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门口的横幅已经拿下来了,看来法院的领导们已经回去安心工作了。
这次谈话,更像是在郭黎梦里,给郭黎这么多年的心结剪了一刀,彻底烟消云散了。对某些事的执拗,是小孩子才会做的事情,大人都云淡风轻。
更何况,大部分人的生活没那么多弯弯绕绕,没那么多跌宕起伏,平静才是生活最好的境界。
上课、论文,学生时代最后一个暑假来了。想到研三毕业后就再也没有暑假的概念,郭黎决定研二这个暑假什么事情都不干,就回家好吃好喝好睡好虚度时光。
大概世界上大部分家庭相处模式都差不多,宅家前几天,父母把你当客人对待,好吃好喝奉上;时间一久,恨不得你立马回学校,真要走的时候,又依依不舍。
郭友云有着大部分父亲身上都有的那种性格:低调、沉默、严厉、热心。这几个特点揉在一个人身上,感觉就像是个精神分裂。郭黎长到26岁,就挨过郭友云一次打,那次郭黎考试差点不及格,还妄图篡改分数欺骗父母,郭友云识破后暴跳如雷,一甩手就挥到了郭黎的鼻子,鼻血顿时流了出来。那以后,郭友云再没动过手。陈桂珍则是一个普通家庭主妇,也不算全职主妇,在郭黎很小的时候她就跟郭友云一起做小生意,后来因为外贸生意越来越难做,谨小慎微的两夫妇不敢冒险,索性转行,加入了打工一族,直到现在郭黎上大学,郭友云还在银行做保安,陈桂珍则直接待业在家。
“何时去学校?”郭友云回到家,保安衣服还没脱,先洗手吃饭。
“等快开学了再说,反正今年暑假也没什么特殊事情。”
“我听说别人不都在实习么?你下半年就研三了,要开始找工作了,现在不是应该赶紧找个单位实习?”郭友云喝了一口黄酒,问道。
“没想好去哪里实习。等寒假也来得及。”
“你那个高中同学叫顾什么来着,不也是你们学校的么?你问问他呀。我前两天还碰到他爹了,说他签了一个很有名的律所。反正是什么我也不懂,但是应该很厉害的样子吧,毕竟都优秀校友了。你看看你,你当年本科毕业说不工作就不工作,说要考研就考研,现在快毕业了,总不能说要考博吧?”郭友云说道。
“可别考博,听说女博士很难找对象。”陈桂珍端着汤过来,插嘴道。
“放心,反正我也考不上。”郭黎说道,“妈,你今天买的这个菜有点苦。”
“苦就别吃了。”陈桂珍夹了一口,“不苦啊。这菜还是你表舅婆自己种的,刚田里拔的嫩着呢。说起你表舅婆,她孙子终于要结婚了。”
“她孙子,谁啊?”
“你忘记了?就是那个比你小两岁的,在那个什么外贸公司做的。说起来,好不容易说媒说成了一家。临时工,找老婆也不好找。还天天叫着今年一定要结婚,年纪大了。”陈桂珍说道。
“噗,24就年纪大了?那我岂不是老了?”郭黎笑道。
陈桂珍看了她一眼:“你还不老么?说说26,虚岁27了。你同学这个年纪差不多都结婚了吧?别人来问,我都说你还在上学给你推掉了。明年,等你毕业,也差不多要考虑考虑这个事情了。”
郭黎一听这个话题,赶紧闭上嘴。
郭友云从衣服口袋里拿出几张请帖,说道:“说起喜酒,这个月底,老陈家女儿也要结婚了。”
“老陈家是不用发愁了,老两口都是公务员,到时候退休金也不少。他女儿好像今年也考上事业单位了,他女婿是干嘛的?”
“据说是在国企做的。在市区买了套新房子,三百多万呢。”
“啧啧啧。也不知道我们家这个以后怎么样。”陈桂珍一边露出羡慕的表情,一边看向郭黎。
“不会差的不会差的。”郭黎赶紧给两老口一人夹了一块红烧肉,被陈桂珍打了下筷子,“你不知道你爸糖尿病不能吃这么甜的红烧肉吗?”
