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箴然在共育中心的时候,就是一个不擅长与人交流的孩子。
每天常常看着远处,安安静静地发呆,别的小孩也大多不愿意和她一起玩。因为她总是不爱讲话,偶尔尝试和她讲两句,秦箴然也只会红着脸结结巴巴地讲着难以理解的内容。渐渐地,同龄的孩子们觉得她没意思,便不再不找她玩了。
秦箴然其实是知道的,有时候他们还会私底下说她是“小弱智”。
最开始,秦箴然也伤心过,后来她对自己说,她其实不太在乎这些的,因为她也不想搭理他们。慢慢地,秦箴然好像真的不再在意别人对她的疏远,自己一个人玩就好了。
秦箴然知道自己的基因是谁给的,她真正的双亲每年都会来看自己一眼。
互相的聊天也非常程序化,大致上就是关心一下她有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有没有遇到过什么不好的事情,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仿佛是机器人回访,然后跟着步骤一步步地问完。每一次的问题甚至都没有什么不同。秦箴然有时候觉得,他们只是想表示自己还是记得有过这么一个孩子的。
秦箴然的双亲既不是情侣,更没有婚姻关系,只是随着年纪增长,觉得应该为社会贡献卵子和精子,然后便去了生育中心测了基因,刚好基因匹配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便同意使用人工子宫了。
也许自己不是他们唯一的孩子。毕竟按照人口最佳生育模型来看,他们应该还拥有一个孩子才合理。
两人的性格都比较冷淡,和秦箴然讲过最温情的和最负责的一句话,大概是秦箴然快大学毕业的时候,两人难得一起过来,说以后如果有什么困难,随时找他们,还分别给了秦箴然最新的联系方式。
秦箴然认真地把联系方式存了起来,但从来没有联系过他们。
老林对秦箴然说过,知恩图报很重要。尽管双亲和秦箴然并没有什么感情,但是他们偶尔也为她付出额外的金钱和时间,因此秦箴然也计划着,等他们老了后,她可以去联系他们,需要的话,也会偶尔尽力帮一下忙。
这就是秦箴然和自己双亲的全部联系了。
在秦箴然心里,老林才是她真正的妈妈。很长时间里,也是秦箴然唯一的朋友。
老林是共育中心里其中一位常驻老师,做事利索有条理。
老林最开始其实是因为看不惯小秦箴然那磨磨蹭蹭,稀里糊涂的性子,才给了秦箴然额外的的关注。后来关注多了,又渐渐生出了几分耐心和真心。
大概因为这样,虽然秦箴然不爱说话,却爱跟在老林屁股后面,因为跟着老林,很多问题慢慢就有了解决方法。秦箴然跟久了,老林不知不觉也对背后的小尾巴从不得已的一点关注,变成真正的关心。
这些是后来老林和秦箴然讲的,都是秦箴然很小的时候发生的事情了,秦箴然其实并不记得多少。对于秦箴然而言,她只记得自己好像从有记忆开始,就一直和老林混在一起。
开心了,就跑去和老林没头没脑地分享两句。不开心了,就撅着嘴去抱着老林,暗自生闷气。
秦箴然学会写字后,就爱写点东西。那时候秦箴然还对自己的未来懵懵懂懂的,但是和她讲话的人少,她就爱在本子上写点什么,可能是一些没有边际的感觉,有时也有些莫名其妙的幻想情节。
秦箴然有时候会给老林分享自己写的东西,老林总会认认真真地看完,然后对秦箴然说:“我家的小箴然写得可真好!说不定以后能当个作家呢。”
真是搞笑,老林一个纯理科生的,还来评价自己文章写得好不好。而且老林对秦箴然不小心透露过,当年她那语文考得呀,差点及不了格,完全是靠着理科成绩力挽狂澜。秦箴然一边想一边默默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秦箴然自己不肯承认的是,其实她内心也有几分被肯定地窃喜。但也就是那样一点情绪起伏了,秦箴然也没真把这些话放在心上,毕竟自己哪可能当什么作家呢?
秦箴然上了大学,老林年纪也大了,身上的小毛病也变成大毛病了。等秦箴然毕业没两个月,老林就去世了。
秦箴然那段时间,也没心情去找工作,安静又茫然地呆在家里好几个星期。她再也找不到可以抱着生闷气的人了。老林是个很有计划性的人,也乐意给秦箴然做安排。
秦箴然本来还打算毕业后,问问老林自己应该何去何从。
秦箴然打小就是个没规划的人,做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总是没个长久,未来方向更是一团浆糊。
可是能给她规划的人,已经不在了。
秦箴然在家里混混沌沌的,这时候才想起老林说过自己可以当个作家。当年觉得很好笑,现在却突然像火苗似的,一下又一下地,烧着她的心窝。
秦箴然茫然地想着,也不是不可以。当个作家吧。
于是秦箴然开始搬到偏远地区,开始尝试创作和投稿,后来还真的侥幸赚了点钱,于是她便一直写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