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幸存者们(仙侠) > 第22章 退亲

第22章 退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余瑾的脸好得异常的快,仿佛是为她挡了一次灾似的,好得快却始终消不掉那道疤。

从颧骨到嘴角,那道狰狞的疤痕歪歪扭扭的攀附在那张本就长相凉薄的脸上,显得更加骇人。

徐大娘子愁得很,这天脸上的药卸下来,仍旧不见那道疤痕有消退之意,免不了叹之又叹,那哀怨像是传不进余瑾耳朵里似的,当事人还是慢悠悠地擦拭着脸上的药渣子。

这副悠哉模样落在徐琼眼里,让她坐在床上频频锤手:“这明天就要去段府了,你这脸该怎么办嘛。”

镜子里倒映出徐琼的脸,余瑾看出对方的忧虑,将擦布递给一旁的青梧后才转身看向徐琼:“母亲还怀着身子,不该如此忧虑才是。”

徐琼欲言又止,余瑾又道:“最近段家闹的事,母亲不曾耳闻?”

“闹事?”徐琼的思绪果然很容易就被带偏了:“哦,你说段家四郎那个姐姐啊,也没见你出门呐,哪知道的?”

“大街小巷都传遍了,母亲是不想女儿知道?”余瑾起身坐到徐琼身旁,伸手摸了摸徐琼抱着的手炉,见不怎么热了便把自己的换给徐琼。

徐琼接过后往肚子前搂了搂:“也没有,就是先前觉得你以后也是要……哎,现在好了,就说个乐罢。”

青梧将干净的布巾递来,余瑾接过后又将右脸擦了一遍:“母亲既知道这些,也该明白段家现在只不过是表面光鲜,实则如虎穴,轻易进不得。”

见徐琼不解,余瑾给青梧递了个眼神,待青梧意会将人都清出去后,余瑾才解释道:“局势不明,段家这时被这事推上风口浪尖,不定是好事。”

“这其中有什么门道?”徐琼被余瑾肃然的语气震住,不由得也紧张了几分。

“门道说不上,这毕竟是皇家事咱们也不好妄论,母亲只要记得,如今原本是两两对峙的局面已然打破,眼下又临近年关,恐是非多生,咱们家在京中暂属中立,还是低调些好。”

说到这,余瑾抬眼目不斜视地盯着面色煞白的徐琼,声音微沉道:“前些天我已经写信告知父亲事情原委,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能收到回信了。”

见徐琼还是没回过神来,余瑾又点了一句:“二哥不日便抵达盛京了,届时家中免不了多些拜帖,处理完明日之事,母亲便闭门谢客吧。”

徐琼虽然没能彻底明白余瑾这些话,但就‘两两对峙’、‘多生是非’、‘中立’、‘闭门谢客’这些用词中听出些动乱,也怵了。

眼下家中又没个顶梁柱在,她也少了些底气,便轻易被余瑾拿捏起性子应了下来:“那,那听你的,等你二哥回来再说。”

她刚起身想再去检查检查明日带去段家的回礼,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又坐了下来:“对了,你说你给你爹写信了,有问什么时候回来吗?”

余瑾点头:“问了问了,母亲回去歇着吧,我叫人去看就好。”

“你小孩子家家又弄不明白,还是我去罢。”徐琼火急燎燎的走了,嬷嬷边跟抚着,边唤她慢些,都来不及给余瑾道礼便走了。

余瑾目送徐琼离开,无奈地摇了摇头,见青梧进来她招手让青梧把镜子拿来。

青梧还以为余瑾是在担忧脸上的疤痕迟迟消不下去,拿镜子的动作都缓慢了不少。

余瑾看不过去,一把夺了过来。

她把额前的发丝别到耳后,仔细端详着脸上的疤痕,越看眉头拧得越紧。

“簪子能划出这样的伤口吗?”余瑾喃喃自语地抚摸着侧脸,总觉得这个疤痕越看越不对劲。

青梧没听出余瑾言外之意,只忧心道:“姑娘莫要伤心,定会好的。”

这话说的虚,明眼人都看得出这道疤消不下去了,又何况带着这条疤的余瑾本人。

余瑾却叫她把那天划脸的簪子拿来。

青梧即便不愿也不能违抗命令,只好将那支用帕子包着的簪子递给了余瑾。

余瑾拿着簪子对着侧脸比划,吓得青梧都快急哭了:“姑娘你这是做什么呀?!”

余瑾不语,而是盯着簪子出神。

在她的印象中,那天她划脸的时候是一时情急,动作又快,按理来说应该只是破了表层的口子,细长且不算深才对,现在这样……

倒像是被什么抓挠出来似的,伤口不匀也就罢,还歪歪扭扭的形成一个较深的豁口,且裂口处伴随着撕裂所产生的红肿。

虽然现下好了不少,这些状况却还是没完全消褪。

若不是天冷干燥,恐怕伤口还会溃烂。

一支精细的金簪,能造成这种伤口?

这一个月内,余瑾不止一次产生这种困惑,也并非第一次拿出这个簪子比对了。

可每每比对一次,都只会加深她心中的困惑,且无论问多少当时在场的人,得到的答案都只是――拿簪子划的。

就连大夫也没说能说出这伤口的另类之处。

“不对……”

她还是觉得不对劲。

可越是细想,越是头疼。大夫说她是受伤口影响,当天又着了凉,这才落下的毛病。

可……

“嘶……”猝不及防的刺痛感令她应接不暇,连带搁在床沿的镜子和手中的簪子一同摔了下去,刺耳的破碎声落进耳里只会加剧那恼人的疼痛。

青梧见状,急着要去唤大夫,被余瑾拦住了。

她压着无端而起的火气,冷声吩咐青梧收拾后便倒头睡去。

睡没睡着青梧不知道,但她听出余瑾现下心情不好,便尽量放轻收拾的声音,不敢恼她。

余瑾虽然躺了一宿,却也只是睡了两个时辰,待进了马车后又倚着青梧眯了一会儿。

彼时天色大亮,街上嘈杂了起来。

雪地易滑,马车也不敢行驶的太快,这路程也彻底把余瑾仅剩的困意给耗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