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筱雅了解赵棠,自然是知道她在想什么,“苏姑娘才智过人,想来无需多日便能一鸣惊人,一步便闯到玉京了。”
这话赵棠爱听,她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醉了一场后林筱雅心中的郁气散了不少,坐了半晌不待午膳便告辞回了林府,临走前赵棠还不忘提醒她有事要来找自己。
林筱雅回了林府,赵棠一个人在公主府呆着也没甚意思,稍稍坐了会儿赶在午膳前回了宫。
在凤栖宫换了身衣裳又直奔建章宫,正巧赶上建章宫摆膳。
“你这是一夜未睡?”陈怀芷觑了一眼赵棠,见她脸色不好问道。
“睡了,只不过睡得不太好。”赵棠习惯用膳前先喝一盅汤,待咽下去后回答。
孩子大了有些事情不比问的那么细,管的那么严,陈怀芷深谙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这一道理,没有问为什么没睡好,而是转了话题。
“昨日你说要去问陛下求个差事,如何了?”问是这么问,其实陈怀芷已经知道结果了。
昨日隆庆帝歇在建章宫不可避免的便会提到这事,事关两人共同的女儿,她也就知道了结果。
“如母后说的一般,儿臣先是同父皇说想去六部观摩学习,父皇没说允还是不允,只不过最后叫我去左省督察修史的事,想来是不允我去六部的。”
赵棠说到最后情绪一下子落了下去,昨天还不怎么觉得,今日一说便觉得有些不开心。
参与修史一事听起来确实令人十分的眼红,这个活说轻松也不算轻松,但这要看跟什么比,相比于六部中刑部、兵部、工部的活计,修史算得上轻松,但是赵棠并不是为了图个轻松才想去的六部啊。
她想去六部历练,顺便看看能不能发展出什么,现在父皇一声令下去了左省督察修史,与六部无缘了。
“莫心焦,车到山前必有路,去过左省历练历练也总是好的。”取了公筷给赵棠夹了一筷子茭白后陈怀芷看向赵棠,“你且想想,左省中参与修史的都是些什么人?”
“大儒定然是要去的,这样福泽后世之事定然要大儒坐镇才好,”说着赵棠往自己的嘴里塞了一块茭白,嚼碎吞咽下去后才接着说,“今科的进士书生想来也是要去的。”
现如今不过八月初,春闱后玉京中青年才子学生多了许多,修史并非一夕而成,这些学子若是过了考试也会成为修史人群中的一员。
“说的不错,”陈怀芷见她转过弯也不吝啬多说两句,“你与阿雅毕竟没进过朝堂,对内里的事不熟,殿试后真正能授官的不过就那些人,数额不多,其余的进士同进士许多便只能等一个做官的机会。”
饮了口热汤,陈怀芷接着说“就算是前三甲也不过是领了的青衫小官的职,甚至有些都不能在玉京留下,需得外放出京去偏远之地任职,这有好有坏暂且不说,那些没领职的留在玉京并三甲进士,若是碰上修史,那便是多了个出头的路子。”
“修史修的好,便能出头,你既参与修史,定然是与那些往年的三甲士子之流接触,这些人若是头脑清楚些,多年后兴许便是三省的宰相。”
说到后面赵棠已然明白过来,先前不过是将自己绕进了死胡同,钻了牛角尖觉得进六部更为妥当,如今这么一想,进左省督办修史也是一份要紧事。
“我知晓了,定然会好好办此事的。”赵棠应下应下,午歇后便带着轻霜暮雪两个人去了左省的办事处。
左省办公之地,如无要事,除左省官员之外的其他人等,不的擅入。
因着左省常与圣上议事,为了方便和提高效率,建朝没多久左省的侍中寺便迁移至大明宫前侧殿武成阁中,距离大明宫不过几步路,赵棠从建章宫走过去也不过用了两刻钟。
“请殿下安,”门口的内侍欠身行礼,他们已经收到了隆庆帝的口谕,当即带着赵棠朝着武成阁中走去。
收到消息的不只是这些内侍,武成阁中今次参与修史的人,或者说武成阁中的人都知道了消息,赵棠进来后请安问好之声络绎不绝,胆子小的等赵棠过去了才敢看一眼,胆子大的不着痕迹的打量着这位颇负盛名的帝姬。
江南乡试舞弊案,还有最近的西南之行这些人都有所耳闻,在玉京没有秘密,消息在这些人中流传开来的速度只快不慢。
“薛老。”赵棠迎面看到人群中那个眼熟的老儒生,快走几步上前。
薛成方一眼便看到了人群中最为亮眼的赵棠,武成阁今日多是些青衫小官,赵棠一身绯色窄袖衣裳显得十分扎眼。
“臣请殿下安。”
“薛大人不必多礼,”赵棠将人扶起身,“今日当世大儒,今日我不过是个小辈,当不得您的礼。”
薛成方也不多客套,顺着赵棠的力道起身,“谢殿□□恤。”边说边让开几请赵棠上坐。
“陛下托您编纂修史,本宫自当以薛大人为尊,薛大人无需客气,且坐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