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亲卫人数增加赵棠自是喜不自胜,不过转念她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此行关中府,不只有她一人,太子也会一同前往,东宫官还有他的那些僚属定然会随行,可她的公主府如今不过是个空壳子,并没有完全听命于她的属官,相比于太子她还是少些优势,不过也无妨,没有自己人那就从朝中选,从能挑出合适的人选。
新科进士之中那些没什么背景也没站队的士子最好,不过若是夸夸其谈的无能之辈那就不必了,她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的。
想了一圈,赵棠竟觉得武成阁中的季明居然还算一个不错的人选,除了稍显稚嫩,竟还不错。
新科三甲不必多想扎眼,且状元游街时赵棠去看过,状元探花榜眼,皆是三十岁往上数的年纪要么目标已经明确要么便是打算独善其身,很不必浪费功夫。
想明白之后,第二日待早朝一结束赵棠便带着轻霜暮雪去了大明宫。
小周公公守在大明宫的门口,一见赵棠便迎了上来,“陛下正在议事,还请殿下在偏殿稍待片刻。”
既然有人赵棠也不急着进去,只不过她好奇里面的人是谁,隐隐有声音传到偏殿,但不足以让她分辨出是谁。赵棠抬头看向小周公公问“今日里面是何人?”
小周公公略上前几步低声道“是西南来的一位小将军。”
西南,赵棠突然想到了前不久的那份信,看来谢敏诏已经到玉京了。
说完小周公公便出了偏殿,不一会儿又进来,“圣人请殿下过去。”
赵棠本以为谢敏诏已经走了,没想到一进去,殿中站着的那个人背影熟悉,赵棠一眼便认了出来。
有外人在赵棠不好放肆,规规矩矩的行礼,“参见陛下。”
隆庆帝抬手示意她起身,“阿棠在西南数月,可认识谢卿?”
“认识,”赵棠如实回答,即便她不说也瞒不过隆庆帝,“谢千户材优干济,便是在黔中道也是出类拔萃的,这样的人儿臣自然认识。”
隆庆帝点点头,也觉得赵棠的话十分有理,并不吝啬赞许之词。
对于谢敏诏的身世隆庆帝自然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只不过皇家是最讲规矩的地方也是最不讲规矩的地方,隆庆帝看重一个人,便是出身下九流也能一夜之间跻身勋贵之列,若是不满一个人,即使身份再高贵,难不成能比皇室还要来的尊贵。
赵棠深知这一点,所以她当初才会找上谢敏诏。一个有能力但背景有些污点的人才,供皇室驱使才可能有大成就,立一番事业。
既然两个人互相认识隆庆帝自然不会再多介绍二人的身份,“羲和今日过来所谓何事?”
谢敏诏站在原地,闻言当即抬手道“臣告退。”
隆庆帝却不甚在意道“有什么话直说便是,谢卿无需回避。”
隆庆帝都这么说了,谢敏诏自然没有异议,站在原地,赵棠更是无所谓,“陛下命儿臣赴关中府,但儿臣年轻,想求父皇指几个人给儿臣。”
隆庆帝闻言思虑片刻,很是大方道“你心中可有人选?”
“朝中众臣儿臣了解不深,不过儿臣在武成阁当值这么些日子,今科进士季明为人仗义执言、眼中看的见百姓难处,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一旁安静无声站着的谢敏诏隐晦的朝这边看了一眼,不过赵棠并没有看到。
“季明,”这个名字有些耳熟,隆庆帝思索片刻,终于想起来这人是谁,“翰林院今年的庶吉士,人太年轻了,还有没有其他的人。”
赵棠摇摇头,“儿臣与百官并不熟悉,还请父皇做主,不过,除了季大人这样的文臣以外,最好也有武将一同前往,儿臣府中的亲卫有许多是从兵部司调来的,常年身处玉京,并无多少经验。”这话是实话。
“高鸿渐随你与太子同去,既然你觉得季明不错,那便也带上,”高鸿渐是隆庆帝多年的心腹,有他一同前往再好不过,至于赵棠后面提的武将,倒是有些棘手,斟酌好半晌竟没想出个合适的人选,一抬眼便看见殿内无声站着的谢敏诏,指了指谢敏诏道:“武将的人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既然羲和与谢卿认识,那便由谢卿与你一同前去最合适不过。”
说着看向谢敏诏,“谢卿身手不凡万夫莫敌,朕也放心。”
谢敏诏无有不可,轻声应道“臣领命。”颇有些公事公办的味道。
而赵棠更不会有异议,这恰恰合了她的心。
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赵棠也不多做别的,行礼告退,留谢敏诏和隆庆帝两人在大明宫接着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