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澄最近跟吴律师接了一个案子。吴律师因为名头特别多,事情也排得特别满,所以案子的事情就直接给了顾澄去做。顾澄打算做完这个案子就去跟律所申请晋升合伙人,这样子就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转眼到了9月底,顾澄因为案子的事情频繁出差,跟郭黎联系也比较少,还差点忘了国庆的同学会。待到班长徐光明给他打电话他才记起来。
“我还在西藏,9月30日有个庭,国庆的机票得看到时候的情况。这1号的同学会还真的不能保证。”顾澄说。
“大律师就是不一样啊,反正你尽量参加。我们这么多年都没见了,难得组织一次同学会能够聚到那么多同学的,连在国外的同学都回来了。毕竟这回还赶上班主任张老师六十大寿啊。”徐光明说。
“嗯,我是这么想的。郭黎参加吗?”
“你俩真的是不约而同的问起对方啊。她当然参加呀,本身就在老家,还有不参加的道理?”徐光明有些羡慕郭黎。虽然当年自己是班长,顾澄是副班长,郭黎什么班委都不是,但是现在,自己做个生意,虽然有点钱,可商人嘛,总还是会羡慕人家从政的。
“嗯,我知道了。”顾澄挂了电话,给郭黎发了个信息。
郭黎刚跟陈桂珍赌完气。
陈桂珍知道高凌周末约郭黎出去玩,被郭黎拒绝了,非常生气。
“你不是说还行吗?干嘛拒绝?你这样子谁敢来找你?”陈桂珍说。
“我国庆以后要考试啊,我周末要看书啊。你让我不看书天天出去玩吗?”郭黎指指自己的书说道。
“考试考试,是你们单位要你们考的吗?又不是,是你自己要考的,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陈桂珍说,“你现在重要的不是应该抓紧时机跟人家都熟悉熟悉吗?熟悉了没问题就发展发展,这样子明年也差不多可以结婚了。”
“你是想我结婚想疯了吧。就算看对眼了也不可能几个月就结婚了啊,到时候离婚,你负责啊?”郭黎叫道。
“怎么会离婚,哪有那么多人离婚?”陈桂珍说道。
“说不明白。”郭黎生气地回到房间。
“我就跟你说,你要抓紧,人家不是没事干天天等着你的。”陈桂珍在房门口叫道。郭黎捂住耳朵不回答。
然后就接到顾澄信息:“同学会可能悬了,你猜我现在在哪里?”还收到顾澄发的一张照片,是西藏大昭寺。
“你去西藏浪了?这还没到国庆放假啊。”郭黎抛下刚才的不开心,立马回道。
“工作出差,能浪什么?就住在这里,给你拍了一张照片,你不是心心念念要来西藏么?我替你先考察一趟。”
郭黎“噗”笑出了声:“借我附身吧。”
“不过我可能没时间帮你考察布达拉宫了。”顾澄回复道,“我30号开庭,1号的同学会都不一定赶得上。”
“嗯,无所谓了。同学会的作用有啥,你又不是不知道。”郭黎说道,“来不来都不缺你一个。”
“哎,我做律师的就是比不上你体制的。”顾澄感慨道。
“瞎说。”郭黎的阴霾一扫而光。
“你地址给我呀。”顾澄说道,“我这里可以寄明信片。”
“那太好了,以后你每出差一个城市,就给我寄一张,当我云旅游了。”郭黎兴奋地回道。
“好。”顾澄答应道。
郭黎在30号下午码完了手头上最后一个文字后,就不想再给自己安排工作了。丁晓冉已经开始整理东西,打算趁周处不在早点下班。陶信之过来找郭黎聊天,丁晓冉很不高兴,毕竟不能当着别人的面早退。
陶信之聊着有的没的,丁晓冉看了看手机,还有五分钟下班,直接说:“郭黎,你们聊着,我有事先走了,等下路上堵得慌。”
郭黎“嗯”了一声,丁晓冉冲陶信之点点头,直接挎了个包撤了。
“看来你们处室也不是很忙嘛。”陶信之说道。
“一阵一阵吧。”郭黎虽然和陶信之关系不错,也不都能当着他的面说丁晓冉早退是常态,毕竟一个处室的同事,背后说人闲言碎语不是好事情。
“听说你那个选调面试局长没批下来?”郭黎这才问道。刚才丁晓冉在,郭黎不好说。虽然陶信之参加选调过了笔试,结果面试因为本单位领导没有同意而泡汤的事情在局里已经偷偷传开了,但是正主面前当着别人的面讨论这个事情,总归还是伤感情的。
“哎,是啊。这个还真是没想到。”陶信之说。
“领导不是应该大度点吗?下面的人有发展前途,也是他的光荣啊。”郭黎说道,“或者是你太优秀了,他不舍得放了你。”
“那只能下次再来过咯。反正我老婆现在也考上了公务员,我们总不能两地分居吧。基于这个考虑,我的选调申请也是正当的。”
“就算你老婆没去其他地方,你的选调申请也没有不正当啊。本来选调就是选拔优秀人才。你这几年大材料也算写出名堂了,不光在咱们局里,就连市里也是鼎鼎有名啊,估计市委办公室都想把你挖过去。”
“你就不要捧了,你大材料写得不多?你看看我的头发,发际线跟几年前你刚认识我的时候一比,简直是灾难。”
“岁月的痕迹嘛。”郭黎说,“你这回这个选调的事儿,估计局里能讨论好一阵子了,吃着碗里想着锅里,尽想着去别处。”
“谁不想去更好的单位呢?”陶信之说,“这里我也是呆够了,也没什么晋升空间。”
“是吧,我也这么觉得,有时候写东西写得我快抑郁了。”
“那你也可以去参加选调,换个环境。”陶信之提议道。
