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率人在勐朗驻扎许久而不见有敌来犯,又停留几日便带着人回了黔中道驻地,不过阙菱理所应当的留了下来。
赵棠站在半山处看着吴飞带着人远去,来自玉京的信被她妥帖的放在袖中,要离开了。
“殿下,”朱颜缓步走到赵棠的身后,“都收拾好了。”
“嗯,”赵棠应了一声回过身,“四弟那边呢?”
“四皇子那边一切也已经收拾妥当了。”
一众人下了山,既然要回京那木兰军这边的一切就要预备好。
轻霜打帘,赵棠施施然的走了进去,坐下。
“桂将军。”
“殿下。”桂三娘从外面走进帐中。
“本宫不日回京,此后所有的事就劳烦将军了。”
桂三娘抱拳敛身肃容道“末将定当竭尽全力。”
接着两个人又商量了许多事情的细节之处。
等她出了营帐看到整车的行囊与排列齐整的骏马,才对回京一事才有了实感。
“去请谢千户来一趟。”赵棠站在空地处吩咐。
“殿下。”
不多时谢敏诏就到了。
今天这么大的阵仗谢敏诏自然看在眼里,他心里清楚这样的阵仗是为了什么。
“本宫回京后希望谢千户与桂将军互相协助,莫要辜负了本宫的一片心血。”
“是。”谢敏诏站在赵棠的身侧,他身量比赵棠高出许多,从他的角度能清晰的看到赵棠额前的碎发还有精致的眉眼。
此时的初阳并不刺眼,不期然的照在赵棠的侧脸更引人注目。
“谢千户少年才俊,本宫在玉京等着你。”
谢敏诏发散的心神在这一刻回笼,“是。”
一切都嘱咐完毕,赵棠便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挥了挥手示意谢敏诏可以离开了,临走前一直不怎么多话的谢敏诏突然留下一句,“末将必不辜负殿下。”
赵棠点点头没说什么。
须臾,在不远处站了许久的赵樟走上前,“三姐姐。”
“都收拾好了?”赵棠慢条斯理的问着,却没回头看赵樟一眼。
“都好了,什么时候出发?”
“现在便出发吧。”丢下这么一句,赵棠抬脚朝着自己的马车走去,赵樟也慌忙的跟了上去,只不过并是不跟赵棠同一辆马车,他的马车在后面。
一声令下,一队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东北方向走去。
桂三娘、阙菱还有谢敏诏三人站在驻地目送赵棠等人的离去。
******
此次西南之行,本是为了西南春旱一事,高鸿渐高大人留在益州府治理春旱,而赵棠却跑到黔中府,甚至到了勐朗,这原是圣谕上没有的行程,百官中总有人看不惯这样的行为,大殿直言赵棠的行为逾矩,大明宫中吵成了一锅粥,隆庆帝坐在上首一语不发,只是看着殿中诸人争辩。
有了解隆庆帝的聪明人闭口不言,而陈国公府与林侍郎一派皆是闭口不言,渐渐地大殿的声音小了。
“诸卿是觉得羲和此举不妥?”隆庆帝不含情绪的问道。
总有那胆子大的,想要冒出头的,或者是说一些不怕死的出头鸟敢回话“羲和殿下本是为了春旱之事奉旨前往西南,但却无端插手黔中道与木兰军军务,实有越俎代庖之嫌。”
且不说这事隆庆帝还没开口说有错,单凭四皇子赵樟在之后又前往西南便不难看出,隆庆帝并不十分在意赵棠干的事情,但总有些人自诩聪明,想给别人添些不痛快。
没等隆庆帝开口回怼,陈国公府一派便有人跳了出来,“羲和公主不顾自身安危前去边地,阻止了一场恶战,如何不妥?”
“这,殿下无诏,如何插手军事。”那人就揪着这一点不放,上蹿下跳。
陈国公上了年纪,平日里小朝会并不来,每逢大朝会才会上朝。今日正巧赶上了大朝会,又正巧赶上了这样的事,浑浊的双眼盯着那人看了许久,大家同朝为官谁不知道谁,这人拜入皇二子门下,恐怕一言一行都少不了皇二子的影子。
收回视线,陈国公并未主动出声,涉及自家人他主动开口难免有些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