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意义上说,童模也是个吃“青春饭”的行当。
康轶小的时候,康宁总盼着他能快点长大。
她认定了长大后的康轶就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不合心意就哭闹,或者莫名其妙的发脾气,让她看着就烦心。
可是等到他年纪渐长,越来越漂亮,开始能够利用外貌赚更多的钱后,时间突然就变得不够用了。
小孩子见风长,五六年级开始,康轶开始有了少年人的雏形。
加上潞城积极拥护环保整改要求,开始谋求转型,向旅游城市发展,这里的服装加工厂一个接一个转移到了外地。
康轶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
康宁先是踌躇着要不要跟着工厂一起搬离,然后发现搬家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接受男朋友的意见,买了些房产门面用于出租。
康宁太幸运。
潞城成功转型成远近闻名的旅游城市,房价开始暴涨,康宁又一次拥有了游戏人间的资本。
她从来都不关心康轶的学习成绩如何,也不在意他在学校里表现得怎么样,她本人就没怎么读过书,照旧活得好好地。
在康轶小学毕业前,康宁就时常满不在乎地放话说:“我把你生得这么好看,靠脸就能吃饭,还学习做什么。”又或者是:“好点的学校都管得太多了,烦死个人,不如去差一点的学校,你轻松我也舒坦,省得老师天天打电话给我。反正你自己有本事考什么档次的分数,我们就去什么级别的学校,择校费我是一毛钱都不会出的。”
她也不愿意买什么学区房,潞城的学区房都是些位于旧城区的老破小。康宁不愿意委屈自己,她要住在自己的大别墅里,这是按照她的心意一点一点装修出来的,虽然位于城郊,但周边有着成片的湖泊。她喜欢每天听着鸟叫声醒来,然后开着自己的豪车,奔赴市中心感受灯红酒绿。
康宁总是有着与主流社会完全相反的人生准则,在这个世界上,她永远最爱她自己。
康轶的姨奶奶为此忧心忡忡,专门打电话过来斥责了康宁。
康宁开着免提,和小姐妹们打着麻将,一起把姨妈的话当成笑话来听,照旧的不理不睬。
毫不意外的,康轶小升初的分数很低,进了家附近的潞城三中。
潞城三中的全名是潞城市第三中学,但实际上,它是市里最烂的学校之一,选择到这里就读的学生大多对自己只有一个要求:安心混到义务教育结束,然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三中的管理十分松散,老师虽然也想逼着学生们努力学习来获得些好成绩,但架不住学生们的自我放弃,这里的总体氛围比起其他学校轻松不少。
康轶在这里过得不错,他交了很多新朋友,张宫畅是其中最无聊的一个。
那一天放学后,康轶照常提着书包准时离开学校。刚走到学校门口,他就接到了张宫畅的电话,要约他一起打篮球。
康轶应下,问他现在在哪里。
话一出口他就有些后悔,他听到了电话里张宫畅发出的几声猥琐笑声。
“嘿嘿嘿~”张宫畅说:“我翘了最后那节自习课,现在正在一中门口等着他们放学,要不你过来这边找我,我们可以拉几个顺眼的一起去一中附近的那个篮球场打球。”
他又说:“要我说,所有学校里我最烦一中,比其他学校都要多上一节自习课,幸好我当初没到这里来读书!”
说罢他又开始抱怨一中门口的烤肠远不如三中门口那个卷发阿姨卖的,他怀疑他们买的猪肉肠偷工减料,肉没吃到多少,只吃了一嘴的面粉。
康轶没听完他絮絮叨叨的抱怨,快一步挂断了他的电话。
张宫畅在学校里是个稍微有点名气的小混混,但其实他并不热衷打架,也不爱欺负人。他是一个喜欢看言情小说,看到感动的地方就偷偷抹眼泪的怂蛋。
张宫畅能当三中校霸的唯一原因就是:作为一个初中生,他已经长成了一个超过一米八的壮汉。
他生得人高马大,脸也长得有些凶悍,在一群还未开始发育的小鸡仔中显得格外壮实魁梧。况且他的成绩很差,兴趣爱好是蹲在学校的墙角边晒太阳。
渐渐地,年级里开始有些不太安分的学生凑上来,谄媚地叫他一声“畅哥”。
一口一口的“畅哥”为他滋润出一颗膨胀的心,张宫畅真的开始觉得自己是“哥”了,他理应为三中的广大学子抗起一片天,解决掉那些总爱制造麻烦的不良少年。
康轶只能庆幸,至今为止张宫畅遇到的“不良少年”都是些纸老虎,很容易就被他的体形唬到,不敢肆意妄为。
不然,他大概就要又一次见证壮汉落泪了。
哭得梨花带雨的张宫畅实在让人有点吃不消。
康轶也不能理解张宫畅怎么能坚持不懈的做着这些无聊的事情的,比如:偷偷摸摸地写言情小说,还是女主向的。又比如——
每个月,他都要抽几天到一中门口蹲墙角。
张宫畅说他最喜欢蹲在一中的墙角边晒太阳,这里拥有全市最好的学生,听他们叫他“畅哥”会让他迸发出更多的成就感。
早晚有一天,张宫畅会被招惹出麻烦的。
康轶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