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像不太支持你太太,对吧?”
黄教授突然问了一句。
刘泽恒不知道怎么回答,妻子曾经因为他长期冷落患上轻微抑郁症。他得知后,鼓励她多跟外面的世界接触,他支持她去学画画。
她失忆前美术基础不错,前段时间让她重拾学习,很快恢复原来的水平。
他已经为她的未来铺好路了,学有所成的时候,给她开一家画廊或者是美术培训班。
这两种选择既得到一定的社交,又能兼顾家庭,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
但是筱怡没有选他给出的选择,她说参加高考,要上大学。
一个将近三十岁的女人,要跟一群零零后上大学!
如果这件事成了新闻,那一定是正面的,鼓励普通人无论多少岁都可以自我增值。
但是,他和筱怡年纪不小了,父母也老了,他们应该要一个小孩,而不是跑去读大学去追梦。
筱怡不懂,她失忆了,记忆停留在二十岁休学的时候。
她的想法很幼稚,很不成熟。
现在的她,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愿意听他的安排。
刘泽恒沉默了一阵,最终没有说话。
是的,他不支持筱怡读大学;
但是,这种话,他说不出口。
他怕限制她选择、否认她理想,会对她造成伤害。
这些话,不能说。
他不能再丢失她了。
想起她堕江失踪的日子,他横尸走肉的日子……
但是他不想她脱离自己的计划范围。
*
复读机构,从早上八点上课到下午五点,学生们一直在教室里学习学习……
枯燥无味的日子,只能靠着飘渺的梦想支撑着,不然真的不知道怎么支持下去。
筱怡学习很认真,进步很快,复读班的老师经常表扬她,让学生们向她学习。
她怪不好意思的。
其实也很后悔,当年总是围着泽恒转,没有用心好好地学习考上好的大学。
上大学后,因为吃醋跟泽恒发生关系,她又不懂避孕这方面,怀了孩子不得不休学,后来肚子的孩子摔没了……
她听父母说,后来她退学了,跟泽恒结婚以后,一直在家做全职太太。
她年轻的时候,过得真一塌糊涂。
要是当初稍微在乎自己的事情,不至于跟小十岁的零零后一起学习参加高考。
算了,过去的事情过去了。
二十八岁去上大学,也不晚,如果她能活到八十岁,往后余生还有五十二年呢。
未来精彩的生活,都在等着她。
复读班放学后,学生们陆续离开培训室,筱怡碰到前来接女儿放学的黄教授。
黄教授接到女儿后,见到筱怡,打了一声招呼:“刘太太。”
筱怡回应:“黄教授,来接女儿放学了。”
“是啊!”黄教授接着说:“我听敏芝说你在班里进步很大,加油,努力考上青阳大学!”
其实黄教授不知道她的志愿高校是哪一所,他觉得青阳大学是省内一等一高校,而且刘泽恒在学校里当老师,作为妻子的筱怡,第一志愿多半是青阳大学。
筱怡笑了笑,道谢:“谢谢,承你贵言。”
青阳大学和复读培训班,以家为中心点,是相反的方向。
筱怡没让泽恒来接人放学,自己乘搭地铁回家。
自从她去复读班以后,每天下午五点放学,她和泽恒差不多在六点左右到家。
家里条件算不错,泽恒早几年卖专利赚了很多钱,足够他们一辈子衣食无忧。他们经济情况允许他们请保姆打扫卫生和做饭,以前筱怡没工作很闲,包揽了家里的家务。
现在她去复读班,没有这么多时间打理家里的事情,现在泽恒请了一个钟点工上门做日常清洁和做饭。
吃完晚饭后,筱怡在书房学习,泽恒去洗碗和洗晾衣服,忙到九点半才停下来。
他热了一杯牛奶拿去书房,放在书桌上:“来,喝牛奶。”
见妻子对着习题本挠挠头,问道:“不会做?”
“嗯。”筱怡点点头。
“我看看,你先喝牛奶。”泽恒拿走她的习题本,审一下题。
筱怡拿起杯子,喝了半杯牛奶,眼睛盯着丈夫在审题。
她想起前段时间在网上看的一个段子:高三是人生的知识巅峰。
距离上一次读高三的时候,是十年前,不知道泽恒还记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