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娶个赘婿回家以后 > 第2章 第 2 章

第2章 第 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还见招拆招,我还不知道你,先礼后兵,讲道理讲不过就耍横,要是耍横还没用就拼命,是不是。”

这些都是谢德昌在世的时候抱着女儿哄的时候说过的话,那时候黄娟只当笑话听。回头还跟丈夫说,那么丁点大的小孩动什么不横不横的。

谁知女儿像爹,闺女越长大就越像丈夫。瞧着见谁都先带三分笑,其实不管做什么心里都已经把那道线给划下来了。

没过她那道线怎么都好说,要是非要踩着她底线,那就瞧着吧,甭管想什么法子,她都得叫那人吃亏认栽不可。

谢九九被她娘念叨也不嫌烦,吃完甜酒冲蛋把空碗放回厨房,拐弯就进了黄娟住着的正屋,非要跟她娘挤在一个被窝里睡。

按着习俗,初一在家过年,初二回娘家吃饭。不管谢家那些人心里打着什么小算盘,该过的年还得过。

次日一早,黄娟带着三个孩子回娘家,家里大哥二哥两口子都在,只有老四黄河带着媳妇回她娘家那边去了。

“本来老四说等初四再陪罗氏回去多住几天,前几天亲家公那边送了消息过来,说是罗氏远嫁的姑姑今年回家过年,我昨天就让老四带着罗氏和老幺回去了。”

黄河虽是不务正业,一天到晚的在街面上闲逛,但架不住黄家这几个孩子都长得好。

罗氏娘家在隔壁县城开小武馆的,黄河就是去隔壁县找朋友喝酒,路过武馆被人家的小姐给看上了的。

县城小武馆里的武师,基本都有好几份兼差。要么在镖局里挂单,要走镖的时候充当镖师,要么给富户人家当护院。

这次罗家两个姑奶奶回来,就是有武馆的徒弟走镖到了当地,罗家老爷托徒弟带了不少东西送过去,人家算日子马上就要过年,一动心干脆就收拾东西,跟着徒弟一起回娘家探亲来了。

“那是该回去,听说弟妹那姑姑都十来年没回来了,这要不过去才是怠慢了人家。”

黄河不务正业,虽然时不常总能从外面弄些银子回家,可这不是长久之道。

人娘家在隔壁县城开着小武馆,不说这些年教徒弟赚的钱,光是罗家把这些徒弟介绍到镖局富户家里去当差,这中间的润手银子和每年徒弟孝敬的钱,就不是一笔小数。

靠模样娶回来的媳妇,再过十年老四还能这么精神不?到时候出息没出息模样没模样的,要是还学不会哄老丈人高兴,罗氏且不乐意跟他过。

“要我说这次就让他们在罗老爷子那边多住些日子,干脆住过了十五再回来。”

“十五回来就十五回来,老四不在家我省心得多。”

“过完十五你们就要除服了吧,咱们家姑爷走了三年了,这日子过得太快了。”

“快什么啊,可算三年了。等脱了孝九九就该相看人家了,您帮我注意着,有那长得好的留心些,”

“这还要你说,什么模样不模样的,人品好最要紧……”

谢九九的外婆赵氏只有黄娟这么一个闺女,她一回来母女两个坐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

东一句西一句的什么都能扯上几句,听得挨着黄娟坐着的小三儿谢芝娘满脑袋浆糊,抬头去看她娘,怎么上一句跟下一句都不连着,娘和外婆还能聊得这么好。

谢九九不管她娘跟外婆说什么,反正只要不提昨天的事就行。她坐在大舅身边说话,问的都是衙门里的事,大小事情当故事听,黄大舅乐意说她也愿意听。

谁知中午刚放完鞭炮准备吃饭,住在同一条巷子里的王婆子就踩着小脚过来了。

“田婆婆,您老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我田姐姐今天还没带女婿回来啊。”

“早回来了,一大早的就带着好长一条肉和两只鸡回来了。”

田婆子是个看上去大概五十岁上下的小脚老太太,以前据说也是富户人家的姑娘,要不然也不能把那双脚缠得那样小。

她搬到这条巷子里时,就是独自一人带着两个闺女,这些年靠给人保媒拉纤和接些零散活计为生。因为人长得利落干净,说话有谱不胡说八道,在县城里都是有名的私媒婆。

“九九你来,婆婆跟你说句话。”

“婆婆,您是不是给我物色到什么好人家,都等不及过完年了?”

谢九九起身时顺手拿了两个红糖鸡蛋一把缠糖和松子糖拿手帕包好塞给田婆子,甭管是来干嘛的,大过年的上门人家就是有心了。

“跟你说个事,昨天你们家有人找裴家那小子写给衙门送礼要用的帖子,等着的时候说话间那意思好像是不想把你家的产业还回来,这事你千万上点心,可别在这上头吃亏。

“多谢婆婆,这事我晓得了。过完年我家还要忙除服的事。您先帮我给跟您送消息那人道个谢,等我这边脱了孝再去找您说话。”

田婆子三言两语把话说清楚就行,也不多留。她清楚谢家是谢九九当家,这事只要告诉了她让她心里有个底就行了。

田婆子来得快走得更快,黄娟正跟黄二舅家的小闺女逗乐压根没注意这边说了什么。谢文济倒是注意了,“姐,田婆婆找你什么事。”

“跟我介绍了个好人家的儿子,等过完年就去家里说这事。”

谢九九张嘴就来,一家子老小没人不信,连谢文济都皱着眉操心道:“什么人田婆婆倒是说清楚些,先让我偷偷去打听过再说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