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甜桑这边苦恼着,是他驾车还是让梁婶驾车的时候。一辆带车厢的马车,突然在他们旁边停了下来。
甜桑扭头往马车那边看去,就看到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子下了马车。
女子生了一张圆脸,左边眼角长了泪痣,模样看起来有点熟悉。
不等甜桑认出她来,女子就朝着他们这边走了过来,然后泪眼婆娑的看着车上的云长歇。
甜桑见状猛然想起来了,这人好像……好像是三公子生母的侍女。
三公子的生母柳氏,之前是云家的一个普通婢女,她是靠着爬床生下的三公子。
因为不怎么体面,加上三夫人善妒,她在生下三公子后,就被老夫人送去了云家老家。
云家老家在隔壁县,如今老家那边已经没有什么人,只有云家族里的一些老人还在。
云家大房二房在京城,走的时候带走了不少族人,三房一家子在秋平县,说一句老家那边没什么人也不算过分。
三公子很小的时候,跟着生母在老家住过一段时间。后来随着年纪大了,他就被接到了秋平县来。
估计是柳氏知道了儿子重病的消息,所以这才派人偷偷过来看望他的。
事实上,还真的被甜桑猜对了。
这几年柳氏靠着一间铺子,手里头就攒了一点积蓄。在云家老家没有主母欺负她,她的日子过得还是挺舒心的。
唯一让她不舒心的是,最近听说她的儿子重病了。她很想要过来看看他,但是碍于三夫人却不能回来,就只能让侍女偷偷回来看看。结果没有想到侍女的运气不错,才到镇上她就遇见了云长歇。
是的,就算她现在住在隔壁县,她也知道公子的长相。
公子以前送过不少画像回去,她曾经偷偷回来看望过他几次,自然是认识自家小主人的。
侍女叫箐珊,年纪有将近四十了。
因为一辈子没有嫁人,柳氏对她一直挺不错的,人就看起来显得年轻。
箐珊擦了擦眼角的泪,这才带着哭腔对云长歇说道:“小主子,奴婢是箐珊啊,你应该还记得奴婢吧?”
之前箐珊回来几次都是偷偷摸摸的,原主自然没怎么见过她。
但是小时候箐珊带过原主,加上箐珊的模样没太大变化,云长歇是可以根据记忆认出她的。
云长歇一边从马车上下来,一边有点惊讶的问她,“你怎么来了?”
柳氏身边就箐珊一个下人,箐珊突然跑到秋平县来,柳氏一个人也没个照应。
柳氏是原主的生母,原主对于这个生母感情很复杂。
他一边很心疼她,心疼她没办法见到父亲,也没有办法经常见到他。
另一边他又有点怨恨她,恨她身为一个婢女不安分,非要把他从肚子里生出来,让他的身世一直被别人取笑。
也正是因为这样复杂的心情,原文里柳氏让侍女给他送银子送东西,他都会毫不客气的全部退了回去。
当然了,原主也不是不孝顺和白眼狼。
他把柳氏给的东西退回去,一来是不想要她的东西,怕别人因此又取笑他;二来他知道柳氏一个人不容易,担心她把东西都给了他后,她一个人的生活会更加辛苦。
但是柳氏却不知道他的想法,还以为他不要她给的东西,这是还在怨恨她的出身呢。所以每一次原主把东西退回去,柳氏都要一个人哭上好长时间。
自从云长歇成为原主,原主身上的因果就成了他的。
也就是说,柳氏的生恩也落到了他的头上。
不管柳氏这个人品性如何,她对待原主一直都是很好的。
云长歇不是个刻薄之人,他并不希望柳氏与他的关系,像是原文之中那样误会重重。
箐珊:“主子听闻公子重病了,她就一直心绪不宁的,就让奴婢过来看看你。”
云长歇笑了笑,“我的病已无大碍,你回去告诉娘不要太过担忧。”
箐珊闻言似乎有点不信,她上上下下打量了公子半晌。
他们家公子自幼身体就不大好,如今他看起来脸色依旧很苍白,不过公子的精气神还算不错的。
箐珊见状稍微安下心来,然后就想起了柳氏让她捎带的东西。
“主子给公子写了一封信,还让奴婢把这些银子交给公子。”
箐珊拿出了一封书信,还拿出来了一个荷包。
云长歇现在确实缺钱,不过还没有缺到要亲娘贴补的地步,所以他并不打算要柳氏给的钱。
但是不要钱,他又担心柳氏会忍不住多想。所以他思来想去了一番,就找了个帮忙写书信的摊位,花了几文钱借了纸和笔。
这种帮忙写书信的摊位,光是他们这样一个小镇就有好几个。
他们都是读书人,很多都是因为家境贫寒,才不得不摆摊赚钱的。
云长歇简单写了一封书信,然后让箐珊带回去交给柳氏。有了他的书信,柳氏应该不会多想了。
箐珊不能在这边久待,一是担心被三夫人知道了,二是忧心隔壁县的柳氏。如今她见到了云长歇,云长歇的状态还算不错,她又拿到了他的书信,就立刻急匆匆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