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山河故里 > 第13章 第十三章

第13章 第十三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梦回冷雨湿寒窗,前文所述的种种快活,皆成了虚幻泡影,故事转折突然,令人措不及防。在座学子皆停住笑谈,朝慕怀清看去。

一句梦回,看似突然,却又将前文种种荒诞离奇之处圆了回来,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

这会儿众人才真切感受到,这位能和陆居澜争甲等第一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陆居澜摩挲杯沿几瞬,而后抬头看着慕怀清,微笑道:“反恼寒窗是梦长。”

众人再次一惊,连呼吸也窒住了,柳江心第一个反应过来,拍手叫绝。

若按一般人的想法,梦回之后是该恼,恼这美梦太短。可同样是恼,陆居澜的却是恼寒窗梦长,颠倒虚实,主人公反而肯定地认为现实才是梦。

上一句慕怀清的寒窗还只是景象,到这一句,寒窗则进一步指向学子的苦读生涯。

连慕怀清也忍不住赞道:“云程兄高明。”

众人又是一阵叫好。

周近野笑道:“幸好我坐明澈前头。”

坐在陆居澜后头的赵知行苦思冥想,想了好几回,最后十分干脆,一口气喝下三杯酒。

慕怀清和陆居澜那两句可谓是神来之笔,其后再如何接,故事都会重回俗套,变得索然无味。

既有珠玉在前,赵知行想,还不如不接,让故事这样结尾最好,留人回味。

他不好意思接,坐在他后面的几个人就更没好意思接了,只好罚酒三杯。

而这篇长诗由书院刊印出来,短短时间内传遍整个晋州,也是后话了。

因着慕怀清和陆居澜那高明的两句,诗会氛围一时高涨,众人留在别院用过午膳,玩乐到日头将歇方散。

散前,柳江心念了一份来自平乐社的邀请,正是今天上午饼铺徐叔提到过的蹴鞠赛,定在五月二十的沧梧江边,说是邀请,可其中话语总有些挑衅的意味。

众学子当下就吵了起来。

“什么叫‘定将得胜’,瞧不起谁呢!”

“就是就是,去年蹴鞠赛他们社还输给我们了。”

“以为这次主动下战帖就能赢了?笑话!”

慕怀清现在还没搞清楚什么情况,问:“那个平乐社是怎么一回事?”

霍澄答:“我们书院有同陵社,晋州府学自然也有一个平乐社,反正是谁都看不惯对方。蹴鞠赛是年年都要比一回的,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去年的比赛由我们社发起,最后赢的也是我们,这次他们应该是不甘心,想要一雪前耻。”

此时又听得柳江心道:“那就按往年的规矩来,只是今年田假有许多回了家的,眼下还缺了五人。”

踢蹴鞠每队十二或十六人,整个同陵社最多也不过三四十人。

霍澄好似想起来什么,对慕怀清道:“头一回见面,我看你踢过来着。”

“会一点而已,明澈兄会吗?”

“我?我跟你讲,往年的蹴鞠赛我还当过一次球头来着,不信你问云程他们。”

慕怀清看向另外三个:“你们也会?”

赵知行摇头道:“我不会。”

周近野道:“我只是个凑数的,踢得一般。”

陆居澜则看着霍澄,微微笑道:“我也是当过球头的,比明澈多一次。”

霍澄这下不乐意了:“哎哎哎,多一次怎么了,又不代表技术。”

在慕怀清的印象中,霍澄是极好玩乐的,会这些半点也不奇怪。

可这段时间接触下来,她发现陆居澜才是真的深藏不露。端午射粉团,下江捉鸭,玩乐这方面,他丝毫不逊色于霍澄,只是平日里端得太正了。

到这里已经柳江心已点出来四人补上了,还差一人。

霍澄一个劲怂恿慕怀清道:“反正你也会踢,难得有这么好玩的事,你也来呗。”

慕怀清摇头:“我只是平常踢着玩的,没和人踢过什么比赛,怕拖累你们。”

任霍澄如何说,她就是不答应。她不答应,自然有她的考量在,没踢过比赛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关键她是女儿身,那蹴鞠赛上免不了会有些肢体接触,不大方便,也怕人看出来。

最后柳江心又点出一个人补上了缺,霍澄这才叹息一声就此作罢:“那你到时候可要来看我们比赛啊。”

“一定。”

-

沧梧江从内陆发源,途经十来个城池,支流发达,是大梁重要的水路之一。

而晋州本就处于腹地,转接南北,是不少商队往来的必经之路,加上水路发达,令晋州成为了不亚于京城的繁华之地。

是以晋州百姓对沧梧江感情很深。碰上重大节日,比如上次的端午节,沧梧江附近一定最热闹,每年新岁更是有祭祀江神的习惯,保来年顺遂、保财运亨通、保出渔平安……江神可以说是忙都要忙不过来了。

平日里提起沧梧江,晋州百姓总会自豪,心中升起一股敬意来,所以沧梧江又跟尊重搭上了边。平乐社发起的蹴鞠赛定在江边正是这个道理。

比赛的消息五天前就张贴出去了,气氛炒得很热。端午的劲头刚过,整个晋州城重新平静下来,老百姓们都还有些舍不得。难得眼下又有热闹可以看,更何况两方主角还是崇临书院和晋州府学,自然兴致高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