是迁怒,这是不对的!”方氏也跟着立刻点头,完了还同情自家未来女婿,“好孩子可苦了你了,平白受这污名所累。”
“多谢诸位长辈愿意相信小子。”别说,尽管知道老君家人都是为了自家姑娘,但谢迁心里也难免有所触动。
想来这才是正常的亲人之间的相处吧。
他想起自己那个家,眼眸中闪过一丝冷光,又在一瞬间收敛了下去,对着老君家一众人拱手:“既然如此,在下便书信一封告知家中此事,请家中长辈前来提亲。”
“好,好好好。”君梁满脸笑容,转头对着小儿子道,“你自己的女婿定要好好照顾啊。”
“爹放心,儿子晓得的。”老四君承永用力点头,脸上的笑意根本止不住。
“好了,大家都散了吧,让谢家小子好好休息也好早日康复。”君梁发话了,大家伙子就都散了,君柒匆匆赶来围观了一波,也没能和事件主人公君瑠搭上话,最后转身去和爷奶姐弟们打了招呼就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后君柒安慰了有些担心的翠兰嫂子,说是家里给六堂姐选新的定亲对象,找她去看看并没有别的事情。
实在是之前君仲贵神色有些难看,翠兰嫂子不知道老君家出了啥事儿,周家母子又都不在,万一要是君柒这个弟妹回了娘家有了啥差错,可让她怎么交代?
见到君柒神色还算不错的回来,又听了她的亲自解释翠兰嫂子终于安心了。
君柒见翠兰嫂子安心干自己的活了,转身一头扎进房间,一阵翻箱倒柜,花样,布料,绣架,开搞!
先把六堂姐的红盖头绣出来,当然红色嫁衣也可以来一套,只不过可能没那么多绣花,至于为什么和当初说好的不一样呢?
这不是她有钱了嘛,给姐姐们一人添上一二两银子缝一套嫁衣肯定没问题。
想想六堂姐这亲事来得如此突然,再想想还有没定下的另外四位堂姐,君柒觉得自己得加快手脚,不然姐姐们一股脑定下婚事,前后成亲,她岂不是要绣到手指打结?
而且她要先搞嫁衣,等绣完了主体,剩下的就送回去让姐姐们自己弄,就和自己当初成匆忙制作嫁衣的时候一样。
红盖头也可以如此,主体还是她来绣,锁边挂绳绑福结这类就交给姐姐们自己做,这样也符合当下姑娘家自己绣嫁衣的传统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