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暗。
小超市如同黑夜中的灯塔,它散发出来的光为流民带去了方向。
在距离超市三十多米的草地上,流民们择地而栖。
许是受白天的事件影响,原本只有楚人和越人两个阵营的流民,如今分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小团体。
不过,楚人休息的地方与越人还是相隔甚远的。
以超市正门为中心,门前刚被人踩踏出来的路犹如楚河汉界。
楚人在左边,越人在右边。
窦大郎和冼三娘支起了今天刚买的蚊帐。
他们有孩子,所以买的180*200cm且自带支架的蚊帐。
蚊帐里面再用几张草席铺开,一家四口打横躺上去也绰绰有余。
其他人见状,才发现自己光顾着买吃的,漏了这么重要的东西没买。
好在超市晚上也开门。
于是晚上七八点,超市又迎来了一波抢购潮。
但尴尬的是,蚊帐的库存没这么多了。
因为现代很多人家都会装防蚊纱窗,要么使用蚊香、蚊香液等,蚊帐的受众只有那些住在老旧宅子里的老人家。
所以小超市只备了十几顶。
周梨在采购清单上添加了蚊帐,以便回去后,能多备一些库存。
突然,周梨看到了库存里的某件商品。
她灵光一闪,说:“虽然没有蚊帐了,但是有防雨篷布。这山里经常下雨,你们可以搭个棚子,既防雨又能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虽然防蚊虫的效果没有蚊帐那么好,但你们可以点上蚊香,就不用担心被蚊虫叮咬了。”
防雨篷布在村镇用途广泛,很多农民开着三轮车把果蔬送到镇上去卖,遇到下雨天就需要用篷布盖一下。
还有人家会在门前空地、庭院弄个遮阳棚,也需要用到篷布。
更别说现在七成村民都开上了小轿车,他们的车子停在空地时也需要篷布防晒。
因此,发现这个商机的周好囤了1000平方米的篷布在仓库里。
周梨刚接手小超市那会儿问她为什么要囤这么多,她理直气壮:“1000平方起会便宜8毛钱。”
一卷篷布宽2米,长10米,批发价是7元/平方米,售价是10元,需要多少裁多少。
流民大喜。
有了这布,他们就不用再去找芭蕉叶充当临时住所的屋顶了。
窦大郎也买了一卷,然后用今天买的剪刀裁成他所需要的大小,再与人合力在蚊帐上方搭了一个简易的大棚。
以往这时候,众人早就进入梦乡了。
可这会儿,山顶热闹得像在后世的工地。
——超市的光那么明亮,不起来干活怪浪费的。
直到晚上十点,超市要关门了,流民们才陆陆续续开始歇息。
…
昭长雁没有在超市过夜。
她下班后,就带着自己的东西到门外“筑巢”。
周梨允许她在门口安营扎寨,因为顶上有遮阳棚。
哪怕半夜下雨,她也有个能避雨的地方。
而在流民们看来,这是昭长雁作为神使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了。
若非如此,神女怎么会允许她守在洞府门口?
昭长雁任由他们脑补。
挂起蚊帐,把钻进里面的蚊子赶跑后,她就准备休息了。
这时,乔四娘摸了过来。
她对昭长雁发出了邀请:“常七娘,夜里山上有些凉,不如你来我们这儿吧,我们搭了棚子,能遮风避雨。”
昭长雁说:“不必,我在这儿挺好的。”
她清楚乔四娘的心思——吃过没有小团体的亏,所以也想跟人抱团。
她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一匹孤狼,桀骜凶狠的狼。
如果能把她拉拢到身边,等于手中多了一把刀。
可他们也不想想,她这把刀是这么好拿捏的吗!?
…
自建房三楼,书房。
周梨并没有入睡。
她拉上窗帘,打开电脑,默默地更新采购清单。
过去的采购单是根据现代人的需求制定的。
开启跨位面贸易后,商品的种类就得更新了。
如果跨位贸业务开展顺利,那这个位面就是她开拓的第一个市场。
所以小超市采购的商品,就得以这时代的百姓的需求为主。
但是,也得把百姓的购买力考虑进去。
别到时候她采购了一堆价值上万元的东西回来,结果却没什么人买得起。
“首先乱世里食物和水是最紧缺的,可以多采购点便宜的米面……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时代应该还没有美洲的作物传过来,可以带点红薯、玉米、土豆来。百姓是否愿意种植,又能否推广开来,就是这个位面的事了。”
“然后是农民赖以为生的农具……这个得问妈妈才知道哪有卖。”
在接手超市前,她有近十年时间都是在市区或外地度过的,对镇上的事不大了解。
“油、盐和糖也得多进点,黄豆这些用途广泛,也能多备点。”
“对了,我看这些流民无论男女老幼都一副面色蜡黄的模样。一开始还以为他们是饿得,可是仔细想想,长期忍饥挨饿的人肚子会胀鼓鼓的吗?结合这边的环境,他们有可能是得了血吸虫病……还得采购点非处方的抗生素药,以及驱虫药。”
周梨顿了下,又把药品从清单上移开。
她家的小超市并没有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她买的药可以私下用,也可以私下卖,却不能入超市的账。
如果百姓用会员卡买药,就会导致超市的账目出现混乱。
“生南瓜子好像可以驱虫。”
周梨把南瓜加到了采购清单上。
南瓜、红薯和玉米属于生鲜,她可以在超市划出个生鲜区。
就在周梨忙得忘我时,她听见了雨水敲打窗户的声音。
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