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功臣之后,唯一的女儿也是前太子嫡女,所以在她活着的时候,就绝对不会被人苛待,她便也开始放飞自我,有时候连皇后都敢怼。
守在门口的小宫女进去通传,陈如意进去后先是给皇后行礼:“福安给姐姐请安。”
顿了顿,见到端坐着的平王妃后,她笑意盈盈的:“福安见过大嫂。”
平王妃:“……”
不是很喜欢这个称呼。
平王妃压根就没有客气的意思,直接扭头看向皇后:“弟妹,既然人来了,那我就说了,我那可怜的娘家侄儿怎么都是乔家之后,如今他小小的人儿,还不到六岁就没了,你是不是该给我个说法?”
这话一出,姐俩都是一脸懵:你乔家不都壮烈了吗?哪来的小侄儿?
边上的云荷就在皇后耳边提醒:“……是当年那位乔公子的妾室冯氏所生。”
皇后:“……”
陈如意:“……”
陈如意无语的扣了扣手指,平王妃说的那小侄儿,就是当初她第一任未婚夫的舅家庶表妹所生。
当时退婚之后两家已经闹掰了,并且她也在平王妃送来的嬷嬷手下学习当一个仁厚贤惠的主母,然后她的姐夫就登基了。
接着那位乔公子一房就被乔家族里处置了性命,当做是给新帝的投名状。
并且因为这件事,乔国公这一房被除族了,只因乔国公有个当了太子妃却没能当上皇后的女儿。
乔国公也是因为这事怕被皇帝清算,所以自请去边关,这些年儿子们更是一个接一个的战死,否则皇帝也不会对平王妃如此容忍。
只不过平王妃跋扈惯了,怕是将父兄留下的情分糟蹋的不轻,待她百年之后,嫡女静平郡主或许不会被人欺辱,但孙辈的就不好说了。
属于面子里子都没了的那种。
话说回来,当时皇帝并没那么残忍,所以怀孕的冯氏就被放过,生下了孩子也没人去关注,更别说谋害了。
这边厢,皇后的脸直接就沉了下来:“平王妃,本宫敬你是功臣之后,屡屡优待于你,可你不该这般得寸进尺!”
一个没落家族旁支的庶子罢了,当年她都懒得去谋害幼儿,如今又怎会下手?
“我父兄战死沙场,我让旁支的孩子过继到娘家,往后娶了静平也是合情合理,结果现在那孩子没了,我的所有指望也都没了!”
听到这里,陈如意忍不下去了:“大嫂,乔国公可是被除了族的!乔家放弃了你们这一房,你不记仇是你的事,过继也是你自愿,可你怎么忍心让静平嫁给一个旁支的庶子?”
开什么玩笑,静平郡主虽然才六岁,但她是皇帝的亲侄女!
尤其是死了爹的亲侄女,皇帝就是用脚趾头给她找男人,也比乔家高一大截!
这要是运气好碰上个讲理的,便是下一辈也有靠了。
可按照平王妃这么个操作,静平那就是精准扶贫去的——毕竟乔家除了乔国公一房敢拼敢杀,其他都是废物孬种!
现在甚至连个举人都没,秀才也只有两三个。
就连陈如意当初的婚事,也是这位平王妃直接通知的,压根就没问过原主姐妹的意思。
所以陈如意这么说,倒不是对那小小的孩子有多怜悯,她俩压根就没见过几回,犯不上。
主要是真按照平王妃的意思去办了,那她姐姐两口子的名声也不好听,尤其是皇后,外界说不定以为她是为了给妹子出气才去羞辱夫家的亲侄女的。
属实犯不上白背这个黑锅啊!
皇后自然不愿自家人落得个小气的名声:“乔国公于国有功,你身为乔家女,若是要给娘家过继,那也随你的意,可静平是皇上嫡亲的侄女,你若是不怕女儿日后恨你,那你就可劲儿的折腾去!”
闻言,平王妃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就跪了下来,说:“皇后娘娘,我知道你们都觉得我脑子不好,可我不忍父兄没了后嗣香火啊!”
陈如意力气大,一把将她拉了起来:“好好说话,你别吓着我姐姐。”
皇后闭了闭眼,叹口气:“静平才六岁,皇上是不会亏待她的,你乔家的家业也都在你手里,没人会觊觎。你若实在是惦记,往后便是叫静平过继一个幼子到乔家,难不成会比你在那些狼心狗肺的手里找人差?”
皇后只是被皇帝独宠,并不代表她没脑子:“你与其在这里与本宫胡搅蛮缠,倒不如想想那孩子死了,谁的得益最大!”
当年乔氏要是没点脑子,那也选不上太子妃,怎么现在就看不明白,那孩子的死,明显是乔家那些废物在争夺嗣子的位置?
毕竟成为了平王妃的嗣弟,就意味着能得到乔国公的爵位,哪怕是降等的,那也有爵位在身啊!
听了这话,平王妃沉默了许久,然后道了歉就要告辞,只是在走到陈如意身侧的时候,她快速说了一句:“小心九王。”
小心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