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分裂割据下,且不论突然出现的东亭,只说南北两国的继承人,他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天下还能太平多久。北方的元衡是个不确定因素,可他的儿子元焕却与他不同,元焕身上带着陆家的慈悲。
那便只剩下南魏,沁格作为西芥的王,从她继位那天起她的心思就不可能只放在个人感情上了。
一旦萧祺栩能顺利登基,沁格至少能保证南魏在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与自己挑起战争。
沁格相信她的铁骑,但她更愿意为子民谋个太平,谋个长久些的太平。
这天下打了太久的仗,近五十年来大国小国分分合合,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们对于战争渐渐趋向麻木,和平好像成了奢望。
可沁格不愿意,她觉得自己既然能救的了西芥的女子,就能救的了天下黎民,即使他们最终不是归属于自己。
沁格明白,只有整个世界和平,她的西芥才能永远是美好的。
沁格的所有心思,都在与乌木禾谈论他身世的那天对他和盘托出。
或许正因为沁格的绝对信任,让乌木禾彻底下定决心。
“哥,不能再打仗了,任何地方都不能再打仗了。可你我都明白,人的野心是不会被轻易击碎的,只有被现实踩在脚底下的时候,人才会认命。我想打一场一劳永逸的仗。”
乌木禾言辞恳切,“即使今日我留在西芥,他日南魏,北梁,或者任何一个突然出现的政权都有可能打乱我的生活,我不想等到那一天再追悔莫及。”
乌木禾盯着陈京观的眼睛,“哥,你后悔吗?放弃了原本安乐的日子,放弃了来之不易的家,换来了今天的下场。”
陈京观的喉头微微震颤,乌木禾继续道:“这世上有些事情不是只用输赢二字就能评价的,我们都希望能得到个好结果,可什么是好的?你一路上的所作所为,你后悔吗?哪怕只是延缓了他们的死亡,你后悔吗?”
我后悔吗?陈京观已经数不清问过自己多少遍,可即使是回想当初被廊州百姓道德绑架,他也不后悔。
陈京观离开廊州一个月后,不知是萧霖的手笔还是崇宁怕事情败露,阙州派了巡粮御史到廊州,彻查了这许多年的黑色交易。
当然,这其中有些人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离开了南魏,有些人已经安然地过了一生,可从那之后,廊州再也没有传出过饿死人的消息。
陈京观不想给自己邀功,可他觉得那一仓粮食即使只让百姓挨到了真相大白的那天,他也心满意足了。
如果他那日没有离开雍州,陈京观长叹一口气,有些人就不会死,有些人也就不会活。
那这一切值得吗?陈京观不知道,他比较不了人命的价钱,就像他出城门那天西芥兵问的,“你觉得人命值多少钱?”
直到现在陈京观也回答不上来。
人不是因为创造价值而有了价值,人生而为人,他便有了价值。
陈京观不想替死去的人想值不值,他也没法替活着的人更有意义的活着,他知道他走到现在,他不后悔,即使午夜梦回那一张张熟悉的脸惹得他难以安眠,他也不后悔。
他只怪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他还不够好。
“哥,我也不会后悔的。”
乌木禾像是看穿了陈京观的心思,他说着将胳膊搭在了陈京观的肩上,少年的臂膀精瘦却有力,陈京观耸了耸肩,回应着乌木禾。
“那我们就再试一次,这次不到泯海不死心。”
……
北梁沧州。
陈京观的死讯跟着陆栖野回到了北梁,他身后是第一次打了败仗的昌安军,他原本想着先回澄州禀报,可他甚至找不到一个见元衡的理由。
难道要告诉他他的儿子叛国?要告诉他这一切都是因为元煜把刀伸向了自己人?可元煜并没有主动攻击昌安军,而陈京观不是自己人,他甚至不是元衡认下的盟友,这一切不过都是陆栖野自己的动作,与元衡,与北梁都没有关系。
如若此时陆栖野把罪责推到元煜身上,元煜定会反咬一口说陆栖野豢养私兵,勾结外邦,元衡不会帮他的,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姑父了,他最终只会落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还要连累家里人。
要说元衡对元煜就一点怀疑都没有,陆栖野绝对不信,可元衡什么都没做,依旧把驰援的事情交给了他,这足以表明元衡的态度。
实际上如今元衡的目的达到了,陈京观的势力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南魏受到重创,在短时间内他们只会把矛头对准东亭,元衡有充足的时间想对策,想一个一石二鸟的策略。
而他更高明的地方,在于他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江阮身上,没有人注意到他也跃跃欲试要将这浑水搅得更乱些。
他们元家人,都是天生的演员。
于是陆栖野只能灰溜溜地绕过澄州,沿着慕江回到了沧州,就当这一切没有发生过,他的兵从来没有离开过陆家马场。
“兄长还是没有消息?”
陆栖野骑在马上远远就看到了林均许,他身后站着林朝槿和林含晚,两个人望着陆栖野的身后,原本欣喜的神色落寞了下来。
林朝槿听到陆栖野的问题,只是摇头没有回答,她身边的林含晚看了她一眼,像是下定决心般问,“含章呢?”
“丢了。”
陆栖野下意识撇过头不敢看眼前人,他的声音很轻,乍一听还以为是他的呓语,可林朝槿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死了,她咽了咽口水,走上前一步牵住了陆栖野的马。
“不是说陈少将军找到他了吗?你们不是一起在遥州待了段时间吗?那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能丢?”
林含晚的声音越来越小,陆栖野翻身下马,跪在了林均许面前。
“林叔,我们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