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人们有去寺庙进香的习俗,各处庙会也多。霍澄他们几个叫上慕怀清,城里城外逛遍了,说是她第一次在晋州过年。
正月十七开印上学,十五上元节是他们能享受的最后一个热闹日子。
上元前一天城中就开始张灯结楼,到上元夜,人们争相出门,街上摩肩接踵。
流动的花灯淌成星河,能人异士表演杂耍戏剧,歌声乐声嘈杂,锦绣繁华,叫人目不暇接。
五个人停驻在某处街角,那里的灯会最热闹,花灯也最好看,宫灯、兽头灯、走马灯,各式各样的挂满了。
只见柳江心和江程轩站在灯前,前者高声笑道:“这是家父特意请人做的花灯,老规矩,不售卖,大家靠猜谜来赢,给大家添个彩头!”
慕怀清道:“没想到柳兄和江兄还组织灯会。”
陆居澜道:“他们两个关系好,两家又都是出了名的良商,喜欢在节日里给百姓添些热闹。我还没在他们家猜过,你要去猜猜看吗?”
慕怀清笑道:“当然。”
几人走上前和江柳二人打了招呼。
柳江心玩笑道:“你们学问太厉害了,怕是要把这里的花灯都猜了去。”
慕怀清道:“柳兄过誉,猜谜我们未必在行,柳兄不笑话就好。”
霍澄毫不客气对陆居澜道:“老陆,我不会猜,你帮我猜一个呗。”
陆居澜道:“自力更生。”
柳江心这时公布第一个谜题:“大家听好了,第一个灯谜,猜中药名,谜面如下:词填山谷语偏工,制出东坡意亦同。赢得文人増慧业,此心真在玉壶中。”
第一个灯谜就如此之难,众人一时窃窃私语,没人出面回答。
陆居澜也笑了:“中药名我倒不熟悉。”
周近野摇头道:“这,我也难住了。”
霍澄瞪眼道:“你们居然都不知道啊。”
赵知行道:“往年我们又不怎么猜谜,更何况这道谜猜的还是中药。”
慕怀清思索片刻道:“我倒是有一点头绪,不知道是否正确。”
陆居澜来了兴趣:“那你试试,错了也不要紧。”
慕怀清对柳江心拱手道:“在下不才,想试着解一下。”
周围人见这么快就有人站出来,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柳江心也很意外,笑道:“慕师弟请试。”
慕怀清道:“词填山谷语偏工,前朝词人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工为精巧之意,第一句的谜底是黄精。”
江承轩对柳江心低声道:“还真让他猜对了。”
柳江心笑着点头:“是黄精。”
陆居澜偏头看慕怀清,奇道:“还有呢?”
慕怀清道:“制出东坡意亦同。东坡也是前朝词人苏轼的号,意同为合,第二句的谜底是苏合。”
柳江心仍旧点头:“没错。”
慕怀清接着道:“接下来两句就简单了。赢得文人増慧业,是益智,此心真在玉壶中,是冰片。这首诗藏了四个中药,分别是黄精、苏合、益智、冰片。”
柳江心折服道:“慕师弟果然厉害。”他见陆居澜慕怀清在场,有意将第一个谜出得难了些,没想到还是没难倒他们。
周围爆发出一阵欢呼声,纷纷为慕怀清鼓掌。
“这是哪家的郎君,好生厉害!”
“我听见他姓慕,莫非是赵知州去年找回来的小儿子?”
“是他是他,就是他,去年他们蹴鞠赛我还见过他们来着!”
陆居澜对慕怀清笑道:“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中药?你还有多少事是我不知道的?”
慕怀清道:“那可多了去了。”
柳江心问:“慕师弟喜欢哪个灯?”
霍澄朗声道:“哎哎哎柳江心,你这可就不厚道了,哪有四个谜底合起来算一个谜的?”
周围人跟着起哄:
“就是,四个谜底四个灯!”
“再多送几个!”
柳江心笑骂:“霍明澈,又不是你猜的你还着急了。最多两个灯,不能再多了。”
听见有两盏灯,慕怀清下意识问陆居澜:“你有喜欢的吗?”
陆居澜愣一下,笑道:“我和你一样的就好。”
慕怀清挑了一对兔子灯,一盏递给陆居澜。
霍澄道:“无晦,我还没开口呢,你这偏心也偏得太明显了。”
慕怀清反应过来,摸了摸鼻子没说话。
陆居澜心情很好,说道:“等下我猜一个给你。”
周近野心如明镜,对霍澄道:“你就让让云程吧,他今年可是第一次写拜年贴。”
霍澄疑惑道:“这跟拜年帖有什么关系?”
周近野但笑不语。自从认识无晦后,云程明显比以前更开朗了,很多不曾和他们交心的话,也能对无晦吐露,今年更是难得写了拜年贴。
接下来的灯谜简单了许多,周近野和赵知行分别拿了一盏花灯,陆居澜也猜了一盏送给霍澄。
几人又去了别处逛。
城门附近的惊呼声吸引了慕怀清注意。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花在半空绽放,璀璨如金,转瞬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