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珠愣了愣,旋即反应过来,笑道“二位要找的人来了。”
两个官兵自然也听到了家丁的话,对视一眼不多磨蹭,握着腰间的刀向门口奔去。
李大楚未入赘之前不过是怀安县里最常见的普通人家:家中茅草屋,田间两亩贫地,温饱都成问题,才成了苏家的上门女婿。入赘到苏家之后李大楚手里有了银子就开始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结交。
苏老爷子鲜少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苏明珠对此更是不在意。于是便有了今日这一幕。
李大楚带着一群不知打哪儿来的街头混混三三两两的站在苏家门口,个个手里拿着长棍农具,嘴里不干不净的骂着,看样子是想砸门。
李大楚带着人上门找事的时候想的很简单。
苏老爷已经过身,苏珏不在苏家,整个苏家就剩下苏明珠这么一个弱质女流。苏明珠平日里再怎么凶悍可她也只是个女人,不顶事,对上这么些泼皮无赖只会束手无策。
这算盘李大楚打的极好,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今日有衙役上门。不仅有衙役上门,还是来抓他的。
李大楚看见官府的人本能的发怵扭头就想跑,没跑两步便被两个衙役逮住。
李大楚自是不服,大声嚷嚷,“我回自己家你们凭什么抓我,这是我家。”他以为两个衙役是苏明珠叫来的,还想着狡辩脱身。
两个衙役却不给他嚷嚷的机会,一左一右押着他,顺手还朝他嘴里塞了个破布条子,至于跟着他来的那些“好兄弟”们早就在看到官差的第一时间跑没影了。
苏明珠站在门口看着,直到没了三人的身影后扭头吩咐荷月:“尽快将这休夫书交给户曹。”又唤来一个小厮“跟上去瞧瞧,为什么将人带走了。”
“是。”
两个人应声道。
苏明珠心里有些莫名,却又不知道为何,在堂中坐了会心中预感越来越强,起身换了身妥帖的衣裳决定自己去县衙看看。
如果可以的话她决计是不会靠近衙门半步,可今日她这心里有一道声音不停的催促着她,让她跟上去,去县衙看看。
怀安县县衙。
等两个衙役将李大楚带回来的时候李县令正坐在县衙的左厢房里待客。
这客自然是赵棠一行人。
赵棠猜李县令今日会去苏家抓人,果不其然,收到消息之后她就带着人上门了。
李兢不过一县知县,位小官卑根本无法拒绝,只能带着杨师爷将赵棠一行人迎进衙门。
“殿下,”李县令落后半步走在赵棠的右手边,抬手引路,“请。”
杨师爷跟在李县令的身后。
虽说不得已让人进了衙门,可李县令私心里并不想让赵棠过多的插手衙门中的事务。
原因有二。
这其一是因为不放心。
他不敢放任公主殿下问审,他担心公主殿下会一怒之下将人拖去砍了。
虽说本朝还没出过这样的事,可本朝公主个个都不是好惹的,要是在他这儿开了头那该如何收场。
若是让他因此向陛下参公主一本他是万万不敢的,可就草草的略过那被言官喷的狗血淋头的人就该换成他了。
其二便是李县令本人也受这新学的影响,认为女子插手政事属实不妥。
近些年来新学兴起,尤其在江南这一代传播甚广,怀安县受新学的影响要比玉京大的多。
李兢自己曾私下研究过这新学,其中的许多想法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与李兢脑中的许多想法不谋而合。
新学中有言:人分为君臣父子。若是违反了顺序便是有违伦常。
新学认为上天将人分为女人和男人,那女人就该有女人的样子,男人也该有男人的样子。
朝堂之上挥斥方遒,沙场上捐躯济难,这该是男子做的事;而女子在内应上孝父母,下慈儿女,侍候丈夫,和睦手足。闺中从父,出嫁后从夫,相夫教子。
李兢对这些想法很是认同。
在他看来国之公主确实尊贵无匹,那就更该成为天下闺阁女子的表率,做个娴静温柔的女子,在上孝顺父母,在下友爱手足,出降后体贴夫婿,这便足够了。
公主不该插手政事,也不必有多高的学问。
是以在赵棠提出要参与问审时李县令心中十分不情愿,以至于他竟回绝了赵棠的提议。
“请殿下恕罪,下官认为由殿下当庭问审这,似乎不合规矩。”话虽说的委婉,可意思赵棠听懂了,这是要拒绝她。
李兢拒绝的话落下的一瞬周典军腰间挎刀出鞘,寒光一闪,直指李兢的眉心,银白的刀身上倒映着李兢汗涔涔的额角。
“李大人,”赵棠被拒绝了也不生气,只是沉着声音道“本宫并非是在征求你的同意,你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