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黑沉,不见丝毫星光芒,屋檐下两个灯笼随着微风摆动变得忽明忽暗。
今日在议事厅里,李文康提出要斩杀感染瘟病的人时,他其实动摇过。
杀死已经染病的人,可以保护城里健康的人的安危,如果不杀他们,则有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人死去……
他该怎么做?哪种做法才是对的?
谢卓坐在台阶上,目光没有聚焦,不知道看向了何处。
傅知乔刚沐浴完,一出来便听到银杏说谢卓来了。
谢卓一脸凝重之色,听到脚步声后他猛然抬起头。
谢卓他抬头的瞬间,傅知乔看见了他的眼睛里飘着的薄雾,有一种让人忍不住怜悯的破碎感。
难得看到谢卓脆弱的模样,傅知乔默默地走到他身边,并肩坐下,“你身上怎么一股醋味?”
谢卓:……
这句话一下子就把他从迷茫的情绪里拉了出来。
“高太医说去了城外的人都要把衣服用醋蒸煮一遍才行。”
不止他身上,整个衙门里全是醋味。
“哦,你们找到瘟病蔓延的地点了?”
谢卓点点头。
“太医可有医治之法?”
谢卓摇摇头。
傅知乔:“……”
说到瘟病,谢卓整个脸色变得差的出奇,“他们建议我将那些病人就地斩杀。”
傅知乔沉默了一会,而后开口问:“你呢?你是怎么想的?”
“我也不知道,那些病人是无辜的,可如果不杀他们就会导致更多健康的人染病……”
傅知乔明白谢卓在苦恼什么,作为决策者,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难题。
“那些病人知道自己已经感染瘟病了吗?”
“他们不知道,城里有瘟病消息一旦泄露定会引发大乱。”
“堵不如疏,瞒是瞒不住的。”傅知乔劝他:“百姓们对瘟病感到害怕是正常的,你可以让太医去发布告示,发热后隐瞒不报者只有死路一条,上报给医馆后积极救治还有一线生机,百姓们为了保命,一定会配合衙门安排。”
少女轻软的声音如涓涓泉水,有安抚人心的魔力,谢卓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听她说话上。
“为了不让更多的让人感染,你应该派人向百姓讲解瘟病的危害。水源已经被污染,要号召百姓们必须要喝煮沸后的水,要让他们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其次要将病人与健康人群隔开,不能再把感染范围扩大下去了。”
“所有的人都要戴口罩和手套,尤其是太医和大夫,每次与病人接触之后都需要认真清洗双手。对了,如果有病人不幸死亡了,处理他们的尸身时不能土葬,最好用火焚烧。”
谢卓静静地听着,随着傅知乔越说越多,他也显露出一些惊异的神色。
“你要不要来衙门帮我?”
傅知乔顿住了。
“阿乔,你要不要来衙门帮我?”谢卓眼眸漆黑,又问了一遍。
“可以,但我不是为了帮你,我是为了全城的百姓。”
谢卓已经习惯她跟自己划清界限了。
就这样,傅知乔被谢卓请到了衙门里帮忙。
对于谢卓请了一个女子来衙门还奉她为上宾的举动,衙门里其他人都很不理解,但碍于谢卓的地位也不敢说些什么,只敢在私底下抱怨两句。
作为空降兵的傅知乔丝毫不在意外人的议论。
谢卓拿着她写的防护瘟病计划给高太医过目,高太医看了后直呼人才。
“傅老板大善之举,本官佩服。”高太医先是赞扬了她捐十万斤粮食的举动,然后又对她做出来的口罩和手套很感兴趣,两人聊了几句,高太医问:“老板是如何确认瘟病是通过口沫传播的?”
她怎么知道的?当然是因为她学了现代科学知识。
不过这些东西她无法解释给这里的人听,只好故作神秘道:“您若是不信,自行去测便知道。”
高太医觉得她对瘟病似乎很有见解,想邀请她到医舍里与其他的大夫一起研究病症。
“不行,她又不会医理,去医舍万一被感染了怎么办?”
谢卓二话不说就拒绝了,外加一眼刀飞过来,高太医立即闭了嘴。
邀请傅知乔来衙门本就是谢卓头脑一热,当时他听傅知乔讲述防治瘟病各种方法,听的入迷了,嘴巴比脑子还快一步。
傅知乔真的来了衙门,谢卓心里一直在后悔,后悔自己怎么出这么一个馊主意,把她牵扯进这危险的地方。
她一个弱女子,身子骨又不强,万一感染了瘟病怎么办?
谢卓越想越后悔,恨不得回到昨晚一棍子把自己敲晕。
傅知乔笑笑:“高太医抬举了,瘟病医治还需仰仗太医们,如今我所能做的,也只能尽量帮助谢将军控制瘟病的蔓延而已。”
谢卓轻咳一声,开口:“我与傅姑娘已经制定好瘟病的防护计划了,医舍那边还得仰仗您老多多费心。”
高太医听到医舍神色立马凝重起来,拱手道:“下官一定竭尽所能。”
青州城门口,官府设置的栅栏外,有一些百姓背着包袱想要出城去。
“为什么不让我出城?”
“告示上写了,城外发现了瘟病,你要是出了城染了病怎么办?你自己想死可别拉着全城的人一起。”
“什么告示?”
“自己去看。”
“我不识字!”
官差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有人会念给你们听的。”
告示墙下已经围了一圈人了,衙门里的人正在发布告示:“钦差大人有令,发现自己有发冷发热的症状需立即上报给医馆,如有隐瞒不报者立即赐五十大板。”