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家人也不免失望,他们盼着我写出成绩。
“你知道的,你心里清楚的。但凡你写出点成绩,我们都不会催着你考编,赶紧找工作。”
“你也看到了,写作只能当作你的一项爱好。总不能只待在家里写文吧?那样你根本养不起自己。”
“别写了,别更新了。先把证考下来,好不好?”
以前我觉得自己可以不管不顾,写一辈子。现在越来越觉得,其实网文不缺我一个,是我自己眼高手低,思想幼稚,以为热爱至上,为了一项不出众的爱好,真的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金钱。
我不能再这样了。一场白日梦,一座虚幻的乌托邦,这样的梦我从高考完做到大四。年后,我不能再这样了。
读者问我,下本什么时候开。我不知道,我只是想着先全文存稿。从这个冬天开始存稿,也许会存到下个冬天,更久也说不定。
所以当时,我为什么会对《海榴初绽》的惨淡成绩那么破防。因为我给此文的定义是——大学期间写的最后一本。以学生的身份,写的最后一本。下次再写就是社畜了。我害怕一旦工作,写文灵感就全没了。所以趁着还是学生,再写一次吧。
这本刚开始存稿时,基友把她的大神基友介绍给我,我因此结实一个大贵人。前三章改了好几次,尽管有缺点,但我自己、基友和基友的基友都认为,这估计会是我成绩最好的一本。然而上榜后流量独独把我给冻死了,从几万字冻到上夹,一直到完结。
原本想的是这本写35-40万字,结果成绩太太太惨淡,一路缩水到现在的18万字。之后我说,成绩惨淡心情不好,决定开一本自己的X.P文,放飞自我。
结果,X.P文也很凉。我屡次破防,不断在文档里打下这样的话:“再也不写现言了。”我跟基友说,现言比古言还凉。
(尽管是多元文,姑且算是现言吧。)
没有反馈,我敲下的每一个字都到了孤芳自赏的境地。可怕的是,过去三年,每一本我都觉得凉,觉得不会再有一本比这本更凉了,结果竟然一本比一本凉。
但凡稍微出点成绩,但凡。然而没有。
我对将来的写作生涯毫无自信。写文三年,归来仍是三无。预收最高的一本(《海榴初绽》)扑得很惨,我没想过200预收的下一本会在成绩方面带给我惊喜。
我不舍得,又有点不甘心。我可是签了五年呢,这才过了三年。可是接下来的两年要分给现生很多,又有无限的迷茫和担忧。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我的大学生涯,我会选择“迷茫”。
懵懵然,像一片树叶,完全不知道要往哪里飞,最终飞去哪里。
写文生涯亦是。
最初,我想写我喜欢的一切。
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有很多顾虑,不再先想自己喜不喜欢,而是先想市场喜不喜欢了呢。
(四)
《山河一道》完结前后,我开始学做封面。《海榴初绽》完结后,《以她为名的阶级之下》连载时,我考了科一。《以她为名的阶级之下》完结后,我去驾校练车,考了科二没过。练车时,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休息时间,见缝插针地学做封面。
这一年,我学了一些PS的基本操作,学会分图层和渐变映射。用美图秀秀作图愈发熟稔后,我又学着用天生会画作图,学会了调笔刷,学会了自做印章笔刷,尝试着用不同笔刷写字,后期加工。加字素组,加工底图,设计排版,调整滤镜……作图虽很费精力,但却是一件比写文更让我有成就感的事。
之后我下载了Nomad Sculpt,接触了一丢丢建模。很难,特别难,此事暂时搁置。最近的新兴趣是想用ID做古籍装帧设计、文本排版设计以及一些文创等等。特别感兴趣,仿佛回到了上训诂学课时,兴致勃勃地听老师讲知识的那段时间。
以前的“考古”兴趣近期暂且搁置,墓葬报告不扒了、纪录片不看了,两眼一睁就是攒素材作图。
我的很多兴趣,都是以写文为中心,朝四周辐射扩散。
写文要查朝代资料,查着查着就开始关注墓葬与服装复原。写文要买小说封面,买着买着就积攒了一定审美、一定创意想法,慢慢就开始尝试自作封面。要作封面就要熟悉PS、美图秀秀等一些作图软件。熟悉软件后,还要攒素材。字素、底图,找着找着,就找到了心水的字素劳斯和合心意的底图。
找字素劳斯约字费钱,于是想着能不能自己写字,就接触了笔刷。(目前自己的字还很丑,还是用的字素劳斯的字。)学排版时,自然而然又接触到文创。一些古籍素材也能当作封面底图,于是就想,能不能自己做古籍素材。
于是一桩桩、一件件地慢慢摸索,我也从最初那个只会瞎写文的作者,慢慢变成现在啥都懂点的作者。
可是,我还是最想在写文上面出成绩。尽管作图学软件很快乐,很有成就感,可我还是记挂着写文。写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是我的“白月光”了。
三年,我所有强烈的、复杂的情绪,都在这三年里。
现在作收到了一千,像之前说的那样,我如愿在专栏加上刘师培的这句话。
“大凡‘机会’两个字,都是我们做出来的,只要无所顾忌,自然天下没有难事了。”
不知道将来会在哪一天跟“写文”说再见。在那之前,我知道我仍旧会不断后悔,不断遗憾。
但我还是想尽力。
二编于20250110
科二过了,一把过一百分。
松了一口气,这痛苦的小半月终于过去了。科□□倒不急着考,大抵是觉得胜利在望,或者考不过也没关系,不再像考科二时那么急切焦灼了。
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分配下来后,对“即将毕业”一下有了实感。新文存稿进度依旧是0,甚至哪里还顾得写文的事。
嘴里说着“2025对我好一点”,实际心里很没底,有种即将要当“无业流浪汉”的感觉。在毕业前,不知道还能更新几篇絮絮叨叨碎碎念。
希望可以做到“逼自己一把后再逼自己一把”,希望可以找到生活和写文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