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打到上京去 > 第17章 章十七

第17章 章十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行军司马听闻刺史的这一通详尽分析,十分惭愧,作为司马,本应为刺史协理及规划军务,原是他见刺史忧虑铭县,久未得好眠,过于着急才出此下策。

“刺史分析的有理,是下官欠考虑了,不知在座诸位这几日可有何新的计策?”

其余诸将也为此忧虑许久,这些武将之流颇有些暴躁,拍着大腿群情激昂,有说利用风势火烧城得了;还有说管他三七二十一,硬碰硬痛痛快快打那狗/日/的丹部......

恒家一众依旧是个聆听角色,若有身旁人询问就学那参军模糊不清地附和两句。

上首魏怀明半阖的双目突得睁大,脑中精光闪过,继而抬手压住底下议论之声,正色道。

“或否夜间袭击,派一支先锋队伍,夜袭一处薄弱城门,如同当时洪县那般,待先锋队伍入城,再从城内打开城门,策应大部队,趁夜色一道杀进去,打的丹部措手不及。”

参军闻言眸子一转,大喜道:“可!”

行军司马接着便道。

“若是如此,可选一支五百人的先锋队攀墙进城,再派一支一千人的队伍候守在城外近处随时支援,大部队则掩在最后方伺机而动。”

其余诸将俱是点头,目前也无更好计策,只得用此策一试。

若成,则是以少胜多的精彩战役;若败,也将损失降到了最小,保留住军队实力。

故而刺史便定下夜袭铭县战术,接下来就是选定夜袭时机及先锋队士兵、具体战术。

正式行军打仗,就不是当初恒家攻打洪县那般随意选定出发时间,而是需刺史私人谋士细观天象,选出一个顺应本方进军方向地风向时机,且气候平和地夜晚,待他掐指算过,便将时间定在四日之后。

刺史下令,先锋军五百人由卢屹言负责带队,恒安则为副手,卢昭阳担心自己兄弟,主动向刺史提出加入先锋队。

先锋军均是各队精锐,战场之上决不可退缩不前,需有必胜决心,虽死不悔。

魏怀明于校场之上向先锋队的五百人承诺,成功突破丹部城门者可受丰厚赏赐;第一位打开城门者可直升三阶;若死即为一等烈士,朝廷会将抚恤金送至家乡。

继而话锋一转,为夜袭攀墙便利,所有先锋军都不得佩戴铠甲,仅着戎衣,故比在战场冲杀更为危险。

战前鼓舞过气势,便是让先锋队各自回去留下遗书,以留作日后念想。

卢家兄弟的亲人不在军营之内,便将写下的遗书留给恒木,若有不测就由恒木日后代他们转交。

恒安不同,他的父亲就在军营内,他面朝恒木跪下,嘭嘭嘭!掷地有声磕下三个头,以示尽孝。

恒峥、恒森、恒景几人也来到恒木帐中,与他们话别。

恒家自决定入伍那日便做好牺牲的准备,镖局爷们从不是磨磨唧唧地性子,只简单交握手掌,传递彼此的情感,互道一声。

“保重。”

余下时间便是增强战力,先锋队士兵之间实践对打,提高绳索攀爬速度。

此番夜袭将运用简易梯子及绳索,不会动用云梯这类大的物件,避免计划败露。

卢屹言作为主将还需安排先锋队士兵具体站位,因而他身先士卒自己排在攀墙首列,最为危险之位。

卢昭阳也想去到首列,但卢屹言坚决不同意,将人安排在了靠后较为安全地位置。

卢屹言没有真正上过战场打过外敌,洪县打山匪对于镖师不过是小打小闹,虽刺史计划称得上周密,但他依旧有些底气不足。

卢屹言终是放心不下,将夜袭计划的每一个环节私下里与恒峥说过一回,希望表哥能帮他把把关,可恒峥听罢自觉无甚遗漏之处,只拍拍卢屹言的肩,让他放手执行便可,但需谨记,保住性命,命在,一切都在。

出发前一日,恒峥去了刺史大帐一趟,再出来时带着手下士兵抬上一桶斗大地菜籽油到了先锋队的校场。

让卢屹言将明日要用的麻绳都收上来,通通放入菜籽油桶中,合上盖板浸泡一夜,可以增强麻绳的韧性,不易断也不易砍。

此法还是恒峥以往在祖父的藏书中偶然看到的,这是他第一回尝试,希望在天之灵的祖父能保佑子孙,此战必胜。

出发当日,先锋队中共有六位原属于恒通镖局的镖师,俱都前来拜别过恒家一众,恒木一一拍了拍肩膀,叮嘱他们定要平安归来。

是夜,因丹部长居草原部落而并非如汉人一般修筑城池,故而也不擅利用铭县城墙外的各类防御设施,卢屹言带领先锋队十分顺利且迅猛地越过护城壕沟,转眼便到城墙之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