“不是单位的问题,可能还在于我,我有时候想我回来工作是不是个错误。”
“你的心气是有点高。小地方也不是不好,不过你看看,凡是回S市的,好点的工作就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其他好像没有什么就业途径了。无论是机会、视野、挑战,是不能跟大城市比。就看你想要什么了,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小城市还是蛮适合的。我是不喜欢上海这种大城市,一抬头都是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压抑得很。我觉得小城市的空气都比上海的好闻。”
郭黎笑笑不说话。
“可能大城市更适合你的性格吧。”陶信之最后总结了一句。
“国庆你们去哪儿?”郭黎问道。
“自驾吧,走到哪儿算哪儿。”陶信之说。
“一路向北?有意思。”郭黎向往道,“可惜我不会开车。”
“那要不跟我们一起走?”陶信之邀请道,“反正我老婆你也认识。”
“算了,电灯泡多难受。而且明天我们还有高中同学会。”郭黎说道。
“你们的同学会真会选日子,长假一选,啥安排都安排不了了。”
“还好,后面几天还可以出去玩。我今年也没其他安排。”郭黎说。
同学会当天下午,郭黎午觉直接睡到四点多才起来。等洗漱完毕才想起来同学会排的是六点钟,离家还有一段路程。郭黎挑了几套衣服都不满意,她突然想到毕业时候买的那条裙子,当时想着这裙子可甜可咸花巨资入手,结果后来都没穿几次。这几年自己身材也没怎么变动,还好裙子还能穿得下。她对着镜子照了照,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从柜子里拿出粉底液和眉粉。对于郭黎来说,化妆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再加上单位里很多人都是素颜上班,她的粉底液和眉粉已经很久没用了。当然,对于不会化妆的人来说,粉底液和眉粉再加口红估计就是基本的全套了,再难点的技术都一概不会。
郭黎对着镜子抹了点粉底液,怎么也遮不住鼻子上的雀斑,懊恼地多涂了几层,然后又颤抖地画了下眉毛,总感觉脸上敷着东西不太舒服。但是没办法,要参加同学会,形象还是要注意点的,虽然也不会少块肉。
然后找了个包准备出门,后面陈桂珍在喊着:带上伞,天气预报说要下雨。郭黎又转头拿了把折伞塞进包里。
到达酒店已经快六点了,郭黎看到包厢里人头攒动,张老师坐在圆桌边上跟同学们说说笑笑,看到郭黎就跟她招招手说:“郭黎来了啊。”
“嗯,张老师,好久不见了。”郭黎径直走过去,找了个空座位坐下来。
“哎哟,郭黎,这么多年不见,瘦了好多呢!”一个女同学看到郭黎说道。
真的是觉得这种聚会要不就早点到,要不就不到,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走过去,一不小心就容易成为焦点,好尴尬。郭黎觉得非常不自在。而且除了当年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同学外,其他人她连名字都记不住了。她在脑子里搜索着每个人的名字,无果。
“郭黎。”有人拍她肩,她转头一看,是当年坐她另一边的女生,叫吴曼青。之前高中因为班级人多,安排三人一桌。吴曼青考上大学后,她们就再没联系过。
“今天唐韵没来耶。”她像是没话找话。
“她太远了过不来。”郭黎说道。
“哦,你和她还有联系?”
“嗯,她结婚我去了。”
“太不够意思了,都不叫我。”吴曼青说道。其实郭黎听得出来这句话很随意,可能唐韵和吴曼青在高中毕业后也没怎么联系吧。又有多少人保持着联系呢?就连她和唐韵,也是机缘巧合获得了对方的微信而已。
郭黎笑笑。
“郭黎,你现在是在哪里上班?”张老师伸过头问道。
“张老师,我回我们这里x局了。”郭黎毕恭毕敬答道。
“不错不错啊。咱们班同学的就业都挺好的,徐光明他们自己开公司,也都是大老板啊。”
“大老板不敢,小打小闹而已。我们班其他人都很厉害,我听说顾澄就是做律师做得很好,那个谁,周兰在法院,哦,还有徐可做投资做得风生水起。”徐光明听到张老师说自己,赶忙说道。
“以后我们碰到什么事,大家可都要帮帮忙啊。”又有人说道。
郭黎没说话。看吧,同学会的意义在哪里?说是叙旧,其实是拉关系。好几个同学已经过来递给她名片了,她一遍遍说着不好意思,我没有名片。
郭黎张望着看看同学中还有几个是自己熟识的或者还算认识能说几句的,心里懊恼地想着早知道就说有事不来了。听着隔壁各种互递名片交流信息的话,郭黎觉得自己有些融不进去啊。
“来来来,大家坐好吧,让人上菜了。”徐光明张罗着。
郭黎坐在刚才的位置没动,看了眼大伙儿。徐光明和另一个同学正在谦让着谁坐张老师边上,一个说你是班长你坐左边,一个说你坐你坐。郭黎才想着估计这个同学的生意做得比徐光明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