“哦。”郭黎这才想起来,平时估计老妈都不做这个菜,因为郭黎喜欢吃,她才会下厨做一份。郭黎把肥肉掐掉,拣了块瘦肉放嘴里。
“你说我不在家,老郭上班的时候,你一个人在家吃的啥?”郭黎问道。
“泡饭,弄点干菜,人间美味。”陈桂珍随口说道。
“就这样?”
“对呀,你以前上学的时候我也这样吃啊,又省钱又简单。”
郭黎再也没响,把嘴里的红烧肉咽了下去。
郭友云夫妇也算是穿戴整齐出席了老陈家女儿的婚礼。郭黎第一次见到这种汉式婚礼,新奇得不得了,拍了好几张照片发了个朋友圈,突然觉得这种婚礼比西式婚纱美多了,而且还显得特别庄重。主持人也不用再问你愿不愿意嫁/娶xx,新人也不用很仪式化地回答一句我愿意。
参加完老陈家婚礼的第二天,郭友云夫妇又带着郭黎去参加那表舅婆家孙子的婚礼。和城市里的婚礼完全不同,表舅婆家在村里搭了个大棚子,摆了十几张桌子,一堆人聚在里面吃个饭,除了敬酒,没有任何其他仪式。
虽然郭黎一直认为婚礼就是个程序而已,但是这一对比,她又觉得有个像样的自己喜欢的婚礼也是蛮重要的,毕竟可以穿平时从来不会穿的衣服,化很漂亮的妆。
可能因为在外读书久了,饭桌上的亲戚认得的不多,有些人一家好几口,老的小的都一起来,整个棚子里闹哄哄的。郭黎这一桌,听陈桂珍一直叫她跟人家打招呼,一会儿外太婆,一会儿表姐,再一会儿表姑舅,反正远的近的亲戚都见了一圈。他人看到郭黎都先是一副笑容,“郭黎都长这么大这么漂亮了啊。”接着就开始问:“做什么工作啊?”
等到陈桂珍回答说还在上学读研究生,人家就会说:“研究生好啊,这孩子从小学习好。有男朋友没?”
当听到没有的时候,人家就开始上心了:“还没有找啊,要抓紧了。这年头,好男生很抢手的。最好学校里可以找了,这样知根知底毕业就可以结婚了。”
仿佛大家来喝的不是新人的喜酒,而是郭黎的自我推销酒会。
“郭黎啊,要抓紧,等你结婚了一定要记得请我喝喜酒啊。”饭桌上又有一个人说道。
“我为什么要请你喝喜酒?我又不认识你。”郭黎实在有点窝火地喃喃,心想自己就应该留在家里吃泡面。
她拿起手机开始刷朋友圈,看自己收到的赞,看别人发的东西。
顾澄的朋友圈除了转发法律文章就是转发研讨会信息,陆怡安的朋友圈很久没有动静,唯一一条停留在放假前的巧克力——那个巧克力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贵,郭黎还记得。她继续刷,刷到唐韵的朋友圈,好家伙,这姑娘居然去了西藏。
唐韵,郭黎的高中同桌,大学去了当地一个二本学心理学,本科毕业的时候回老家进了一家国企当文员,某一次在□□上聊天和郭黎互加了微信。微信上从没聊过天,就靠朋友圈点赞维系着这份曾经的同桌关系。郭黎成天看唐韵发一些旅游的照片,心里想着唐小姐的工作可真是有钱有闲啊。然后郭黎在下面点了一个赞。
西藏,嗯,不错。郭黎暗暗思忖着。
游手好闲了一个多月,郭黎决定回学校去捣鼓毕业论文,顺便买几本考公务员的书,复习下考试,同时找找实习单位,多管齐下。
有些事情虽然没想好要怎么做,没定好目标,但是路总是越走越清晰,人总是越活越明白嘛。作为纠结症患者的郭黎,每次都这么跟自己说。
“钱够吗?”陈桂珍一边帮忙整理东西,一边问。
郭友云在把桌上的干菜、水果拿出来打包,然后递给陈桂珍。
“有,吃饭花不了多少钱。”郭黎答道,“而且学校里勤工俭学也有补贴,今年如果去实习还有补贴呢。”
