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帝闻言自是高兴非常,又问了关于乡试舞弊案子的细节,待赵棠一一作答后隆庆帝更是龙心大悦,面上是止不住地喜色。
语毕赵棠想起了还在等着的诸葛御史三人,转言道:“儿臣回宫时在朱雀门外看到了诸葛大人还有礼部的两位侍郎大人,想来是有事禀告。”
“既然几位大人还等着陛下,”陈皇后说着便起身,道:“那臣妾不便留陛下了,政事要紧。”
赵棠也随着起身。
隆庆帝闻言点了点头又赞了赵棠几句后起身出了建章宫乘上御辇前往含元殿。
平日里下朝后他在三清殿处理政务,通常在含元殿召见大臣议政。朱雀门距离含元殿最近也最为方便。
早已在朱雀门外等候多时的的诸葛正翰还又沈德明孙修诚三人在得到许可后前往含元殿觐见。
衣衫不整的面圣乃是御前失仪是为大不敬,因此三人匆匆归家换了身的得体的官袍后又火急火燎的赶到朱雀门外候着。
“微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稽首道。
“起来吧。”隆庆帝抬了抬手,道:“三位爱卿此行辛苦了。”
“谢陛下。”三个人又是一同起身。
“此番下江南三位爱卿都查到了些什么?”隆庆帝坐在龙案之后一手支颐,不甚在意的问道。
“陛下容禀,”诸葛御史上前一步,絮絮半晌终于将此行所遇到的事情讲完。
“沈爱卿,孙爱卿呢,可查到了什么不一样的。”
孙修诚和沈德明又分别讲了自己的见闻。
等三人全都讲完后隆庆帝坐在龙案看着呈上来的折子不发一语,含元殿中是一片寂静。
片刻后将折子合上怒极生笑连道三个“好。好。好。”
诸葛正翰三个人见状俱是满心惶恐,当即跪下叩首,道:“陛下息怒。”
“息怒?朕如何息怒?”隆庆帝将手中的折子猛地掷在地上,“这些人为官不为民,为富不仁。着实可恨啊。”
古语有言:“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实际上不是说说而已,隆庆帝此刻实实在在的是想将那些大昭的蠹虫全都斩首才解他心头之火。
他虽然坐拥万里河山,天下万民皆为他的子民,可他却不能万事随心随性,为着天下为着百姓他得顾全大局。
“沈爱卿方才提起羲和在观宜郡斩了几个人,斩的都是谁?”隆庆帝问道,在建章宫时赵棠也提了一嘴但并未多说。
沈德明佯做思索,纠结片刻还是将人都说了出来。
这事在他看来有些鲁莽了,可公主铁了心要斩几个人杀鸡儆猴他们也拦不住。
沈德明一说完还迅速低头生怕隆庆帝一气之下拿他开刀。
“羲和毕竟年轻,做事难免有些莽撞,不过这事做得极好,有朕的风范。”隆庆帝夸道。
这一夸让三个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知道这个时候夸就行了,半点也不含糊的道:“羲和殿下天资聪颖,率直果决,同辈中想来也是出类拔萃的。”
夸自己的孩子的话谁都爱听,隆庆帝也不例外,更何况这话在隆庆帝看来一点也没掺水,每一句都夸在了点子上。
诸葛正翰三人也不认为自己的话有分毫的夸大,此次远赴江南查案,羲和公主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临危不惧,思路清晰,若非是女子之身,借着此事,殿下的能力可窥一斑。
“诸葛爱卿认为大牢里的那些人该作何处置?”隆庆帝问道。
他心中有自己的决断,只不过是想要听一听其他人的看法而已。此次江南乡试舞弊案由诸葛正翰三人全权负责,他们的意见还是可以听一听的。
诸葛正翰沉吟半晌脑中突然回想起了回京路上赵棠对他说的话,思量再三后开口“陛下容禀,微臣愚见,舞弊一事实在可恨,观宜郡郡守及其僚属一众死不足惜,可若是将人全杀了,兴许引起朝中震荡,不若将有本事诚心悔过的留下,将人下放至苦寒之地,也好再为我大昭出些力气。”
说完便垂首不再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