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余容郡主 > 第18章 第 18 章

第18章 第 1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一次许婚,也并非全无好处。

至少,周皇后心里,谢瑶成了她的自己人。

既来之则安之,大可用周皇后的态度,给自己多谋求些好处。

谢瑶进屋,礼仪没有丝毫差错,双手交叠在身前盈盈下拜:“臣女拜见皇后娘娘。”

“好孩子,快起来。”周皇后竟亲自牵起了谢瑶,随即转向云女官,“你吩咐下去,我要和余容郡主详谈,没有传召,谁也不许闯进来。”

周皇后是后宫之首,谁敢失心疯了闯凤仪宫,谢瑶心知肚明,这是在说阳平公主。

她这些日子躲着不见人,可是阳平公主却日日去松涛阁寻她。

公主去了,谢瑶坐在屋里避而不见,听见窗外嘉成县主讥讽阳平公主:

“表妹呀,人家自个儿都认命应下婚事,你替人家急什么?这门婚事我看就挺好,嫁个俊美的儿郎,生他两三个孩子,女人么,一辈子不就这点事?”

听见公主受刺,谢瑶立时坐不住,手都搁在窗上,险些开了窗缝,却听见公主不紧不慢地说:“阿乔的话说得有道理,不过呢,瑶瑶是头一次成亲,我怕她受委屈,所以多操心。不比阿乔你,将来成婚,什么都是现成的例子,你们两人,自然不好比的。”

莽撞如阳平公主,也会拿话讥讽人了。

她讽刺嘉成县主嫁给秦王作继室,处处只能循着秦王妃的旧例。

谢瑶还记得嘉成县主当时口不择言地叫骂,随即阳平公主就轻笑着走了。

后来她才知道,公主不光去了松涛阁,还去了德馥宫乃至乾元殿,至于这凤仪宫,只怕门槛都要被阳平公主踏平一层。

周皇后看着谢瑶沉静的脸,徐徐开口:“谢瑶,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大道理我也不必多说了,这门婚事,你别怨我才是。”

谢瑶不意皇后这样开门见山,柔婉地低头:“臣女不敢。”

“没什么不敢的。”周皇后的语气渐渐缥缈起来,“本宫和太子的处境,你比阿琇懂。上有帝心难测,旁有秦王窥探,文武百官呢,也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你该懂的,我们都有许多不得已。若是可以,我怎么会让你下嫁崔昭那样的人?他虽然生得好,可是出身寒微、性子冷清……”

口口声声说不讲大道理,还是絮絮讲了一大长篇。

更讽刺的是,皇后明明觉得崔昭不好,还是毫不犹豫地将她许了出去。

“你要体谅本宫,若是太子有个什么不稳,我们都……你这是顾全大局,本宫一定念着你的好。”周皇后说着,以大局作结尾,给谢瑶又扣一顶大帽子。

谢瑶有一瞬间觉得荒唐,然而又很快按了下去。

前世太子得了跗骨疽后,已成了废人,皇帝险些将秦王立为太子,沈贵妃几乎要将皇后一派赶尽杀绝,是洛川公主联合了菱溪公主,与各自的夫家一起扶持亲弟弟誉王上位,才算保全了皇后一脉的尊荣。

谢瑶明白皇后此时的话并不都是虚言。

抱怨皇后,绝非理智之举,全盘接受皇后的解释,也只会显得软弱。

谢瑶耐心等皇后说完,恭恭敬敬地仰头对着皇后:“娘娘说的一切道理,臣女全部懂得,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许多事并非人力所能强拗。如今臣女也算事事顺遂,想起在尚宫局时曾许下心愿去宝相庵拜佛,所以想去烧香还愿。”

周皇后说了大串,还以为这小娘子总要有些情绪,不论是激动还是委屈,她顺着再捋一捋毛也就是了,谁知等竟来这么些话。

不知为何,周皇后想起了太子的话:崔昭和谢瑶都是外柔内刚的人,这门亲事倘若勉强,恐怕反而不美,母后若要谢瑶心甘情愿,不如将其收为义女,有了母女情分,许多事便谈不上逼迫。

当时周皇后觉得太子过于软弱,现在她却不这样认为了。

周皇后张了张口,想说些什么,竟没发出声音。

谢瑶仿佛听见皇后内心的不可思议,笑一笑,又给皇后耳中重重击了一锤:“娘娘,臣女虽然得蒙皇恩封了郡主,可是门楣衰败,我还想再替父母和家中求一求恩典。”

皇后这时才发觉,数年来柔顺乖巧的小娘子,已经是一个有主见的大姑娘了。

这孩子面对自己的长篇大论,既不像阳平那孩子一样急着跳脚,也不像太子那样畏畏缩缩,仿佛已经无比愉快地接受了与崔昭的婚事。

她说了什么?

事事顺遂,所以要去烧香还愿。

还要替奉恩侯府求恩典!

周皇后对谢瑶忽然起了莫名的看重。

在她印象中,只有自己的长女洛川公主才有这样宠辱不惊的气派。

接受既定的事实,用不利的局面尽力为自己谋求适当的好处。

这孩子,不简单。

谢瑶所提的出宫是小事,周皇后怎么也没有拒绝的理由,更不必说自家才算计了这姑娘。

于是周皇后唤了云女官进来,吩咐她去安排事宜。

云女官听见“宝相庵”三个字,立时抬头。

宝相庵可是离奉恩侯府不远!皇后一向不愿谢瑶想起旧事,这时却许她去奉恩侯府附近烧香,皇后难道忘记了这些琐碎小事?

可是见周皇后心事重重,云女官也不敢再问皇后,只好委婉拖延,“是,臣一定安排妥当,明日就可送郡主出宫。”

“我今日就想出宫。”谢瑶说着,微笑着转向周皇后,“娘娘,可以吗?”

周皇后揉一揉眉心,“今日就今日,云女官,你速速去办吧。”她说完,补上一句,“以后郡主的一应供奉,与阳平公主相同。”

云女官心中一凛,恭敬应了,无声退出去。

谢瑶目视云女官出去,转身问皇后:“娘娘,那么臣女所说的第二件事……”

“此事并非我能做主,你且回去,等我请见皇上后再说。”

不知为何,周皇后竟把谢瑶当做大人,说话平等起来。

谢瑶知道皇后这话不是敷衍,也知道皇后甚少食言,于是乖巧地行礼告退。

走出凤仪宫,谢瑶长长出一口气。

她赌赢了,她得到了皇后的看重。

方才的种种表现,叫周皇后觉得她是个可堪大用的人,所以才愿意厚待她。

身处逆境,终究还是替自己和家中多争了两分。

接下来,她要出宫。

除了烧香,更要回府看看,还有……

面见太子身边那位宋妃娘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