郭黎想到陈桂珍自己一个人在家吃泡饭的情形,忍不住说:“妈,你自己在家也要吃好点啊,泡饭没营养。最多你去外婆家,跟外婆一起吃好了啊。”
“知道了。”陈桂珍笑着说,“你就不要担心了。”
“要是准备考试,就好好准备。要是不考公务员,就早点找工作。现在工作不好找啊。”郭友云说道,“总归早点了了一桩事。上海找不到称心的工作,就回来,我去问问老陈。”
“别。”郭黎最怕郭友云去跟别人欠人情,“你女儿好歹研究生,不会那么糟糕吧。”
“行了,知道你刚正不阿,不喜欢托关系。你以后就算当了官,别人也找不了你。”郭友云说道。
“去吧,到了记得发信息。”
郭黎背着包推着箱子走到楼下,她知道,此刻老郭夫妇应该就在窗口望着她远去。有时候离家,让她总是很不忍心。
她也一直好奇,养个孩子到底是种什么感觉,培养她,看着她有一天远去,心里一直牵挂,一辈子有了软肋,希望她永远健康平安。
暑假还没结束,学校里还是比较安静。留校的人不是在自习,就是还在实习没下班。
郭黎到宿舍整理了下自己的东西,看到桌子上放了一箱葡萄和一盒巧克力。
“陆怡安这小妮子最近越来越会吃了啊。”郭黎边说边给陆怡安发微信。
“桌上的东西随意吃。”陆怡安回复,“我过一会儿就回去。”
郭黎边往嘴里塞葡萄,边翻朋友圈。巧克力还没拆开,她就不好意思太主动了。
唐韵还在西藏,这个假够长的啊。
西藏的蓝天白云,实在是美。郭黎忍不住在下面留言。
很快,唐韵回复了郭黎的留言:是美,你必须亲自来一趟才行。
然后唐韵可能觉得朋友圈回复留言太麻烦,直接微信聊天框冒出来:“郭黎!你这个高级知识分子终于有空给我留言了。毕业了没啊?回家了么?”
“没有啊,还有一年毕业呢。”郭黎感觉自己作为一个学生,和这些工作的人不是同一个世界的。现代人出去吃饭,自然而然会按自己的社会属性选择座位:职场的人坐一起讨论工作和市场,结婚的坐一起讨论带娃和老公,学生坐一起讨论论文。感觉就像是一条鄙视链一样,学生在最底层,因为缺乏各种生活经验,永远还没成长。
哎,到处都是鄙视链。
“回家了也从没有找过我。”
“你工作咋那么多假啊,整天在游玩。”郭黎换了个话题。
“工作就是一份工作嘛,请假出去玩啊。趁年轻,多去看看世界。”
“你们老板不炒你鱿鱼啊这工作态度。”
“老板?我老早不在公司做了,现在在做化妆品直销。自己做代理,多自由。不说了,我到纳木错了。先去拍照。”
好好的国企不呆,跑去做化妆品代理,不知道她是怎么说服她家老唐的,郭黎想。不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
陆怡安一改往日的穿着,一身飘逸的裙子袭进宿舍。
“呦呦呦,我就觉得不太对劲,说,干嘛去了?”郭黎赶忙起身围上去啧啧啧不停。
“跟人吃饭。”
“吃饭穿成这样,不简单。那个叫周然的真在追你啊?”周然这名字,郭黎听陆怡安提过,刚开始实习的时候认识的隔壁所的律师,“这人靠谱吗?”
“还行。”
“有我们班男生们靠谱?还是有顾澄靠谱?”
“哪有这么比较的,各有各的特点呗。”
“没贬低,看来周然还是有谋略的。毕竟我们班好几个男生都失败了。”
“别瞎说。”陆怡安嗔怪道。
“啥时候请我吃个饭,考察考察?” 郭黎突然想起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